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晓东
【摘要】将模糊聚类分析法引入高校奖学金评定中,组建一个模糊数学模型,讨论根据学生综合素质排名进行奖学金的评定问题.实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实现评定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奖学金评定;模糊聚类分析;学生考核;排名
引 言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学生奖学金评定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考核普遍采用的是根据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所占不同的百分比,最后得到一名学生的考核总分,然后评出一等、二等或其他等级.这种方法简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被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
然而,由于对学生考核的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和人为因素的存在,使上述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文献[1]将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应用到研究生招生中,增加了招生环节中的公平性.文献[2]将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运用到学生考核中,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素质水平.本文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法,根据聚类结果来确定每名同学的排名结果,从而确定学生所获奖学金的等级,发扬了高校奖学金评定过程中的民主性与公正性.
一、模糊聚类分析
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数学家 L.A.Zadeh教授发表了论文《模糊集合》,标志着模糊数学这门学科的诞生.1969 年,E.H.Ruspinid引入了模糊划分的概念进行模糊聚类分析.随着模糊数学传入我国,模糊聚类分析也传入了我国,并将其理论与方法广泛应用于我国工业、农业、空间技术、自动控制、经济管理等诸多行业中.
1.模糊聚类分析概述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聚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不断深化,人类认识世界就必须区别不同事物并认识事物间的相似性.按确定的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分类的数学方法成为聚类分析.由于现实的分类伴随着一定的模糊性,因此,用模糊理论进行聚类分析会更符合实际,即模糊聚类分析.
2.模糊聚类分析的步骤
运用模糊数学模型的结论,按照名次分别给对应的学生相应等级的奖学金,从而使高校学生奖学金的评定工作得到科学合理地完成.
【参考文献】
[1] 曾文艺, 张颜, 朱雯彦.研究生招生中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9(4):436-439.
[2] 张秀梅, 王涛.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在学生成绩评价中的应用[J].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6(2): 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