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强
【摘要】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甚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如果在银行放贷过程中没有正确、理性地评估与控制风险,就很容易造成金融危机,甚至引发经济危机。本文结合新形势下银行贷款风险的特点,对银行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并进一步提出针对银行贷款风险的防范策略,以稳定金融市场。
【关键词】新形势 银行贷款 风险管理 策略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发展情况对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而银行信贷作为金融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其风险的管理情况关系着信贷的资产质量,关系着金融业的发展。因此,国家和企业必须重视对银行贷款风险的管理,及时发现银行贷款存在的风险,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进行防范,不断提高银行信贷的资产质量,促进金融与经济的发展。
一、新形势下银行贷款风险的特点
银行贷款风险指的是由于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在投入贷款后,无法按期收回贷款的本金与利息,从而使得银行的实际收益小于预期收益,银行出现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下面对新形势下银行贷款风险的特点进行阐述。
(一)绝对性
根据银行经营的实践,在进行银行贷款时,相对安全,却绝对有风险,不存在没有风险的贷款,同时,贷款的风险大小和收益大小成正比。
(二)依附性
贷款风险总是依附于企业的经营风险的,这是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直接关系着银行信贷资金的运转情况。而且,企业的经营总是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一旦受挫,就会使得企业的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产生资金沉淀的状况,进而贷款风险出现。
(三)隐蔽性
银行贷款风险有其隐蔽性,贷款风险在产品销售之前,一直是隐蔽运行的状态,只有在销售阶段才会显现出来,因此,投资者很难发现。
(四)可控性
尽管银行贷款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采取措施来控制风险。具体地,为避免发生贷款损失,应该不断改进工作,克服干扰因素,尽可能地降低风险。
二、银行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国家通过采取经济手段来实行宏观调控,一方面通过采取优惠措施来支持某些行业或者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则利用制裁手段来限制某些行业或者领域。而国家一旦调整该项政策,就会使得众多企业不堪压力,出现破产、倒闭等情况,从而无法偿还贷款,进而造成贷款风险。
(二)市场的变化影响
面临着市场经济的背景,原材料的供应、产品的销售情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情况,一旦市场萎缩,企业的经营就会受挫,严重影响其经济效益,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造成信贷风险。
(三)行政干预的影响
由于政府的行政干预,使得部分银行将贷款投向了一些效益与信誉均不好的企业;另外,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无法切实保障金融单位的权益,使得银行针对那些破产企业贷款无法全部收回。
(四)改革不规范
为了增强企业活力,对企业进行了改革,却由于不规范的措施与配套设施的缺乏,使得金融市场出现了混乱,部分企业借改革的名头逃债、废债,严重损害了银行利益。
(五)企业经营不善
第一,企业本身拥有的资金少,在经营时又形成了高负债,具有很弱的承受风险能力;第二,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健全的生产经营机制,不能严格地进行自我约束,同时外部的监督力度不够;第三,部分企业在可以按时还款的情况下,借故拖延,降低了企业的信誉度。
(六)银行的政策与管理失误
一方面,有些银行在进行贷款决策时,根本没有考察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形成风险贷款;另一方面,由于政策性与客观因素的影响,银行的信贷人员没有意识到风险贷款与自己的利益有直接的关系,在贷款给企业时忽视管理。
三、防范银行贷款风险的策略
(一)加强宏观调控
为减少银行贷款风险,国家应该加强宏观调控,调整好国民经济,平衡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优化产业结构,使经济的发展生产能够切实与国情相适应,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持续、健康与稳定。
(二)加速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不应仅说说而已,而是要把工作落实到实处,尽可能少地干预银行贷款的有关决策,而且应帮助银行减少甚至避免贷款风险,通过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等方式转化银行信贷风险。
(三)规范行政干预,依法管贷,防管结合
首先,国家可以引导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多渠道地进行资金的筹集,降低贷款的风险;通过推行票据贴现业务,实现对商业信用的转移;通过租赁贷款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轻信贷压力与风险。
其次,可以通过联营兼并、拍卖、转让规模小与效益差的企业,来减轻贷款风险。
再次,银行应依法进行收贷,加大对逾期、风险以及呆账资金的清收力度,避免潜在信贷风险的蔓延。
第四,坚持“预防为主”的信贷风险防范原则,通过采用定量分析与抵押贷款的方法,对贷款风险实施动态监控,及时掌握企业运行动态,一旦发现破产状况,通过变卖抵押物来回收贷款。
最后,建立健全贷款风险的防范机制,实行评估验证。根据银行区别对待、扶优限劣的信贷原则,银行在进行资金的投放时,要科学地评估和验证企业的资信状况,实现盘活存量、优化增量。
(四)完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
第一,国内的金融机构可通过借鉴国际惯例,对商业银行进行管理,约束资本金占风险资产的比例,停业并整顿一些资本金无法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企业。
第二,为实现正确决策,通过分离借款的“三查”,对信贷进行内部监督与复核制约。首先,提前防,银行企业应该通过调查与论证贷款企业的还贷能力,再进行决策,以防范银行企业的贷款风险;其次,贷时促,银行企业应通过审查,紧密结合贷款与银行下达的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最后,贷后跟,为搞活资金,银行企业可通过动用有限的资金进行贷后的检查。
第三,完善贷款到期归还的制度,不再实行贷款的转期、展期,如遇特殊情况,要重新立字据,并采取措施,减轻或避免逾期加大的贷款风险。
第四,实行贷款责任制,不断提高信贷有关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以及工作水平,并对其定期进行考核,依法追究并处理造成损失的风险贷款的发放情况,同时,及时奖励有功人员。
第五,为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与信贷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根据市场需求,建立贷款保障机制。
四、总结
总而言之,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关系着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转,为防范新形势下银行贷款的风险,国家和企业都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加强对贷款风险的管理,提高信贷的资产质量,促进金融市场与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圣.中国商业银行贷款组合规模的风险分散化效应[J].系统管理学报.2013.22.(2):26-27.
[2]刘晓玲.浅析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与防范[J].财务与会计.2012.(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