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刍兽疫的流行趋势与防控

2014-04-29 18:10陈政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临床特征防控

陈政

[摘 要] 小反刍兽疫是感染小反刍兽的严重的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在东西非、西亚及中东爆发流行过,2007年7月在我国西藏发生首例小反刍兽疫[1],引起我国对动物防疫检疫高度重视。小反刍兽疫对当地养殖业及外贸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如何有效防控小反刍疫病对我国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传染途径 临床特征 防控

[中图分类号] S8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223-01

一、小反刍兽疫

1.小反刍兽疫定义

小反刍兽疫(PPR)因在临床上与牛瘟相似也被称为小反刍伪牛瘟[2]。它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山羊、羚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尤其是山羊高度易感。由于它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很高,是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动物传染疫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OIE)已将其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在我国小反刍兽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2.疫病流行区域及感染范围

小反刍兽疫是1942 年在非洲西部象牙海岸被首次报道发现,在随后的十年小反刍兽疫病开始迅速扩散几乎遍布了从撒哈拉沙漠到赤道的所有国家,并迅速向东、向南、向北大范围扩展。据OIE公告,到2004年国际上有29个国家和地区爆发过该疫情[3]。到2006年初,我国相邻及周边国家例如印度、尼泊尔、哈萨克斯坦等都先后爆发了大规模小反刍兽疫。2007年7月我国西藏发现首例小反刍兽疫并得到了及时控制,但在2013 年底又在新疆发现疫情,据有关专家推测该疫情均是从境外传入的。

山羊和绵羊是小反刍兽疫唯一的自然宿主,其中山羊比绵羊更易感染,尤其是3 - 8 月龄的山羊。绵羊偶尔也会有严重疫病发生。牛能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毒但不表现临床症状,能产生抗体,称为亚临床感染。猪也表现为亚临床感染,无临床症状,不传播病毒。另外岩羊、鹿、长角大羚羊、骆驼等野生动物也能够发生感染。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出现过关于野生或家养的牦牛和骆驼能否发生自然感染的报告,但在历史严重中这两种生物是高度易感的。像我国青海、西藏、内蒙古等地大量饲养或野生存在牦牛和骆驼,在防治疫病上应提高重视。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尚未发现有人感染的病例。

3.发病病症及传播途径

PPR临床症状和牛瘟类似,成羊和羔羊都可被感染发病甚至死亡,致死率高达50%-80%,严重爆发期可达100%[4],该病以肺炎、腹瀉、眼鼻有浆性分泌物、口腔炎、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发病期间病羊持续3d-8d的40℃-41℃高热,有时表现为类似羊支原体肺炎的支气管肺炎,孕期母羊则会发生流产,病畜食欲明显减退,精神不振,鼻镜干燥,口鼻分泌物逐渐变为粘液脓性;如果病畜未死亡,将持续这种症状14天,即使康复的山羊也会有部分唇部形成口疮样病变。大部分病羊在开始发热4天内口腔黏膜开始大量流涎并出现弥漫性溃疡,进而向口腔黏膜坏死转变,齿龈大面积充血。发病后期常见出血样腹泻、咳嗽、肺炎、腹式呼吸等。对病羊进行尸检可见结肠和盲肠结合处出现斑马样条纹或线状出血,脾脏、肺尖出项坏死和病变,淋巴结肿大。

PPR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动物和病毒携带动物,处于亚临床行的病羊危险系数极高,另外病畜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也是病毒传染源。PPR主要为呼吸道感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播病毒,也可以通过胚胎和哺乳传染幼崽。该疫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尤其在雨季和寒冷干燥季节病发率高。PPR潜伏期较短,一般为4~6天,最长可潜伏10天[5],在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规定PPR潜伏期21天。

二、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

1.积极预防疫病发生

积极建设覆盖地、县、乡三级动物防疫机构,加大对牲畜养殖及管理人员进行疫病防控教育和宣传力度。积极普及疫病防治知识,提高养殖牧民对小反刍兽疫的重视程度,发动一线养殖人员和管理人员定期对牲畜棚舍进行消毒清扫,改善牲畜生活环境,提高动物免疫力。当地防疫检疫部门根据养殖地区实际情况对安排牲畜疫苗接种工作,目前主要采用的疫苗RPV弱毒疫苗、PPRV弱毒疫苗、PPR灭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嵌合体疫苗、活载体疫苗等。同时防疫机构还应积极引进人才,配备先进的检验检疫设备仪器,从而提高动物疫情监测水平,帮助及早发现动物疫情。

2.严格控制传染源

从疫区进口动物及胚胎、卵和畜产品严格限制,所有疫区动物都要经过严格检疫。严密监控边境区域易感野生动物的活动。加强边境地区家养小反刍牲畜的贸易控制和饲养管理,从源头上切断疫病传播的可能。

3.有效控制疫情发展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小反刍兽疫的方法, 发病初期可以使用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对症辅助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一旦发现疫情应立即对疫区进行严格封锁、隔离,对染病牲畜要及时捕杀并及时做无害化处理,例如深埋或焚烧。疫病区域动物粪便排泄物也进行无害化处理,所有疫病畜舍都应用苯酚、氢氧化钠、乙醇等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洗。除此之外已发生疫情的区域,应再用高免血清做好紧急被动免疫用以减少疾病的传播。而从未发生过PPR的地区和国家, 应立即采取隔离封锁措施, 并快速建立疫区隔离带,扑杀已感染牲畜并消毒清理,防止疫情的发展和蔓延。

4. 防控新措施

此外,还应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加强对PPR病毒的调查和研究,力求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寻找到更有效防治小反刍疫病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米玛次仁(小). 小反刍兽疫(PPR)的流行诊断防控及对阿里地区动物防疫工作的启发[J]. 西藏科技,2011,01:34-36.

[2]王乐元,次真,吴国珍,安荣祥,周明,多杰热登,蔡斌. 中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的发生状况与防控[J]. 畜牧兽医学报,2011,05:717-720.

[3]石岩,翁善钢. 小反刍兽疫的流行、诊断与防控[J]. 中国畜牧兽医,2013,04:231-234.

[4]田泰安,郑明学,马海利. 小反刍兽疫流行情况及防控措施[J]. 畜禽业,2009,06:52-54.

[5]匿名. 小反刍兽疫防控知识问答[J]. 兽医导刊,2014,03:13-14.

猜你喜欢
临床特征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
纵隔大B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
重症肺炎临床特征与治疗护理效果分析
慢病防控 接下来的10年怎么做
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特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