守住三个月 养成好习惯

2014-04-29 00:41关颖
中华家教 2014年10期
关键词:所学解决问题习惯

日本有个学者叫岸本裕史,曾经举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实例:一个男孩特别厌恶学习,每天的作业费尽了力气。妈妈和孩子谈了好几天,开始孩子说讨厌学习,后来说最好有人帮他一起学,妈妈答应帮助他学习。第一天在家只学了五分钟就结束了。妈妈说:“你暂时还不具备长时间专心学习的能力,所以今天学习五分钟就结束。从明天起每天要增加一分钟,一个月后便能学习三十五分钟了,持续两个月,你就能养成连续学习一小时的能力了。”五分钟很快过去了。四五天后,孩子先坐好,然后说:“妈妈,给我计时间。”坚持学习二十天左右,母亲高兴地说:“这孩子有点学习劲头了。”不久孩子出现了第二个变化,他自己会找出应该复习的课题了。经过两个月,轻轻松松坚持学习一个小时以上已不以为苦,三个月后就能学习一个半小时了。在家里学习自然而然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这位妈妈以她特殊的方式和耐心帮助孩子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适应了学校生活。专家得出的结论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少要守住三个月。

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的问题上,家长还要解决这样一个认识问题,就是学习不仅仅是记住、学会老师教的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会学,提高学习能力。

在這方面要注意培养孩子以下几种习惯:

1遵循学习规律进行学习的习惯。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学习大致可分为五个步骤: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对刚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关键的环节是听好课。现在按照“减负”的要求,低年级学生学校不留家庭作业,有的家长“心里没着没落的”,担心孩子学不好,就自己给孩子留作业,有的还让孩子参加业余学习班,刚刚上学孩子就背上了沉重的学习负担。其实完全可以改变为另一种方式,比如让孩子每天向家长复述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家长让孩子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周围的事物,在自然轻松的气氛下可以了解孩子在课堂上是不是听讲了,所学的知识是不是掌握了。养成这样的习惯,孩子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同样达到帮助孩子复习、总结、进而巩固所学课堂知识的目的。

2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孩子在家里写作业,遇到问题很自然地会要求父母帮忙:“妈妈,这个字怎么写”“爸爸,这道题怎么做”……往往在这时许多家长表现得特别“殷勤”,特别乐意助孩子一臂之力。其实错了,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便在学习上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那么在考试的时候,在需要独自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束手无策,毕竟妈妈爸爸代替不了孩子。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应当激励孩子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可以给孩子提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者跟孩子一起讨论,让养成孩子自己找答案、解决问题的习惯。

3养成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和上网查资料的习惯。随着孩子年级的提高,课程会越来越多,内容也不断增加,家长凭个人的能力,很难对孩子进行具体的指导。为此,不少家长很苦恼,其实大可不必。告诉孩子怎样利用工具书和参考书,以及如何上网查资料,自己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这叫“授之以渔”,就是教孩子掌握如何学习的方法,这比“授之以鱼”能够得到更大的教育效益。家长自己不会也没关系,正好跟孩子一起学习。

4要培养孩子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许多科学家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而从小培养孩子的这种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上学后,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会提出许多问题来。有时候家长往往表现出不耐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损伤了孩子求知的积极性。

5养成科学用脑的习惯。学习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要使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必须重视劳逸结合,防止孩子“开夜车”“开早车”。另外也要认识到,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学习,还要给孩子创造条件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学习,锻炼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在孩子入学后的前三个月,家长把帮助孩子的劲使到点子上——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会受益无穷。怎么样,您试试看?

(关颖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所学解决问题习惯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上课好习惯
非所学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