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平
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有时让我们做教师的很难琢磨,它的作用有时超过智力因素。学生往往会为感兴趣的东西而乐此不疲的钻研,即使是“学困生”也有这个劲头。要想让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从培养兴趣入手,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兴趣起于好奇,经于培养,成于感受,贵于坚持。如果学生对所学科目感兴趣,就会为之努力和奋斗,就能自发地产生克服困难的决心,就会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超强的内驱力,最后获得成功的体验与感受。由于初中生物学科是非中考科目,学生普遍不重视,但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却大有益处。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这是我们生物学科教师长期的研究课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益处非凡。
一、创设多种情境
1. 创设文学情境。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诗词、谚语能生动形象地表述生物学的内容特征,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可以用猜谜的形式,让学生来根据教师的描述,猜出相应的生物学现象。如,谁能说出和遗传有关的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和听觉、视觉功能相关的成语(耳闻目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羊肠小道说的是什么动物的特征(食草动物的消化道特点);谁能说出植物的生长受温度影响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样跨学科的问答情境,学生学习感兴趣,都会跃跃欲试,说上几句。
2. 创设美学情境。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五福娃”,就是动物的美学形象,能给予人们一种美的感觉;教科书中“奔牛”的图片,给人们一种力量美、健壮美的形象;可爱的“大黄鸭”来到中国,吸引众多国人的关注与赞美;还有猎豹飞奔的速度美;花卉的姹紫嫣红;松柏的苍翠挺拔等,都能给人美的享受,这些,都是生物学美的代表,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3. 创设数学情境。蝴蝶反映的是数学的对称美;玉米棒的行数都是偶数;有的植物叶片是单生的,有的则是对生的;有的叶片是椭圆形,有的则是多边形;有的动物的头呈圆形,有的呈长方形等等,生物学中有很多内容蕴涵着许多数学知识,学生同样会对生物学充满好奇,非常感兴趣。
4. 利用生物界现象。事物的发展都会遵循一定的规律,反映事物自身的一些特点,都会呈现一定的现象。自然界中很多生物学现象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好奇,绿毛龟能从几千里的地方回到产卵的地方繁衍下一代;信鸽也能从千里之外回到家里;蒲公英的“降落伞”就传播种子。
5.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由于多媒体的普遍使用,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能将许多知识通过图像和影音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学习知识就如同看电影一样,轻松、自然。
二、利用矛盾节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方式有同化或顺应,在同化或顺应的同时,经常会在学生的大脑里使新知识与旧知识产生矛盾。这种矛盾就会勾起学生的好奇与兴趣,找到节点:要么接纳新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要么被新知识改造,重新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要有一个矛盾的冲突,学生就会产生疑问,就有兴趣问几个为什么,很想弄清楚其中冲突的原因,充分利用好这个认知结构上的矛盾冲突,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同化或顺应的过程中达到平衡:如鲸鱼为什么不是鱼?同一个鸭梨为什么口感不同,在梨柄上部分的甜度较下部分次之等等,都会和学生在生活中的印象相矛盾,就会产生好奇,激起求知欲望。
三、運用生物实验
生物学是一个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中不但能使学生掌握真知,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更重要的还能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1)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材来做实验,包括挂图、标本和其它器材等。(2)学生到课外自己去采集标本或观察探索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生活规律。观察蚂蚁觅食过程,就很有意思,工兵蚂蚁发现食物后,回去搬兵,如果将食物挪走或用纸片将食物围起来,蚂蚁还能找到食物吗?学生很愿意做这类实验,汇报时讲得头头是道,很能培养兴趣。(3)加强生物与生活的联系,使生物学回归生活,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生物学问题,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大有益处。学生可以试验用加酶洗衣粉和不含酶的洗衣粉洗衣服,效果有什么不同?秋后可以将萝卜顶或白菜根切下来放在有水的盘子里,它就能生长、开花,学生当时就非常兴奋、激动,喜悦的心情无以言表。
充分开拓和利用各种资源,从学生的需要和好奇出发,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做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坚持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奠基,为学生的前途着想,为家长分忧,为国家和民族负责,充分重视所教学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