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經济风云变幻,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也在不断深入,经济形势正在或将要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变化,作为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高校毕业生应当及时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方能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
[关键词]形势高校职业生涯规划
[作者简介]陈怡(1973- ),女,河南信阳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河南郑州45119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河南省大学生全过程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构建”(项目编号:[2011]-JKGHAD-0420)和2011年河南省教育厅教育规划课题“以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为核心的,全过程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构建”(项目编号:JYB201108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098-02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发展,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逐年上升。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中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大。高校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社会经济水平的增长速度,这就造成了一大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暂时无法落实。就业形势在特定时期内表现得异常突出。下表是近年来高校人才培养规模与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可以看出,我国普通本专科院校的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自2005年以来逐年上升,但与此同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却呈现出两种特点:一是人才需求量总是小于学生毕业数量,这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二是2008年、2009年人才需求量有所降低,这是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造成的,而金融危机之后,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和新的产业政策,使得高等教育培养又面临新的时代环境。形势变化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二、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职业生涯缺乏一定的规划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这一时期正是学生们经历人生重大转折前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求职期望值要么偏高要么过低,理性的思考与规划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影响不大。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在大学没有很好地开展,在学生中很少有人能自觉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目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他们很少能找到和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薪酬标准较他们的期望值偏低,而且想留在大城市的愿望也常常落空。这些现象大多是由于这些学生没有提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而造成的。
从目前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自觉意识远远不够,职业生涯规划还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就业观念。根据调查,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对自己的将来有过系统的打算。《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一次网上调查的数据表明,在就业不久的大学生中间,对自己的职业现状比较满意的仅占两成,不满意的达到80%以上。而在对自己职业生涯满意的人中,却对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的内涵和意义知之甚少。例如他们不了解自己的个性,没有发现和培养过自己的兴趣,也不能对自己的能力给出合理的判断,甚至心中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该干什么,因此他们对目前的职业状况是满意的。这种“满意”其实是高校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失败。
(二)对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特点认识不足
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便是对自己进行了解和评估。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是对自己各方面素质进行全面的评估。在这里大学生应当清楚自己的真实状况,包括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目前虽然大学生已经因为就业形势的变化而逐渐开始重视职业生涯规划,但是却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实施不甚了解。例如在自我认识阶段,他们还不能很好地评价和认识自己,自己能力和水平的不恰当估计也造成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盲目性。例如在笔者针对在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所做的一次调查中发现,将职业生涯规划视为就业能力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数量占到60%以上,这说明了他们已经在思想上开始重视职业生涯规划。与此同时,在调查中还发现,学生大多还不能清晰地表达出自己喜欢的职业和不喜欢的职业,也不能精确地描述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上的优势等。种种迹象表明,学生在自我认识分析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自我评价完全没有科学性和客观性而言。因此在这种评价下只会产生两种后果:一是对自己的情况评价过高,这容易造成他们的盲目自信;二是对自己的评价过低,这造成了某些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盲目自卑。两种评价都会大大影响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效果。
(三)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指导
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而且各种讲座和校园招聘会的举办都为学生开启职业生涯做了积极的努力。尤其是积极地帮助学生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为他们提供培训和信息咨询服务。为学生职业理论的形成做了大量成效明显的工作。但是,就深层次的机制和投入产出比例来看,就业指导课程、讲座、培训等都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缺乏系统规划和有针对性的方法指导。例如在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训中,授课教师往往是就业指导中心的兼职教师或者在企业中聘请的技术工人,他们对职业规划的理解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背景,学生在这种培训中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在目前的大学中还没有完全铺开。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人数如此之少,也说明了高校或组织者还不能形成这方面的科学系统的方法。
三、完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一)高校突出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引导作用
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需要高校承担重要责任,高校必须发挥自己在资源上的优势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此,高校和教育部门的领导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他们的重要意义,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思想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并面向广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宣传,鼓励他们自觉地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完善这方面的欠缺。另外,还应当积极动员全校教职工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提升提供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教育形式,应当建设一支包括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和就业工作人员在内的专门教育队伍,培训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理论,倡导教育人员不失时机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
(二)在课堂教学中深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课堂教学这一传统的授课方式。高校教务处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统一教学内容,这样不但能保证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还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开展小组式教学、情境模拟教学、网络教学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谓小组式教学就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这种形式下学生可以通过共同探讨、互相补充的方式实现知识增长的一种互助性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弥补大班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欠缺之处。除此之外,情境模拟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带动下让学生分角色模拟真实环境下的在职人员处理事务。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形创设某种具体情境,训练学生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模拟面试对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也相当关键,例如师范生的说课水平等都可以在这种方式下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网络教学法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测试学生心理、测评学生的职业能力等,使学生的性格、兴趣和能力都能成为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的重要参考。同时,在线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三)加强职业咨询和人才测评建设的力度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初,学生首先要对自我进行客观理性的评估,在评估中不但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之处,还要对自己的劣势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由于对自己认识的不足,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能就此反思自己,而是一味地抱怨外部环境给自身造成的不幸,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畸形的社会心理和职业心理。
针对这种情况,应当对这样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职业生涯辅导虽然是针对学生的职业心理和思想方面的辅导,但还是不同于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学校要做两方面的工作完善学生在这些方面的不足:一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二是设置专门的职能部门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既要在理论层面指导他们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又要在实践层面帮助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的不同了解自己的职业前景。而且,还应当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分类指导。首先应当加强职业咨询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因其个体的具体情况和所能依赖的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作用是普及理论知识。由于大学生涉世未深,在他们的人生定位和职业道路的选择中对职业世界还没有建立清醒的理性认识和分析。因此,满足学生需要的唯一方法就是加强面向个体、个性化的职业咨询辅导。其次还要加强人才测评建设。人才测评是一种比较专业的技术,它涉及现代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主要方式为心理测验、情境模拟等,主要测量人的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这种方式在国外高校已经被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但在我国还都停留在初级阶段,基本没有专业的人才测评部门和制度标准。因此,应当建立这方面的部门,引进国外先进经验,使学生能够通过人才测评掌握和了解自己的测量结果,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使学生尽量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减少迷惘。大学生的职业心理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随着外界环境和学生内在认识的变化而变化的。职业心理的复杂多变性需要在科学的心理测试工具的辅助下呈现出来,说服测试对象本人。因此,学校可采用心理测量及自我评定等方法,使学生个人的能力倾向、兴趣、个性等方面心理特质呈现在学生本人面前,使他们做出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丁德智.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6(7).
[2]宋荣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20).
[3]王大磊,郭晓娜.国外大学生的生涯辅导及其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6).
[4]王菲,武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06(5).
[5]张菊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刍议[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