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云
应当说,对于21世纪网因涉嫌敲诈“被端”这件事,笔者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早就对这家网站的一整套新闻敲诈的盈利模式有所耳闻。“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也许是因为这家网站在媒体圈内的名声一直不是很好的缘故,事发后,我看到不少媒体人这样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顶着“南方报系旗下媒体”(案发后,南方报系对此予以否认)的名头,21世纪网是一家比较活跃的财经网络媒体,这家网站的主编周斌也曾在微博就不少公共话题和公共事件发过声,小有影响。“专事报道和爆料企业负面,继而以此作为要挟筹码获取高额非法收益”,相信对于这一新闻敲诈模式,熟悉中国媒体生态的人不会感到陌生。而且,应当说,现实中这么做的媒体绝不止21世纪网这一家。
当下中国,在媒体部分市场化以后,新闻腐败现象一直成为社会各界诟病媒体(人)的理由,而且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媒体(人)的公信力乃至声誉。而且,随着媒体自身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媒体兴起以来,新闻腐败模式早已由相对初级的收受红包(车马费)发展成以舆论监督的名义行敲诈之实,腐败主体也由记者个体发展到媒体编辑部的集体行为,21世纪网新闻敲诈案即为演变升级后的新闻腐败模式的典型代表。
从宣传到揭黑:媒体在新闻腐败中的角色演变
据知名媒体人罗昌平的梳理,中国媒体大致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80年代开始出现的正面宣传或者说“软文”模式,作为“有偿新闻”的经典模式,这一模式一直持续到今天;
第二阶段,进入1990年代,记者出席各式新闻发布会收受红包(车马费)渐成主流,大批采编人员流入公关业加剧了这一趋势,媒体尤其是跟企业打交道比较多的财经类媒体,由此获得可观的灰色收入;
第三阶段,到了1990年代末期,媒体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在各个领域,以揭黑为要挟进而获利的媒体寻租现象愈演愈烈;
第四阶段,进入新世纪,互联网特别是一些垄断了新闻二手传播的门户网站,逐渐成为新闻寻租的重镇。
透过上述梳理,我们会发现,现实中的新闻腐败之所以愈来愈严重,某种程度乃是因为媒体在这个过程中自身角色的转变使然,面对巨大的商业利益诱惑,他们开始变得越来越主动。也正是因为觉察到了新闻操作中寻租空间的巨大,一些媒体开始主动出击,专事“揭黑”和“负面”报道,并且与公关行业达成默契,进而以新闻敲诈作为自己的主营业务。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形成一条由爆料方、公关公司和删帖机构三方组成的成熟产业链,21世纪网仅仅是这个产业链的冰山一角。据笔者了解,现实中这类专门集中报道负面新闻的网站不在少数,当然主要集中在商业领域,甚至不少网站并没有自身的采编团队,仅靠技术抓取企业负面就能得利。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产业链中,寻租腐败的主体除了媒体(人)之外,不少新闻监管者亦利用制度漏洞和自身权限,以“禁止报道”或者责令“网络删帖”为名,参与新闻腐败之中,如最后被判19年徒刑的湖南郴州市“三不準”宣传部长樊甲生是为典型。
变异制度环境是催生新闻腐败的主因
中国的很多传统媒体,在经历了部分市场化改革之后,形成了一个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运营模式:官办官管,自营自收。应当说,正是因为中国媒体的这种特征,才催生了现实中的各种不正之风。
一方面,官办官管既赋予了媒体公权色彩,又制约了媒体自身的独立性,现实中,媒体的官方背景甚至成为其进行新闻腐败的有力保障,而且行政级别越高,获得收益的途径和份额也越多,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中央一级的媒体记者到了地方往往会被高规格接待,所谓确保“吃好喝好玩好伺候好”。
另一方面,媒体的商业化运作,又要求媒体自身必须具备相应的创收能力,但应当说,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这就好比某一个行业的生意,不可能每一个经营相关业务的公司都能挣钱,现实中经营得风生水起的媒体还是少数。加之,这几年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媒体人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活得日益艰辛。
由是观之,正是上述制度设计,为媒体(人)进行新闻腐败提供了便利及动力(或者说压力)。加之,在当前知识产权尚未得到应有重视的情况下,部分媒体人单靠工资和稿费收入,不要说生活,就连生存都存在困难。笔者以为,在这样的国情之下,高举道德旗帜并无助于解决新闻腐败问题,因为,官办自营的制度设计以及整个行业收入的低水平,已经让他们在现实中形成了逐利生存的路径依赖。
唯有并举新闻专业主义和市场机制才能摆脱路经依赖
而要想打破这一路径依赖,唯有进行真正的媒体改革,让公权彻底退出媒体,将内容和经营都交给有能之士,同时,在此基础上,出台一部保障新闻从业者的相关法律亦显得迫在眉睫。
早在1980年代,中国就曾开展过关于出台新闻法律法规的讨论,但此一议题因89风波政治气候的恶化而搁浅。此后,伴随着国内在经济领域改革的深入,媒体生态开始发生巨变,特别是在都市化报纸出现后,媒体的角色不再单单是各级政府的宣传阵地,影响也不再限于政治领域。
媒体对社会全方位影响的上升,还体现在媒体队伍自身的壮大,这些年来,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愈来愈多,其中不乏一些优秀人才的加入,据有人统计,这一队伍人数已有百万以上。但如前所述,总体而言,这算不上一个高端行业,很多媒体人仅靠工资和稿费只能说是可以维持温饱。
于是,我们会看到,一方面,媒体在中国愈来愈成为整个社会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另一方面,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更多的社会尊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以为,最大原因还是因为中国的媒体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他们既受制于公权机构,又受制于资本力量,可谓夹缝中求生。由此,在中国很多地方,新闻从业者已不再是“无冕之王”,而是集公务员、维权者、检察官、审判长、获利人于一身的怪物。
但如果中国的媒体能走上私营化道路,摆脱公权控制,将这块领地交给真正的新闻专业人士,上述种种怪状才有可能发生转变。而要达至这一理想状态,就要求当下政权开放报禁,可是执政党能有这个魄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