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瑶
12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广东、天津和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的同时,发挥地方优势以充实新一轮试点改革。然而,相较于上海自贸试验区刚成立时备受热捧,成立之初即被赋予里程碑意义甚至被比喻为继深圳后的又一次“改革开放”,粤闽津三地新设自贸区的消息远不如当时反响强烈。和一些概念股一样,外界对自贸区的预期也呈现出“高开低走”的趋势。
如果说上海自贸试验区更强调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意义,那么新设立的粤闽津三地自贸园区地域性更为鲜明,要么临近港澳台,要么临近日韩,三地在获得自贸区资格时,更像是在强化既有的地域合作。
比如,广东凭借临近港澳的优势,自贸园区被视为深化粤港澳合作的战略平台,前海提出的全国首个针对香港的整体合作方案称“将向香港企业出让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土地”。福建自贸园区则主打“海西”牌,对接台湾。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之一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兼顾着“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窗口地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以及中日韩产业融合发展新基地”的国际定位。
但是,在货物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已被较为充分挖掘的当下,尤其是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相比区域贸易合作来说,投资议题更为吸引眼球。2013年12月,李克强在天津滨海新区考察时就提出希望天津“积极探索促进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试验”。这也是官方设立自贸区最大的初衷——改革现有投资和贸易体制,促进金融自由化和便利化,而非简单的跨区域经济合作。
那么,粤闽津三地自贸园区能否在体制改革,尤其是外资领域发挥显著作用呢?
以先行者上海自贸区的经验为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曾就上海自贸试验区议题对1017名中外资企业高管展开调查,其在2014年5月披露的第四届《中国商业年度调查》显示,国企最为积极,而外企最为理性。50%的外资企业认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缺乏足够信息让公司做出决定,56%的外资企业对上海自贸试验区期待感一般。
而外资企业最为关注的领域,如自由金融政策和减少跨境投资限制方面,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实质成果也被广为诟病。在外资准入领域,2013年出台的“负面清单”几乎是已有《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翻版,尽管2014版本较2013版本缩短51条,仍然难以满足外界期待,且远未达到目前正在进行的中美双边投资协议谈判要求。备受瞩目的金融改革更是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综合改革的最短板。
另据上海自贸试验区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6月底,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10445家,其中,新设外资企业1245家,来自中国香港、美国和中国台湾的企业数位居前三。可以看到,相较于热衷“卡位”的国内企业,外资企业多处于“观望”状态。只有少数外资企业表面上已经获取到区内红利,如上海自贸区允许区内的外国电子游戏机生产商向国内销售产品,此举为微软与本土互联网企业合作并面向中国玩家销售Xbox游戏机提供了便利。
那么问题来了,与上海相比,粤闽两地自贸园区在区域投资增量方面的作用还受到已有协议因素影响,在促进粤港澳和海峡两岸投资方面并没有显著优势。就粤港澳而言,内地与港澳之间已存在CEPA,近年来相互开放程度与广度不断扩大。加之港资早在内地开放外资之初便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潜力已被充分发掘。与此相反,两岸《服贸协议》陷入僵局,在台资积极北上的同时,陆资赴台十分有限。考虑到大陆劳动力红利以及土地和税收优惠渐退,以制造业为主的投资未来可能继续转移。
曾几何时,中国地方政府以自己提出的地方发展战略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战略”为荣。每逢两会或党代会,各省代表团最为关注的便是党代会报告或者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否提及与本地相关的发展战略,如福建省代表团就因多次在两会上听到“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后整个代表团自发鼓掌。但随着全国类似的“经济区”越来越多,所谓“国家战略”的普惠性也让类似概念大打折扣。当下,自贸区依然备受关注,但若其在制度改革上未能发挥示范作用,经济贡献方面不再显著,“概念打折日”迟早会来。何况与上海自贸区相比,新增的三个自贸园区关注度已在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