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交流活动的策略

2014-04-29 00:44陈明慧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22期
关键词:评议研讨交流

陈明慧

长期以来受升学率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经常处于“师授生受”的状态. 综观我们的数学课堂,往往呈现出这几种现象:

(1)旁观现象:学生在讨论交流时,往往有部分学生怀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漫不经心地看着别人实验操作,看着别人发言,自己却不参与到活动中去.

(2)学生交流只指向老师:有的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眼睛里只有老师,他所要交流的对象只有老师,这个课堂就是师生两人世界;有的学生在其他同学发言时仍高举小手“我,我,我”. 整个课堂很热闹,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交流.

(3)中等生、学困生和优等生相比,缺少交流机会.

因此,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现象,必须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交流.

根据学习内容,灵活运用交流的方法.

数学交流的表达方式有听、说、读、写、做等. 我们在继承传统数学教学的同时,增加数学交流,结合多种感官,拓宽交流的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说数学、听数学、写数学和做数学的机会.

1. 主題——研讨

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研讨,是数学课堂交流最主要的形式. 研讨的范围视需要而定,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全班同学之间都可以. 这样的研讨有助于全体同学参与数学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活动交往的能力. 研讨成功的关键是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主题的确定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大胆把握,也依赖于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敏锐洞察和灵活应变.

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这样揭示研讨的主题:比和分数、除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除法有商不变,分数有基本性质,那比有没有相类似的性质呢?如果有,是什么?你能举个例子来验证吗?围绕这一个主题,学生开展的研讨活动非常成功,不仅根据已有的知识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也举了很多的例子加以说明或验证,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能力、情感的三丰收.

又如,教学“小数的性质”中的例1: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 教师刚出示例题,就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嘀咕:相等的,相等的. 于是教师顺水推舟,请学生研讨,学生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根据位值原则,根据小数的意义,把这些小数化成分数,联系具体的长度. 这种灵活应变、开放性的研讨顺应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2. 展示——评议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学生的学习中必将得以广泛的应用,这样,学生就有大量的机会进行非常有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并形成独特的发现. 将这些实践、探索、发现展示出来,请学习伙伴共同评议、相互启发,使思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使学生因劳动成果得到肯定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当然,学生的探索也一定会产生错误的发现,错误实际上是通向理解的自然阶梯,是儿童走向更高理解水平的中间环节. 因此,将学生的错误展示出来加以评议,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轨迹,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将两种方法都展示出来请同学们评议,在评议中领悟正确的思想方法. 这样做充分发挥了错误对于学生学习和创新的价值,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质疑——辩论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如果说学生的大胆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那么质疑之后引导学生辩论,就是向创新迈出了具有实质性的关键一步. 教师要沉得住气,善于“踢皮球”,把学生的质疑交给学生自己解决,使学生之间产生更高水平的交流.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质疑的主动性.

在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分歧时,老师不要简单地作出判决,而是随机生成,组织了一场“辩论”赛. 这就要求学生要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去揭露对方的矛盾. 这无疑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这个过程本身也增强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传递,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原本老师苦口婆心地强调却屡不见效的知识点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解决.

例如,我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后,请大家判断:“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吗?”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已经分成两个阵营,有举“”的,有举“?”的. 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我没有裁决,而巧妙地说:“老师最喜欢不同的声音了,那能说说你们的理由,让大家信服吗?”经过准备,小小辩论会开始了. 在双方的一场唇枪舌剑之后,师生共同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真理越辩越明”,学生在“辩论”活动中实现了共享,对分数的概念有了更正确的认识、更深层的理解,相互辩论的过程也激活了思维的火花,达到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境地.

4. 优化——访问

在提倡算法多样化、解题策略多样化的现代数学课堂, 在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释放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但同时有些学困生会因多样化的算法而成了“雾里看花”,从而导致计算正确率的下降. 因此我认为,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归纳、比较,对计算方法进行优化,并对一些基本的运算通过多种方式达到熟练,使学生对计算从构建事实逐步过渡到提取事实. 算法优化是学生个体的学习、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不是群体或教师的优化,是个体对原有的计算方法进行优化的过程,是个体学习、容纳他人计算方法的过程. 如果“访问”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引入课堂,将给课堂带来动感与鲜活. 访问策略的运用,一方面,孩子们为访问好其他学生,会认真提出问题,并会很好地组织语言,力争使自己的语言表达得更加生动、简洁,有逻辑性;另一方面,回答问题的同学也因被访问而更加认真地回答.

猜你喜欢
评议研讨交流
南京市集中“检视”三方评议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难忘的两次评议活动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