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教学实践出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相应对策,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张文彩(1978- ),女,河南新乡人,商丘工学院,讲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南商丘4760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114-02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为此,教育也呈现多样化发展,既有学术型教育,又有职业技能型教育和专业应用型教育等。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各类各级人才培养的必修课,不能继续千篇一律地坚持传统理论教学模式,而应该区分教育教学对象,增强针对性,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对象,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方面来探析思政课的教学改革。
二、思政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相对学术型人才的,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或将这种社会生产力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并能直接创造出社会物质财富的人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是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较宽、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注重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突出理论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等,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能够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并能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较好地处理实际生产管理等方面出现的复杂问题。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而恰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一个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一个是解决政治方向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理论战线的最前沿,是各层次学生所必修的课程,成为各级各类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帮助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学会学习、协作和沟通。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从而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后备力量。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当中,除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外,其他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都应该是思政课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结合点,也是思政课教学应当发挥的功能。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对策
1.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事业的行家精通自己所教授的学科的基础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程度,即在课堂上、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他注意的中心,不是他所要研究的材料内容本身,而是学生,他们的智力活动,他们的思维,以及他们在治理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这里强调的即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是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正确理解、尊重社会转型期日益多元的价值取向。要从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诸如学习方法的把握、目标方向的选择、人际关系的处理、就业创业的准备等方面,通过启发、引导、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2.教学内容要有的放矢。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不能只考虑给学生什么,更重要的是清楚学生需要些什么,理顺教师的“给”与学生的“需”之间的关系,从而将教学目的设置在学生的实际需要方面。
第一,選好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思政课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更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必需是指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能够满足专业和职业能力的需要;够用,即不再追求学科体系逻辑的严密性,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思政课教学不要求学生掌握高深的、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体系,不能求全求多,而忽视学生的具体需求。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删去“偏、难、杂”的理论知识,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应通俗、浅显,必须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拓展知识面并强调应用性。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教给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去适应社会,如何才能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同时也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学习、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第二,结合专业调整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灵活调整,将政治理论知识与其所学的专业紧密联系起来,构筑以法律、诚信、责任、创业、敬业教育为基础,融合各专业特点的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推动政治理论课程在高校高质高效开展。例如:在讲解职业道德时,除了基本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素质修养”内容外,应根据不同职业具有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结合不同职业的道德要求进行讲解。例如,工人必须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职业道德;军人要有严明的纪律等,从不同角度切入相关内容的讲解,会大大提升学习者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第三,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的对接。现代企业不仅需要从业者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样对从业者的职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除了学习基本的职业素质,要强化诸如诚信、守纪、沟通、责任、勤奋敬业、团结等与职业素质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注重培养与企业要求一致的行为规范。应用性特点决定了学生一毕业就要上岗并有效地开展工作,要求毕业生要能够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要能够主动适应企业文化。在教学中将相关专业的企业文化引入教学内容,通过环境营造与企业文化接轨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企业文化意识和职业精神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企业需要的“零适应期”人才。
3.教学方法要切实有效。思政课既要努力探索和鼓励兴趣教学,同时又要防止和反对教学娱乐化,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是兴趣教学法。不少学生对思政课的看法就是“老生常谈、空洞乏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学实践证明,要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首先必须认真分析授课对象的心理特点,注重讲课的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使所传授的知识适当超出学生现有的认识体系,选择的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更加科学的知识结构。另外,注重讲授艺术。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教学语言表达准确严密、精练清晰、生动优美、通俗流畅;做到“讲话通俗简明”“语言幽默风趣”“讲事件生动有情节”;做到把抽象寓于具体,把概念寓于形象,把理性寓于感性。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和教师的讲课激情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识趣引情,激思引学,诱发学生主动投入学习的情感效应,从而形成感化认同,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实现主动教育。
二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又称情景教学,是思政课教育教学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应该以案例教学法为主,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选择有针对性的贴近学生的案例。目的是通过案例材料,让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方法,实现学理论、懂理论、用理论的有机融合。选择案例之前,应明确学生要掌握的概念和原理,精选案例,使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尽可能多地涵盖这些知识点。同时,案例的选择要典型、具有时代性,尽可能结合学生的专业和思想实际,让学生感到有亲和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专题教学法。专题教学法,即在课堂教学中以专题为单位设计课程讲授的内容,把教与学的精力更有效地集中在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好热点,避免平铺直叙,面面俱到,更好地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目的。摆脱了教材面面俱到的内容罗列,能够在教材要求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整合。在讲清楚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使教学更加紧密地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问题。
四是参与教学法。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普遍比较认同互动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希望教师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能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重点知识、社会现实问题。特别是在知识获取渠道多元化、信息化到来的时代,各位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教会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怎么学,教师跟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能是知识的单线传输,而是学习的指导者和执行者。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作为教学的一分子参与到课堂中来,围绕某一个重点或难点问题,开展课堂讨论、专题演讲和学生试讲等形式,不仅让学生深化理解所学的基本知识,而且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信力等在未来就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4.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最佳结合,将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作为核心,注重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突出理论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因此,思政课教学应当不断建立和完善课堂内外实践、校内校外实践多个层面结合的实践教学体制。一是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可以选择一些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法制教育意义、传统美德教育意义的地方作为实践教学的永久建设性教育基地。也可以和社会上有关单位协商,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相对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学校的名义与一些具有代表性、社会知名度高、学生感兴趣、合作良好的单位签约,建立多个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二是要采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可以举办专家讲座;可以利用寒暑假或周末,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可以开展一系列以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质为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安全教育、道德建设文明月、心理健康周等),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提高综合素质,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四、结语
思政课教学不能靠单纯的理论说教,一定要区分教学对象,让教学活动和学生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学生特点及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真正发挥思政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班荣鼎.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
[2]曹飞.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扬州大学学报,2009(6).
[3]陈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构建[J].煤炭高等教育,2011(11).
[4]罗典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思考[J].教学研究,2012(1).
[5]芮常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类分层次差异化教学途径[J].铜陵学院学报,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