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俊 李德敏 冷晓赟等
摘要:目的 比较团体心理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衰退的影响,为评估干预方法和改善患者病后恢复,回归社会提供依据。方法 比较干预前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评估量表变化情况,分析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通过团体心理治疗前后对比,BPRS量表(情感交流障碍,情感平淡两项)得分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SANS量表得分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心理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衰退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团体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衰退
精神分裂症病程长,复发率高,这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后衰退成为最显著影响患者社会功能的一个问题,尤其在我国,一方面对精神分裂症病患者的社会支持还未达到完善的程度,另一方面精神分裂症患者反复发病造成社会功能的衰退,无法适应社会交往,这使得相当大一部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只能"长期住院了,中国人口众多,发患者数也相对较多,患者的长期滞留医院使得大量床位被占用,这让其他发病的患者因床位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同时新发病的患者也因为衰退问题"滞留"医院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让患者减少衰退,回归社会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就是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衰退问题进行研究,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也给予其他干预治疗方法来减缓患者的衰退,使他们尽可能减少社会功能的衰退,从而为他们回归社会提供必要的保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4个病区(男女病区各两个)随机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1年以上)各20例,总计80例(男女各4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40例(男女各20例)。实验组平均年龄(56.93±6.51)岁,对照组平均年龄(60.25±8.22)岁,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05,P=0.05)。实验组的平均病程为31.70±8.15年,对照组的平均病程为33.30±7.51年,两者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3,P=0.36)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1.2干预内容 将选取的样本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名),开始对治疗组定期进行团体心理治疗(1次/2w),干预18个月左右(38次),对照组则不给予团体心理治疗干预。
1.3 效果评价 分别给予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所指定相同量表BPRS(情感交流障碍,情感平淡两项),SANS进行评分(1次/2w)。
1.4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库并录入数据,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BPRS量表(情感交流障碍)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情感交流障碍得分均有所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01,P<0.05;t=4.964,P<0.05),但进一步比较干预前后得分差值发现,实验组干预前后得分下降的幅度要大于对照组(t=4.607,P<0.05),见表2。
2.2BPRS量表(情感平淡) 实验组干预前后情感平淡得分有差异(t=7.154,P<0.05),干预后的情感平淡得分要低于干预前。对照组干预前后情感平淡得分无统计学差异(t=-1.000,P>0.05),见表3。
2.3SANS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情感交流障碍得分均有所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612,P<0.05;t=3.122,P<0.05),但进一步比较干预前后得分差值发现,实验组干预前后得分下降的幅度要大于对照组(td=11.153,P<0.05),见表4。
3 讨论
团体治疗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具有某些个别治疗所不具有的优势,其基本的作用机制主要不是靠指导,而是通过个体间的互动来实现治疗的目标[1]。近年来,团体心理治疗在精神科的临床应用日渐广泛,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康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宋欣欣等[2]认为人际互动团体心理治疗对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技能具有积极意义。郭平通过研究得出团体心理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的结论[3]。傅海虹等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减轻了患者的自卑情绪,提高了自尊水平[4]。
众所周知,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功能性精神疾病中是社会功能损害最为严重,预后最差的一种疾病。正由于这种原因造成精神分裂症患者成为长期住院的"主力军",也因为这种长期住院的情况使得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缺少个体互动的情况下出现衰退的症状,在治疗上抗精神病药物能良好的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同时,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的衰退也起到的"双刃剑"的作用,其过度的镇静作用等一些副作用也加速了患者的衰退,本治疗可以在患者在住院期间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展,通过积极的干预使患者减缓或阻止衰退,这样对巩固疗效,降低复发率有积极作用的同时尽可能完整保留社会功能。本研究通过目前大多数医院可以开展的治疗,然后通过常用的精神科量表,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預后的症状改善情况作了对比,从研究结果上看,治疗组通过38次的团体心理治疗,在BPRS(情感交流障碍,情感平淡两项),SANS量表评分上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过团体心理治疗能减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衰退。
团体心理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衰退起到了积极的影响,给患者回归社会提供了机会,在减轻我国这样的医疗资源紧缺的大环境上,可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以后回归社会提供了保障,促进家庭及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刘振英,王茜.团体心理治疗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2):1-2.
[2]宋欣欣,丁婷,刘玉兰.人际互动团体心理治疗对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技能效果的研究[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6):35-36.
[3]郭平,郭华.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1):36-38.
[4]傅海虹,张媛,白银霞.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11,24(6):86-87.编辑/刘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