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中职计算机导论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其次指出了中职计算机导论课程现状,最后对中职计算机导论课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番探析。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导论课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周琴(1974- ),女,江苏泰州人,江苏省高港中等专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课程教学。(江苏泰州225324)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142-02
计算机导论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刚进入学校的学生传授计算机方面的概念、知识以及操作技能,使其掌握计算机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以获悉接下来所要学习的核心知识及专业方向,同时还会建设一个基本知识体系以推动后续课程的顺利开展,日后在各课程的充分学习下,不断丰富该体系。笔者主要对中职计算机导论课教学改革作了深入的分析。
一、中职计算机导论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
1.呈现出基础性、实践性、实用性、前瞻性特点。基础性指的是编制的教学内容应有明显的原理、概念、方法和技术,对学生有很大帮助,具有“授人以渔”之效。只有涵盖了这些基础性的知识才能保障后续计算机专业课程顺利有序地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实践性指的是计算机导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上机实践机会,这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下才会掌握理解核心概念与有关技术,调动学习热情,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处理的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实用性指的是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始终遵循实用原则,将工作中常用的具有实用性特点的技巧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全程中,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技能。前瞻性指的是计算机导论课程所蕴含的内容要求全面有效地体现出计算机方面的前沿技术与成果。要把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纳入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内容范畴中,以保证学生及时获悉计算机领域涌现的新知识与新技术。
2.积极建设“一个基础”“两大能力”的培养目标体系。所谓“一个基础”指的是,计算机专业必须熟知的基础知识。计算机导论课程属于计算机专业的入门专业基础课,对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计算机领域内各学科的不断发展、信息量的逐渐增大,要求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内容必须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以适应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此,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并且在学生熟知了基础知识后还要提高其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所谓“两大能力”指的是,不断提高中职学生计算机岗位工作中所要求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及软件的运用能力。
二、中职计算机导论课程现状
1.教学内容滞后。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历史发展情况加以掌握外,同时还必须将计算机领域内的新进展与发展情况告知给学生,从而确保教学具有较高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有的中职学校现行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材与不断发展的计算机不相适应,没有将新概念或者新术语等及时纳入教材。如此一来,按照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就会比较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感觉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与自己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东西格格不入,进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2.教材选择不合理。选择科学合理的教材是计算机导论课程中的重要一环。这主要是因为学校新生首先会翻阅自己手中的教材来获悉计算机的发展情况、一些核心人物等,进而开展相关学习。但是现阶段,有的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导论课程所用的教材具有引导不到位的问题。首先是把《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操作系统》《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等各为一章来进行编写。如果选用这样的教材,将无法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其次是所传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等同于非计算机专业范畴所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
3.教育者存在问题。从事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的教育者一直都根据本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来传授知识,虽然有着丰富的内容,但是缺乏生动性。而且,计算机导论课程与软件工程专业后续学习的各门课程都有关系,但教育者都有各自的专业知识侧重点,有的内容十分精通,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生动地为学生介绍,有的内容则缺乏一定的精通性,无法科学地引导学生对该门课程予以全面认识,总之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中职计算机导论课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首先,将基础性知识和先进性知识有机结合。在计算机导论课程中,基础性知识占主要地位。对于该部分内容,学生要全面准确地加以了解,同时有效地应用。这决定教育者的授课方式要秉着实实在在讲授的原则。比如,掌握好浮点表示、数制、数制间的转换、码制、数的定点表示等基础性知识十分有利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新知识。这就要求教育者备课时,将教材由于出版时间等各类因素无法及时写入的计算机科学和产品的最新发展给添补进来,比如实际教学时,传授学生新型电子产品具有的原理及优势。并且,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适当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些核心人物、产品、企业等讲给学生听。
其次,注重非基础性知识的引导。在非基础性知识方面要注重引导,不做深入的探究。比如,讲解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软件工程及信息安全等内容时要以宏观层面为出发点,只要求学生获悉有关课程的基本知识与课程的作用即可,而对于一些比较深入、详细的原理内容应在后续课程中予以讲解。计算机导论课程无须全面讲解全部专业知识,这样反而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以增强学生想要尽快学习后续课程的欲望。
2.教学方法改革。首先,采取讲座的形式,安排组织一些专家详细讲解软件工程专业学生需要了解的软件基础理论知识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以及需要掌握的技术方法等,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该专业的几年学习中所要获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业结束后适合竞聘何种岗位,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及任务。
其次,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时,可通过计算机导论课程自主学习平台而最终实现。计算机导论课程自主学习平台,应具备以下几种环境:良好的交互学习环境、有问必答环境、以学生个性化为主的学习环境、评价激励的环境、统计反馈的环境及精美的学习资源环境。在这样的平台下,要求学生先抽做整套试题作答,回答完毕后系统会自行准确地打出所得分数,同时还会进行全面的试卷分析,指出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需要再努力了解的知识,让学生学习前对自己掌握的知识予以相应的定位,再通过精美的学习资源开展有关知识的学习。倘若利用网上的学习资源后依旧处理不好部分知识问题,那么应采用网上留言的方式提出相应问题,教育者在看到留言后给予正确的处理方法。若学生觉得学会了所有知识点,可重新随机抽取试题,以获悉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基本技能。
最后,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导论课程通常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图文并茂地将教学内容播放给学生,课堂时间得到缩短、教学更加直观易懂。比如,对计算机的体系结构讲解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冯·诺依曼型机器框图,全面揭露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不过,多媒体教学不可完全替代板书。由于多媒体教学存在较大的信息量,所以会相对减少学生的思考时间,若学生缺乏递进式的思考,那么将难以紧跟教育者的进度与思路,所以对基础内容进行讲解过程中,以板书为主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3.构建完善全面的获取式教学方法体系。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良好交流。学生是否具有学习积极主动性直接决定了教学实际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把教学重点从以往的由教育者如何教变为学生如何学上来,使学生有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教育者可采用诸多方式,如课堂提问、QQ聊天等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制定出相應的课堂教学组织设计。
其次,开设各类形式的交互式课堂教学。通过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来促进师生间良好互动、人机间良好互动。教育者应及时处理好学生所提问题,防止学生由于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不足而削弱学习效率,保证教学效率提升的同时增强教学质量。
最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以往的灌输式方式,要求教育者在每一单元后先布置相应的项目设计,让学生课余时间自己独立操作,最后教育者对学生递交上来的项目设计一一验收,以获悉实际教学效果,并将该成绩纳入期末总成绩范畴中。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本文主要以中职计算机导论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和中职计算机导论课程现状为切入点,探析此课程的教学改革。由于计算机导论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有着丰富的内容,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因此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随着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应抓住时机,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从而将计算机导论课程具有的功能优势全面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黄国兴,陶树平,丁岳伟.计算机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何杰文.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
[3]王苗,王亮,张国春,等.计算机导论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2).
[4]张亮,黄子君.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