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是电影电视画面的杀手

2014-04-29 15:57:19韦斌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4年2期
关键词:多语种字幕听力

韦斌

最早的电影是默片,是没有声音的,观众完全是靠演员的形体动作来理解电影。所以早期的电影往往动作夸张,类似哑剧表演,与现实生活场景有较大距离。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内容,只好借助一幅静止的字幕进行解释。这可能是字幕最早的使用场合。但随着有声电影的诞生,电影字幕很快被淘汰掉。电影已经能声色并茂地模拟出真实的生活场景,实现真正的写真。

但随着电影交流的国际化,为了迅速在本国上映外国语影片,为外语电影配上本国字幕又成为一种有效方式,只不过不再采用黑屏静止字幕形式,而是将字幕与画面同步显示在画面正下方。这就是我们今天常见的电影字幕格式。很显然,打字幕比另行配音方便快捷多了,看有字幕的原声电影也比看劣质翻译配音的电影舒服多了(要达到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水平另当别论,类似前苏联电影解说式的翻译电影配音及我国草台班子的垃圾配音,真的还不如直接看原声电影),电影字幕因此迅速成为观看外语电影的一种有效手段。用得多了,人们已经习惯电影字幕,今天,一部电影或电视没有字幕反而让人有点不适应了。

由于长时间的适应,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用眼睛代替耳朵,已经习惯了电影(电视)字幕的存在。即便是中文原声,在有字幕的情况下我们也会优先选择看字幕,似乎我们的听力都在退化了

但字幕还是字幕,它永远是电影观看的最大干扰,也是破坏电影的最大凶手。

如果你的适应能力已经到了当真不认为字幕会影响电影观看的程度,那请做个试验:

找一个不相干的字幕来看电影。试过之后,你会知道它有多烦人的。

可惜,现在我们有些电影电视节目制作者,已经忘记了这个根本性、本质性的问题。他们没有意识到字幕只是理解电影内容的辅助工具,他们像对待书面翻译那样去做字幕,没有节制地给电影画面增加干扰点,甚至添油加醋地篡改台词原意。其实无论制作多好的字幕,都会影响电影观看,对电影观看来说,字幕就是杀手。这话问问全天下的电影导演准能得到一致的肯定回答吧。

字幕制作者只有明白这个道理,才能制作适合电影电视观看的字幕,才能将字幕对电影电视观看的影响减到最小。

听不懂、听不到的时候,字幕就是我们需要的东西;听得懂、听得到的时候,字幕就会显得多余。对听不懂、听不明白的电影内容来说,字幕是必要的;但是看画面的同时还要看字幕,字幕对画面就是一种干扰,越是大屏幕就越是这样,越是复杂的字幕越是这样;只看字幕的话,有时就无法欣赏到整个影片了。

中文发音的电影电视,还要字幕干什么?

当然,字幕作为学习外语的辅助工具,是非常有价值的,当不在本话题讨论之中。

字幕真的离不开吗?我们平时说话时是否需要同时写在纸上让别人看?电影电视不是对生活的重现吗?

你可以做个简单的实验,看一部中文电影,关掉字幕(或选没有字幕的中文电影),看看是否存在看不懂的问题?离开字幕你是否没法看电影了?你的注意力是否更关注到电影画面中?你是否更仔细聆听电影伴音?

再退一步说,声音也比字幕重要。只是因为观众接受声音和字幕,使用的是不同的器官,可以兼顾声音与字幕而已。看电影,就要眼睛盯着画面,耳朵聆听着声音。而现在,字幕却成了老大,图像和声音倒退到次要位置了,岂不滑稽?这是电影电视制作者的初衷吗?

音乐节目需要有歌词字幕,那是因为唱出来的歌曲音调可能可能受旋律影响而有变,听不清楚,歌词字幕可以迅速帮观众理解歌词,而且音乐节目的主角是供人们听的音乐,画面已退到次要地位,故音乐歌词还是很合理的。但台词字幕就不一样了。听不懂时需要字幕可以理解,但听懂了,还要字幕干什么?你一天到晚看书还没看够?或者干脆说你平时连书都不愿看,却在看电影的时候,放着漂亮的活动画面不认真看,强烈要求看书(字幕),这不是很搞笑吗?

外国电影极少在本国上映时打字幕,因为大家都听得懂,因为导演知道不能让字幕喧宾夺主,抢走观众注意力,让观众能一心投入到画面与声音里去。我国早期电影也是没有字幕的,后来看到香港电影的中英文台词字幕很漂亮,就一窝蜂跟着学,却不知香港电影是为了满足居住在香港的众多不识中文的外国观众准备的,其实也是很无奈。尤其是早期港台的电影字幕,是按照中国古代书写习惯从右到左的,跟下方的英文字幕正好相反,格格不入,让想同时对比中英字幕的人非常难受。

而今天,我国的电影使用字幕早上瘾了,几乎所有电影都打上台词字幕,无法消隐掉;很多国产电视剧的硬字幕大喇喇地放在画面上想不看都不行。

最滑稽的是有些话剧表演也在舞台边投射字幕,观众的注意力被分散到字幕上,难以兼顾到看演员的精彩表演,到现场看表演变得毫无意义了。这文雅装的,唉……

中国人看中文节目,还多余的添上中文字幕,何苦?

外国朋友看中文节目,对这些他们看不懂的天书般的中文字幕是否会感兴趣?这个时候他们倒是非常需要我们能提供外文字幕(英文或其他语种),可是,我们能提供吗?就算同时提供了中英文字幕,但对不会英文的外国人还是无用。总不能在画面上同时打上好多种语言的字幕吧?

如果,字幕真是不得不要,那我们做成可消隐的字幕好不好?谁想看字幕就调出来,谁不想看就用遥控器屏蔽掉?各取所需,公平了吧?

国外电视人早就意识到字幕对画面的破坏作用了,国外电视广播使用字幕也比我们早得多。上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就首先通过电视图像场逆程信号传输CC字幕(即Cloes Caption,译为可消隐字幕),供听力障碍者使用,借助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将台词字幕(还包含很多对场景进行描述的字幕)调出来观看,而对不需要CC字幕的正常人则可以选择不显示字幕。CC字幕是非常人性化、非常合理的,对观众没有进行强迫收看,而对电视台则半强迫他们要提供这样的服务。

模拟电视时代,CC字幕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普及,在我国则连影子都没见过。直至今天,我们也没有为听力障碍者提供过包括对场景进行描述的字幕。但画蛇添足的给正常人提供字幕,倒是乐此不疲。我举双手赞成为听力障碍者提供字幕,但真的觉得没必要为正常人提供字幕。听力残疾才需要字幕,听力正常的人也依赖字幕,这是否也是一种残疾?至少是一种退化。我国电视上的字幕,全部都是叠加在画面上无法消隐的硬字幕(即Open Caption,也称开放型字幕)是一种强制行为,对不喜欢字幕的人来说是很讨厌的。

到了数字电视年代,DVD组织将CC字幕技术移植到DVD节目上(当然格式做了升级)。而到DVB数字电视广播时代,又出现了能在流媒体播出的DVB Subtitles字幕。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可以选择显示或消隐,可以提供多语种字幕,满足尽可能多的观众的不同需求。

在网络上,最受欢迎的电影电视格式,就是MKV封装的带可消隐的外挂软字幕视频文件,而不是无法消隐字幕的rmvb、AVI等视频文件。

欧美国家DVB数字电视广播,已经普遍采用了可自由显示或消隐的多语种字幕方案,而我们呢?

我国耗费巨资租用卫星电视转发器向全世界免费转播CCTV-4等节目,宣传中华文化及国策。但据前外长李肇星说,我国免费的卫星电视节目在海外的收视率极低,最重要原因是语言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易如反掌呀,提供可消隐的多语种字幕不就得了?

说一千,道一万,字幕的存在是有理由的,而字幕对电视画面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妥协的解决办法,就是提供可消隐的多语种字幕服务。

这个技术可能在电影院暂时不好实现,在电视上实现却一点都不难。欧洲DVB Subtitling数字电视广播字幕方案已采用多年,笔者也曾提出过一个将蓝光PGS(BD Sup)字幕技术移植到DVB广播上的解决方案(方案的实施是完全免费的,详见《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3年第21期),甚至IPTV互联网电视多音轨多字幕的方案也是可以采用此法实施。

多音轨及可消隐多语种字幕技术的应用既然如此简单,能有效解决收看外国电影电视的语言障碍、能单独为听力障碍者提供CC格式字幕,不损害画面的完整、让我们能专心看电影或电视,皆大欢喜,我们为何不考虑采用?为何不能大规模采用?

不要让字幕成为电影电视画面的杀手,而是应该利用好 字幕的辅助功能,让我们好好的欣赏电影电视画面;对需要多语种字幕的观众,我们也可以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我们期待,电视制作者能真正重视字幕问题,合理使用字幕。而在DVB数字电视广播和IPTV互联网电视中,使用多音轨或可消隐的多语种字幕,可能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多语种字幕听力
语联世界,言通天下
Word和Excel联手字幕添加更高效
Units 7—8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1—2 听力练习
多语种《中级军事汉语》教材的编写思路与指导思想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 15:25:57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人间(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26
北美“新清史”研究的基石何在——是多语种史料考辨互证的实证学术还是意识形态化的应时之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