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课程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实现高职院校学科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高职课程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高职课程教学水平的途径,即需要采取科学设定教学内容,科学安排教学课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快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步伐等。
[关键词]高职课程教学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沈苏霞(1978- ),女,浙江嵊州人,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和通信运营。(浙江绍兴31201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绍兴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通信类专业学生业务营销意识和营销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GJ305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125-02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已经具备综合职业素养以及在技术、服务、管理和服务方面能在一线从事生产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正是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普通高等院校教育目标存在差异,使得高职院校在课程教学方面如何组织教学、选取教材以及选用教材等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一、高职课程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为一线行业提供生产、服务、管理与建设的高级技术型应用人才。为达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需要开设将就业作为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性课程,这和普通本科院校有本质差别。高职院校开展的各门课程教学,既要让学生获得应用性方面的知识,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也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与应用开发能力,在今后所从事的领域内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在进行高职教学的过程中,有些高职院校还没有发现适合自身的办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结构上与高职教学要求不符合。尤其是对实践性相对比较强的高职来讲,教材的创新性、实践性以及应用性等方面,与时代发展变化来讲有些滞后,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所以,高职教学应该从其基本特点出发,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使其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更加契合。
二、高职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材内容设计不科学
教材是高职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重要载体,是开展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进一步落实高职课程改革思路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载体。当前,从高职教材方面来说,出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为大力推动高职教育改革、高职教育实现新跨越与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在高职教材建设方面,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未做好中小学知识和高职知识有序衔接。随着中小学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化,教学效能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内容拓展以及知识储备方面,都相对来讲比较科学合理。有些刚进入高职院校的大一新生,已经对部分知识达到了较好掌握的程度。但是,有些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课程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讲授,这和中小学学到的知识存在重叠的情况。
2.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教材的理论设置增多,并未从实际应用出发,不能做到“理论够用、强调实践”的高职教学模式。从这里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教材需要超越零起点的平台,从高层次作为基点,并且在教材基本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讨与调整,尤其是要做到和高职教育目标相匹配。
(二)教学方式与组织形式单一
在进行高职教学的方式和组织形式方面,并没有从高职教育本身的特色出发,还是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动,教学组织形式单一,一般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虽然是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在对知识进行运用的过程中,缺少对创造性和灵活性的提高,很难适应未来岗位的需求。
(三)课程教学安排方面不科学
由于高职教学的实践性比较强,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关注课堂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重点是集中在操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课程需要根据专业特点来设定学时。以计算机基础这门课为例,在高职一年级第一学期,应控制在54学时左右,每周控制在4学时,也就是说讲课与上机的比例是1︰1。因为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对该课程的安排是2课时上课与2课时的上机操作,将上机与课堂教学人为分开,也就是说上机和课堂教学的安排不够科学。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不利于教师教学。通过实地调查其他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安排情况来看,教师讲授的内容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练习,使得学生没有办法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及时复习,导致学生未能及时验证课堂知识,从而使得学习效果不好。
三、推动高职课程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科学设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课时
中小学知识与高职知识存在一定区别,在对中小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以及重视系统性学习外,高职课程还需要培养广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具有的能力能够运用到实际应用层面,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所以,高职院校教学内容的设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体现出高职教育与中小学教学的不同侧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高职教学不能进行“一刀切”,应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在当前的教材基础上,对陈旧、过时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并且及时补充新的信息,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教学内容应体现高职教育目标的特点。进一步确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教育特点,确立高职人才教育的教学目标,确立正确的教学观、人才观。高职教学需要全面突出创新思维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科学设计好教学内容,写法上强调应用为目的,还应该将作业设计作为主线,让学生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应用技能。
此外,还需要科学安排教学课时。从当前的高职教学实际来说,教学不能和原来一样,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完全分开。由于实践教学得不到保障,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从高职学生反馈的实际来看,学生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在实训基地内,这样教师在进行演示的时候,能获得更好的直观性,并且教师在演示完之后,能立刻进行示范,做到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密切结合,从而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二)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
高职教育不管是从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是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过程来讲,强调采用教学规律,遵守一定的教学原则,使用多种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与方法,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1.根据学生水平分层次教学。在进行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有些学生的水平相对来讲高一些,有些则相对低一些。为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需要从学生学习能力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这样既能让基础稍微差的同学学到基础性知识,也能让学习好的同学有更大的提升。
2.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高职课程教学的特点是实践性强。这就需要教師将原先的注重讲授法教学的方式,逐渐转变为讲授法与自学法相互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听明白基础知识之后,再进行实践,既巩固了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也提升了对这门课的学习积极性。
(三)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当前的高职教育的新情况,高职教学的基本要求也要实现与时俱进,每一门课的教学深度、教学难度以及教学强度等都需要进一步提升,所以,对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应用水平等提出了新要求,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摆上了议事日程。为此,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充实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在当前高职师资队伍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能做到在职继续学习,适应高职教学的基本要求。
(四)加快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步伐
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发展迅速,具体情况如上表所示。为了能确保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顺利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改善管理机制。当前的高职精品课程在建设方面还是以突出项目为主,采用校、省、国家三个级别的方式来进行逐一申报与审核。在申报成功之后,再经由专门的学校来对其进行建设、管理以及应用。该管理方式不仅有利于精品课程的遴选,而且能够更好地筛选适合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学校,推动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2.实现共享机制。创建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平台,对高职精品课程进行集中式的存放以及管理,对课程资源实行统一的技术标准,便于课程的制作。对已经上传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审核,并且确保资源的共享性与优质性。为了更好地将高职精品课程资源转换为教学资源,需要提供相关的原素材。采取科学的组织方式,根据课程类别、基础资源、拓展资源等进行权限设定。为了促进资源共享,共享平台可以使用积分制,对资源使用情况进行适当的积分奖励。
3.优化运用机制。高职精品课程是网络教育资源,也就是说网络教与学的使用核心是网络学习。对于精品课程来讲,需要让学生明确网络学习的基本特点,并且从这些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好网络学习理论来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在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方面,需要给教师设定编辑器。教师充分利用该网络平台编辑器能对网络内的资源进行组织与构建任务型课程,包含建立网络课程大纲以及结构,对资源与信息进行全面梳理。从教学实际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将文件、视频、文本等进行全面的整合,组织不同的课程教学模块。充分借助教学平台,实现对教学有序管理与评价。通过这样的平台,学生能设定教学进度,自觉地学习;教师也能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综合性诊断评价。
[参考文献]
[1]胡殿宇,陶乃彬.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2]刘伯玉.高职教学改革探讨[J].广西轻工业,2009(6).
[3]罗敏杰,唐冬生.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24).
[4]潘玉清.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21).
[5]首珩.高职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J].職业技术教育,2003(25).
[6]盛锦春,袁善祥.关于高职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8(9).
[7]周云凌.论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