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涛安德杰克
如果说要在2014年颁个“最佳年度烧钱”奖,那么这个奖的竞争一定很激烈。手游、移动医疗、社区O2O、智能手环和移动互联网汽车,一个个高含“金”量的名词横贯2014年。而这其中,为奖项做出最大贡献的,非移动互联网汽车行业莫属。
在今年上半年的打车APP战争硝烟下,行业巨头们烧了整整20亿元人民币。更惊人的是移动互联网汽车行业的烧钱之战,并非就此作罢。这不,才送走打车APP,拼车APP又逐渐兴起。下一场属于移动互联网汽车行业的争夺战,正拉开帷幕。
汽车,移动互联网新热土
也许,教主乔布斯在2007年发布首款iPhone拉开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序幕之时,还并未想到看似相关性较弱的汽车行业,几年后也会成为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挥汗热土。
我们此前曾报道,今年年初平台巨头谷歌和苹果,分别推出了Android Auto和CarPlay两个针对汽车的平台接口,暴露了二者角逐车联网的野心。事实上,除了平台巨头在布局,只要我们稍加观察,就还会发现移动导航、播客平台、打车与租车APP,以及汽车O2O等,都是属于汽车行业的移动互联网创业范畴。这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或许还是汽车导航和打车APP。
为什么汽车领域能够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热土?这其实与汽车本身的使用场景和产品定位有关。汽车和移动互联网,两者有很高的契合度。现阶段,所有围绕汽车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主要还是在解决车主的刚需,一旦培养起用户使用习惯,便可以拓展更多相关类型的业务。车主相对更高的消费能力、更强烈的消费需求和不断膨胀的用户市场,都对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充满吸引力。
拼车疯狂来袭
今年年初,以《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为代表的打车APP,因为得到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力挺掀起了一场几近疯狂的补贴大战。最终,一共烧掉了超过20亿元人民币。但随着补贴结束,一切都偃息旗鼓。悻悻而归的打车APP,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刚刚兴起的租车市场。然而,今年8月创业者们再一次碰到了政策方面的风险。
随着打车和租车APP的相继沦陷,今年下半年有关拼车APP的消息开始频繁出现。
“《哈哈拼车》获得红杉千万美元投资”、“《AA拼车》获中路资本数百万元天使投资”、“《微微拼车》重磅首发,获千万美金投资”……,类似的消息屡见报端。虽然拼车并不是一个新的行业,但经过移动互联网改造后,已经成为了一个有租车大佬和创业公司共同角逐的新市场,资本力量的触手也伸向这块价值巨大的蛋糕。
通勤时间不断变长、道路日渐拥堵和公共交通人满为患,以及私家车80%的空置率,催生了用户强烈的拼车需求,孕育出一个庞大市场。据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一份报告显示,与传统租车相比,拼车可最多节省40%的费用。通过拼车APP,可以轻松找到附近顺路的车主,只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即可优雅地拼车上班—这样一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方式,在受到用户欢迎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创业者和资本投资者的目光。值得一提的是,以10万元起步的《AA拼车》,在这一轮行情看涨的情况下,目前估值已经超过2亿元。
在国内的拼车市场上,除了我们上文提到的《哈哈拼车》、《AA拼车》和《微微拼车》外,还有《爱拼车》、《彩虹拼车》和《顺风车》,以及国外租车巨头Uber旗下的“人民优步”等。可以看出,互联网拼车概念虽然才出现不久,各方角逐的力量却已经不小了。与此同时,在全国几个大城市,拼车APP已经初具规模。
据《哈哈租车》CEO李华兵介绍,目前中国拥有约1.2亿辆汽车,且在大城市中已经有一支不小的拼车队伍。而未来,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将会逐渐增加到2~3亿。市场广袤、参与者众多以及差异不明显,谁能率先培养起用户的习惯谁就有机会胜出。
圈地疯狂之时,一场全新的烧钱大战,或许即将上演。在国外,Uber和Lyft获得了一轮又一轮的投资,口水战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事实上,目前国内也已经有了一些苗头。有意思的是,早在今年4月阿里巴巴就曾入股全球最大的拼车APP之一Lyft,百度也曾和拼车团队有过合作。《爱拼车》和《哈哈拼车》,此前就已经启动了各自的百万元人民币补贴活动,可见大战一触即发。
看起来,拼车是件好事
究其本质,拼车APP是根据用户需求衍生出的事物,受到追捧也在情理之中。
再观拼车所具有的优势,也能发现一些让其受到追捧的理由。从环保角度来说,拼车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前文提到,私家车80%的空置率,这好比只有一个人吃饭,却摆了一桌子菜。如果5个开私家车上班的人,坐在同一辆私家车上去上班,肯定是“光荣”的。在中大型城市,堵车是每个司机的痛点,有朝一日,人们普遍热衷拼车后,那城市的交通压力和拥堵情况肯定也会减轻不少。
而作为车主,拼车的出现,让你在上下班途中,不仅方便别人,还能省点油费,何乐不为?作为一个赶公交的上班族,有因为挤不上公交车而跺脚,在公交车站旁焦急暴走画面么?如果每天不用多花很多钱就能拼车上下班,不用大热天在公交车上闻别人的体香,又何乐不为?
实际上,拼车之路还很崎岖
拼车如此火,加之优点不少,就好比一个兼得脸蛋和火辣身材的姑娘,几乎没有理由再去挑什么毛病。可这事又好比恋爱,想有情人终成眷属还得有一番曲折。拼车APP想赢得用户认可,走上移动互联网汽车行业的巅峰,必须解决以下这些棘手的问题。
安全。干任何事,安全第一,从小老师都有教育说,安全第一,学习第二。没有人想为了方便,至安全而不顾。而由于拼车的不固定性和陌生性,导致拼车安全令人担心。这种担心来自于车主和乘客两方面,尤其是单身女乘客或女车主。或许有人会说,安全问题可以购买保险来解决,这只是一个事故后的补偿方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陌生人对接的安全问题。也难免有不法之徒利用这个渠道作案。随之而来的是男性乘客没有女性乘客容易拼到车。笔者下了多个手机端拼车软件APP,发现很多车主都只默许女性乘客拼车,并且笔者以男性身份发出去的拼车需求也石沉大海。人们总想艳遇,随时随地都能艳遇,所以这也就不足为怪,当然也有可能是出于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在生活质量快速提升的今天,不少家庭都买了车,既然有了车,肯定不会备而不用。所以究竟有多少人愿意拼车,多少人愿意被拼车是一个未知数。
同样,在有关拼车APP的报道中,有关部门对它的监管之声一直不绝于耳。主要原因无非是如何区分“非法营运”和“有偿拼车”。这让拼车成为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國家政策没有明确的鼓励或者禁止拼车,但有规定拼车支付油钱就算非法运营,哪怕是在网上支付。所以该如何定义拼车与黑车,还是个难题。
而笔者还了解到,就在拼车才起步不久,就有出租车司机抱怨说,因为拼车APP的出现影响了出租车生意。按照目前的拼车情况来看,出租车司机的说辞有些浮夸。但有所顾虑是对的,如果在将来拼车APP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生活交通软件,人人都拼车,那会对公共运输会造成多大影响?这是否会反作用于拼车?
现目前,市场所出现的拼车APP已达10款之多,拼车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这些APP和网站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容易给初接触的用户造成不好印象。同时,笔者还了解到不少人抱怨在拼车 APP上发布了拼车信息后,一两个月都无人响应。可见目前拼车APP的成功率还很低,如何提高成功率迫在眉睫。
“拼车”是下一个“打车”?
打车软件失败了,是因为并未真正解决用户刚需。不是上下班高峰期,想打车很容易,高峰时期,你用了打车APP也一样打不到车,那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相比打车APP的来势汹汹,拼车APP已然“淑女”了不少。更为重要的是,市场对拼车APP的需求比对打车APP的需求更大,拼车更贴合用户的生活,拼车APP也更加实用。
还有一点不可置否的是,拼车领域将成为下一个热门领域,各种融资带来的抢夺市场战争即将爆发。好奇尝鲜的人不少,但拼车APP是否会被人们真正接受?是否会重走打车APP的路,最终沦为一个小众市场的APP?
其实,决定拼车APP是否走得长远,笔者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国家政策支持拼车行业,或者明确规定拼车APP、拼车所带来的拼车活动是合法的。第二,提高拼车APP使用体验和黏性。在拼车用户相互熟络之后,会不会摆脱对APP的依赖?这很容易从一个专业的拼车APP,变成寻找附近车主的APP,继而失去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