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群体动力理论为指导,分析尊重学生个体需求与发挥群体动力效应对于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以团队建设为基础的微建制团队学习与项目化团队培育相结合的高校创业教育创新模式。
[关键词]群体动力理论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作者简介]王涛(1980- ),女,江苏涟水人,淮阴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创业教育。(江苏淮安223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群体动力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SJBFDY012)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091-03
根据群体动力理论,积极的群体行为会对个体产生良性影响。群体开展实践学习比个体独自学习的效率高、凝聚力更强、吸引力更大。该理论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创业教育必须建立在個体内在需求与环境外力相兼顾的情况下,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以群体动力理论为指导,构建以团队为基础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就是要立足于大学生主体需求,充分发挥群体组织形式动力、公约力、多数动力在创业教育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有效克服创业教育目标实现的客观条件约束,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群体动力理论的基本内涵及理论价值
20世纪30年代末,美籍德国人库尔特·卢因提出了“群体动力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个体内在需要和环境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并“提出行为公式:B=f(P,E),其中B:Behavior代表行为;P:Person表示个人;E:Environment指环境;f:function是函数。意思是个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心理活动)取决于自身及与其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作为理论基础,群体动力理论多被应用于合作学习研究,强调推动个体学习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从改变其所学习生活的群体着手,充分发挥群体组织对于个体行为的凝聚力、驱动力。
在教育活动中,群体动力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明确了内因是核心因素。来源于学习者自身主动寻求发展的需求,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的意愿是决定性因素,当这些内因未外显时,可通过群体的内部力场与情境力场进行引领和带动。第二,明确了群体组织形式动力、群体多数动力、公约动力等在个体学习者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第三,群体组织中的成员由于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松散效应,形成群体发展的耗散力。在群体组织建构中,应重视对群体组织规模、规范以及核心人物的确立,充分发挥群体积极动力。
二、群体动力理论对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重要启示
(一)内因是个体发展的核心因素:立足学生主体需求是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的根本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依据,学生个体自身寻求发展的内在需求是群体动力产生的根本基础。没有这一内在需求,群体动力无法发挥效应。因此,立足内因的视角考察和研究群体行为产生和发展规律是群体动力理论的主要意义所在。基于群体动力理论,高校创业教育应重视学生内在发展需求,将对学生内在发展需求的认知与接纳作为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尺度。坚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回归大学生的主体需求,构建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成长规律的创业教育模式:帮助大学生形成对“创新、创业、创造”等最基础的认知与体验,承担起发现、引导、支持全体大学生自立、自我实现需求的责任,将创业教育转化为全体大学生自主的个体学习与实践。
(二)群体动力助推内因外显:整合学生自身资源是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有效路径
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群体动力便是立足内因创造外因条件,通过群体的内部力场与情境力场,激发内因显现,对个体发展进行引领和带动。我国当前的创业教育主要局限在课堂教育、书本教育、讲座教育、竞赛教育,缺少实践体验式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一门陌生的、实践需求性强的课程,很难在纯粹的理论学习、书本学习中获得认知的自主性以及深入探索的兴趣,更难寻求推进个人自我认知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创业教育需要实践教学,需要突破实践教学面临的资源困境。当前,诸多高校将主要精力投入在整合校方、社会资源,以此来推进创业教育可实践化,而对学生自身资源的整合利用,略显不足。基于群体动力理论的创业教育,就是要充分整合学生自身资源,发挥学生群体动力,促进大学生克服自身顾虑,勇敢迈出创业实践的步伐,形成对创业知识的基础认知,获得创业实践的感性体验,感受主体需求在实践中的满足,激发内在发展动力,促进个体发展。
(三)群体动力发挥具有双向性:重视群体组织培育是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
群体动力结构通常可分为凝聚力、驱动力、耗散力。其中凝聚力促进群体向心稳定,驱动力促进群体发展和演化,二者发挥的都是积极作用;而耗散力则是破坏群体稳定和演化,降低群体绩效的重要因素,发挥的是消极作用。若要充分发挥群体动力在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应首先在创业群体组织的培育上下足功夫:重视群体组织负责人的遴选,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在群体组织中的领导示范作用;重视群体组织规范性管理要求的制定,做到学生个人参与创业群体组织有要求、有考核;群体组织建立有任务、有规范;群体组织发展有平台、有氛围等。基于群体动力理论的高校创业教育,即立足于学生自身资源整合,鼓励群体组织内部良性互动,引导群体组织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群体动力正效应,降低负效应,使创业群体组织成为高校创业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基于团队建设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基本思路
(一)建立“微创业”团队学习模式,夯实高校创业教育实施基础
以团队建设为基础的高校创业教育,首要实现的教育功能便是完成全体学生的创业实践,形成体验学习。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整合学生自身群体资源,培育创业群体组织,营造群体学习文化,充分发挥群体动力效应,鼓励学生进行创业体验学习,在创业认知与体验中厘清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探寻发展需求与自身素质之间的匹配状况,体会创业实践中的团队合作、责任担当、心理耐受等,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全面发展。
1.整合群体动力资源:高校团队创业教育模式构建,首先要立足于“团队”。这是群体动力理论在创业教育实践中的核心体现。群体动力理论又被称为“场”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人的内在需要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很多大学生有创业的意愿,却难以实施创业实践,主要问题在于对于一直在学校读书的大学生,突然来当老板,进行创业实践,往往会有无从下手、心中没底的感觉。团队模式建立对于创业教育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学生群体自身的群体依赖与互助突破对创业实践的陌生与恐惧;通过群体的公约力以及群体士气与凝聚力来推动创业实践有始有终;通过创业实践群体规范与压力以及群体合作与决策等,帮助学生在创业实践中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与自我成长。有研究表明,超过60%的新企业是由在一起密切工作的创业团队所创建的。由此可见,创业团队所发挥的合力远远超越个体创业的单打独斗。在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中,一是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广建创业团队,做到在创业教育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归属的创业团队,并能在团队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作用;二是应着力设计学生参与团队创业学习的规范要求以及团队的管理规定,有力保障常规团队完成基础实践,积极扶持优秀团队持续发展。
2.创建创业群体组织:高校团队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其次要定位于“微建制”。创业团队建设,在很多高校的创业教育中都有涉猎,但通常都是针对少部分学生群体的重点团队建设,无法兼顾创业教育的全员性。微建制的创业团队模式,更适用于全体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一是微建制的创业团队容易组建。与学生的单打独斗以及上规模的运作比起来,微建制的创业团队更容易在高校学生中推行。二是创业所需的微资金容易筹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难题主要存在于配套设施与资金投入有限,出现了与实践相脱节的创业教育、收效甚微的创业教育。微创业的低成本,降低了学生对创业进行实践尝试的门槛,为全员性的创业实践提供可能。三是创业所带来的微风险承担容易接纳。四是微创业所需投入的精力容易满足。学生的主要精力还是在专业课学习上,能够分配在创业实践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微创业的相对简单运营和群体成员的共同分担,使得学生在学校内进行创业实践成为可能。五是微创业团队,团队关系相关简单,团队易于管理,团队产生内耗力的可能性相对较少。用微建制创业团队覆盖全体学生,实现创业教育的全员性、参与性。
3.发挥群体动力效应:高校团队创业教育模式构建,最后要立足于“学习”。“创业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培养商人、创业者,更不是教育追求财富的最大化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培养唯利是图的人,而是以带动学业、促进就业、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为己任,以培养人的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立足点。”①因此,创业团队建设评价的核心要素是学习受益程度而非创业盈利。第一,重视创业知识与理论在实践中的真实运用情况,这是对传统创业教育中课堂加大赛模式的质的突破。第二,重视创业实践中的心理体验与自我认知。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清楚自己是否适合狭义上的创业,这不是个人模糊的自我感觉或是简单的系统测评,或是参与创业设计大赛所能给予答案的。创业实践中的心理体验、自我评估,在此基础上的自我需求实现路径调整确立才是高校創业教育更应关注的。第三,重视创业实践中的个人成长。即对高校创业教育所关注的自主、自信、勤奋、坚毅、果敢、诚信等品格,以及成就动机、开拓精神、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团队实践学习中,是否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提高。
(二)建立“项目化”团队培育模式,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持续发展
高校创业教育需要突破的不仅仅是全员创业实践的可行性,还有创业实践成果的可见性。从目前状况而言,有效体现高校创业教育成果前期主要集中于在创业教育硬件投入情况、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等改革的推进情况等,后期主要体现于在校大学生参加各类创业、创新大赛的获奖情况、创业典型的培育与选树情况以及学生毕业后成功创业的比例。基于群体动力理论,以项目化管理推进创业团队培育与建设,可以助推创业实践成果的积累与提升。
1.整合群体动力资源:用项目立项整合建立创业团队。大学生组建创业团队,通常想法比较简单。发现创业机会后,往往选择志趣相投的同学或朋友组成团队,较少考虑团队成员角色胜任力。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相当多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创业初期热情高涨,创业过程中问题层出,创业团队运营不稳定,创业容易夭折。以创业项目特点及运作需要来选择团队成员,明确团队分工,这是培育高校创业团队的基础工作。这一环节的扎实开展,是大学生能够以团队模式接受完整创业实践学习的一个重要保障,也是推进大学生自我认知定位,学会人力资源分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在项目化团队模式培育过程中,以学生创业项目申报、立项为前提,确立项目负责人或团队负责人,由负责人根据项目要求招兵买马,组建团队。学校或学院需要完成的是对团队的宏观管理以及通过创设“最具竞争力团队”“最佳经理人”等优秀团队、优秀团队负责人的展示、评比平台,依然是通过学生自身资源发挥,对创业团队发展进行导向教育。
2.培育创业群体组织:用项目管理推进创业团队建设。通过项目管理培育创业团队的优势在于,客观理性,便于操作。首先是创业项目网络支持平台设计。基于创业教育客观条件限制,开发、设计一个集展示、交流、学习、管理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公众监督力,借助学生自身的优势,对创业团队项目运作中资源共享、协作探索、档案存储以及对项目进行实时管理提供支持。其次是创业项目综合评价体系设计。项目评价体系是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过程中的行动指南,它既体现了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又清晰地反映了在创业实践中,学生应该把握的重要环节。在创业项目综合评价体系设计中,要以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发展为重点,做到横向评价为辅,纵向评价为主;他人评价为辅,团队评价、自我评价为主。
3.发挥群体动力效应:用项目发展带动创业教育发展。首先,创业项目资源库建设可以使得运作较好的创业项目得以传承,有利于高校创业教育中创业项目发展的可持续性。基于项目化的创业团队培育,人员结构灵活,可以跨专业、跨年级等,为项目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可能性。相对于个体创业而言,基于项目化的创业团队培育,最大的优势就是避免学生毕业后项目就断了,项目难以深入发展的弊端。人员交替接力,项目持续积累,有利于团队成员间的以老带新,有利于经验传递,有利于创业先进典型培育,充分发挥创业教育的榜样功能、激励功能。其次,以创业项目资源库建设可以提高“项目化”团队建设的起点,有利于高校创业教育中创业项目发展的持续性。创业项目资源库建设,是加强创业知识管理,将以往创业团队的经验教训、学习心得、创业流程等提炼成创业项目实践知识,为今后更多的尝试创业实践的学生搭建知识共享和使用的平台。这一平台建设可以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创业实践,帮助同类型创业学生少走弯路、优化创业模式,同类项目有可能做优、做强、做长。
总之,在我国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形势下,高校创业教育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毋庸置疑。面对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应立足现有条件,创新思路,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创造发展的新可能、新路径。基于群体动力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正是在困境中寻发展,立足学生个体需求,发挥群体动力优势,推进创业团队学习、项目化团队培育,实现学生资源利用最大化,将创业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注释]
①夏春雨.试论高校校园创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功能[J].教育探索,2010(10):35.
[参考文献]
孙利虎.群体动力学中的社会惰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