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的”、“别八卦”、“嘿嘿”……面对两会记者的一些尖锐提问,身为官员的参会者们将语言功夫做到了极致,被公众理解为回避问题,避实就虚。尽管这并非事实的全部,但“官言”和民意的矛盾背后,反映了公众对两会的期待:打破言论禁区、促建社会共识、探寻解决之道。这恰恰是代表委员的天职,两会上,本就没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今年两会,这些话题让参会者“欲说还休”
住建部长留“四字谜题” 3月3日,在经过近5个小时的漫长等待后,记者终于在驻地“堵”到了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记者苦苦追问之下,他不经意间透露出四个字:“双向调控”。而这四个字也成了谜面,至于谜底,他称要等政府工作报告才能揭晓。
黄奇帆让记者“别八卦” 去年底,有报道称,传重庆市长黄奇帆将担任中央一新设小组办公室的专职主任。日前,相关媒体记者在重庆团驻地向黄奇帆提及这一传言时,他回应说“没有,别传这些八卦消息”。
东莞市长:“你们辛苦了” “扫黄”余热未散,又发生爆炸事故,东莞备受关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市市长袁宝成在广东团驻地遭“围追堵截”,他未具体回应任何问题,只对记者连说了十多句“辛苦”。
但“代表回避敏感问题”也非事实全部
确有代表怕碰“敏感问题” 2010年,有记者在两会上问人大代表、某地方农业部门负责人,如何看待毒奶粉、毒豇豆等食品安全问题接连出现。代表答曰:这么敏感的问题,你问我干什么?
书记就坐在你身边 一些代表委员所以回避敏感问题,首先与整个大气候有关,诚如一些代表委员所言,这年头讲真话越来越难了;其次,是代表委员结构失衡造成的,书记市长等官员就坐在你身边,谁敢口无遮拦,有话直说;再者,不少代表委员由于深入基层调研不够,对某些敏感问题没有发言权。
但越来越多的代表委员,正主动回应“敏感问题” 但并非所有的代表都忌讳“敏感问题”。去年两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人代会新疆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时,不时问记者:“还有敏感的没有?”张春贤的举止说明:官员只要打开天窗说亮话,“敏感话题”其实也是可以“脱敏”的。
两会没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把“敏感话题”摆在桌面上讨论,本是代表委员的基本权利。既然“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业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那么,就要切实保障民意通过代表、委员得以充分表达,在两会期间,则表现为:必须让代表、委员有足够的议论“敏感话题”的时间和空间。无论哪级官员、哪个部门都无权给代表、委员设定不许置喙的“敏感词”,相反,代表、委员却有要求和质询官员回答“敏感问题”的权利。
两会到底有什么“用”,也许是每年这个时候,很多人会思考的问题。政协发布会,是一个很好的“回答”。一些平时讳莫如深的问题,在两会期间,最有可能得以相当程度的“脱敏”。
两会是一个法定的参政议政对话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該有所谓“敏感”问题。以公开的方式对话沟通,才可能达成最大共识,进而寻找最稳妥的解决之道。
综合摘自《南方日报》、《京华时报》、《新闻晨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