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林
通过对在日常教学中和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证明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的重要性,并与数学知识有效结合,将其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小学生 数学语言 重要性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阅读中体会数学语言
通过阅读数学,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的理论知识都很抽象,所以,阅读数学,是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阅读中,要学会数学中的专业术语和符号,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数学原理分析问题等等,才能真正的理解书本中所表达的含义。另外,数学是具有精准性的,所有数学概念、符号和术语都有其准确的含义,不能模凌两可,不能含糊不清,答案要对错分明,因此,在数学的阅读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多思考,多总结,遇到不确定的,一定要弄明白才能继续。
本人认为,数学学得好坏、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难学,数学阅读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必须要重视起来。平常热衷于阅读的学生,在口语表达和作文水平方面是比不经常阅读的学生高出很多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的开展。
二、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要起到表率作用。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都比较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所使用的语言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数学语言。因此,教师在表达一些观念和理论时,尽量做到用词准确,条理清晰,简单明了,逻辑性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累积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由教师起到引导示范的作用,这对学生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的教学过程中:44×25=?,笔者在推算时让学生以另一种算法推算,44×25=11×(4×25)此算法是通过三年级学生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笔者讲解后,再由几名同学将此算法进行复述并再出类似的几题让学生解答。进一步问学生,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可以解答?此方法不仅巩固了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还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语言的机会,逐渐地让学生成为老师,让学生来讲,课堂氛围变的和谐轻松,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利用不同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
1.在日常教学中,小组讨论是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内选出组长和记录员等,如在学习时出现疑难问题,学生们可以同组进行讨论并派出一名代表交流。此方法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听取别人的发言,取长补短,即能面对几人进行自己的想法见解,又可以面对全班同学表达,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每个小组既是一个小的团体,学生为了更好的表达出自己团体的想法和意见,就会更加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倾听同组人员意见,灵活地利用新旧知识,有效地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其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2.同桌之间进行交流也是常见的教学方式,同桌之间互相发表见解,共同培养语言能力,且非常方便。尤其是在讲授新课程时,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之后,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在学习名数之间的化法时,2米6厘米=()厘米,可以通过让学生叙述的方法:“2米=200厘米,200厘米+6厘米=206厘米”。同桌之间进行互相交流,简单的两句话使学生思路更加清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能够举一反三。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可通过同桌的带动,学会叙述表达并能正确解答问题,提高学习成绩。
3.课堂即将结束时让学生进行小结,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小结的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并能让学生清楚本节课的重点。虽然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但教师通过正确的指导和点拨,小学生也可以概括所学的课堂内容。
例如,在学习小数大小比较后,在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经过回忆整理,积极举手发表总结,甚至连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和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也有所表达。学生的总结有的比较简洁,但都能抓住学习的重点,不仅稳固所学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如果长期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在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和分类等的逻辑思维能力之外,达到智能共同发展,全面育人的目的。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四、通过操作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
操作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协调两者相互活动,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语言则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的物质形式,所学的知识和相应的智力活动都是通过语言的表达来完成内化的,所以,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时,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一边操作一边将所操作的方式用数学语言有条理的叙述出来,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表达出来,将操作、表达和动脑理解有效的结合,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加丰富感性认知,而通过对操作过程的叙述,可以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目的。
综上所述,教学工作中,数学语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通过数学语言的提高,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冯桂群.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越“说”越聪明\[J\].教育科学论坛,1999,(09).
\[2\]黄岁治.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J\].小学教学研究,2001,(12).
\[3\]柳鲁方.画与话的交融——辅导儿童画创作新思路\[J\].当代小书画家,2003,(09).
\[4\]王娜.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做法和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5).
\[5\]李爱华.小学低年级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途径\[J\].广西教育,2009,(19).
\[6\]袁秀华.在数学课中如何让一年级学生“能说会道”\[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