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视角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分析与思考

2014-04-29 00:44陶莉莉
成才之路 2014年28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生源子女

陶莉莉

作为开发区一所普通的义务教育性质的初级中学教师,近十年来,我从工作中明显感受到我们学校的生源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本地生源剧减——十多年前,学生以本地生源为主,偶尔班级上有那么几个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十多年后,学生以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为主,偶尔有几个本地孩子。

这种变化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据我了解,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①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本地人口的出生率持续维持在低水平,从客观上导致本地生源的逐年减少。②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外来务工人员携带着子女大量涌入。长三角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劳动力,而江苏省在教育上对外来民工子女采取了与本省籍贯人口一视同仁的政策,外来务工人员都尽可能带着孩子一起打工。只要力所能及,就避免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③本地学生都集中到少数几个所谓重点学校上学。当地的家长们更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和当地孩子在一起。这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是差异与沟通问题,换句话说是基于风俗文化的相互认可度,但我不认为这是出于歧视。若是如此,那么现在当地人与外地人通婚逐渐增多的情况也就不会发生。而另一个原因下文将涉及。

这也就形成了一些很有趣的现象:在校园里,原来只是在课堂上使用的普通话成为日常交际用语;你能遇到不同地区的孩子,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那么,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开发区的情况值得思考。如果以每门课程的平均分为教学质量的参照,学校的排名有时落后。若还是以中考作为参照,那么十多年前还是本地生源为主时,学校所取得的优异成绩现在看来几乎已成为了曾经的神话。

十几年来,我们整个教育系统招录的新教师学历很高,而且数量极少,可见教师的构成总体上稳定并且素质上有所提高,而教师的工作依然一如既往努力敬业,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当前的教学效果明显出现大幅度下滑的局面?也许我们该把目光投向学校年年迎来送往的学生身上吧?但同时另一个问题随之产生:这种生源的变化在全市普遍发生,不只是出现在特定的范围和地区,那又为何几个学校的教学从学生成绩来看再也难以达到曾经的水准呢?

就本校的外地学生的家庭情况来看,当地发达的钢丝绳产业为他们的父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虽然又苦又脏又累,而且有工伤的风险,但薪水很高,并且只要肯吃苦,产量越高所得越多。江苏南通地区的教育水平也不低,这让这些打工者只要有可能就尽量把自己的孩子带出来,随身照顾,以避免孩子成为辛苦孤独的留守儿童。孩子在身边,也解了自己的思念之苦。

从平时接触到的情况来看,家长们对孩子都有着各自的期望和无限的爱。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影响深远。然而,我们也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同样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能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还是由他们自身的能力所决定。只能在钢丝绳厂从事又苦又脏又累工作的工人,作为父母,他们自身素质的原因不能给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长远的帮助。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仅限于在校读书不惹事,早点毕业早点挣钱。所以,曾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初三毕业班的学生晚上回家后去餐馆端盘子、去理发店学理发,而这原本是他们努力学习以迎接中考的时间。也曾经有这么一位家长,当他看到孩子带着同学回家,就买酒买菜好好招待,然后送孩子和同学上网吧,让他们一夜通宵上网。而从家长的身份和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这种主人的热情大方显然是不合适的。

虽然孩子在身边,辛勤劳作早出晚归的父母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孩子在异乡的另一种形式的“留守”。父母跳槽换了工作,孩子的转学一时难以办成,于是父母去了另一个地方打工,孩子则独自留下来求学。其中有个学生,上初三的他带着自己上初一年纪的妹妹生活,做饭洗衣都包了。父母不放心孩子,给了个联系用的手机,这个手机更多的用处却是上网与游戏。他参加中考,最后一天就是他一个人迟迟不到集中地点,连他的妹妹也没有上学。老师追到他家,发现原来是睡过头了。还有些甚至是无法意料的伤害。有个小女孩文静可爱,而且学习努力。然后忽然停学了一阵子,说是病了,后来又过来上了几个星期,最终还是转回老家读书。为她的离开当时只觉得不舍,后来才知道她的遭遇。她父母上夜班,她家租住的房子半夜遭劫,女孩独自在家被强暴,更不幸的是她后来怀孕了。我们都无法想象这件事给她和她的父母带来怎样巨大的伤害。这么多年过去了,希望她们一切安好,走出阴影,开始新的人生。

父母不惧辛劳把孩子带着,这些孩子在学校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毋庸讳言,有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学习情况不太理想。

从学习基础来看,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对他们影响很大。第一,教材编制不同。现在全国不同的地方采用的教材不再统一,虽然课程标准要求是一致的,但知识点呈现的方式与顺序有差异,这样异地求学就有了某种不契合。第二,他们的学习经历复杂。有个孩子在老家开学比较晚,跟父母出来以后在本地的一所小学上学。似乎在老家上学年龄的大小不是很突出,然后到了这里他的父母一看,相比较当地严格按义务教育要求入学的儿童,自己儿子的年纪好大。于是小学四年级上完,就到一所中学报名入学上初一了。孩子能写一手漂亮的字,但中学的课程对他来说是天方夜谭。所以,他能做的也就只能是调皮捣蛋,无所事事。另外,还有四兄妹的经历也很特别,大姐和三弟上初三的时候,二哥和小妹开始上初一,而大姐初中毕业时已经21岁了。四兄妹一开始并不是全部在父母身边的,先在老家是留守儿童,后来父母有了能力才全部接了出来。第三,缺乏系统学习。这点和前面两点有一定因果关系,特别另列出来。有个男孩,理科成绩非常棒,但他的英语成绩很差。他在老家读的小学,没有学过英语,上初中了父母把他接了过来。而这里的小孩子,在三年级就开始学英语。对这个聪明的男孩来说,这四年的差距已然成为了求学道路上的天堑鸿沟,最终他的中考就砸在了英语上面。还有个女孩,父亲的工作是拆房子,哪里拆迁了,他们就去哪里拆房子。拆完这一批,就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去。女孩跟着父亲不停搬来搬去,不停换学校,时间长的也许能在一个学校呆一学年,短的只有一个学期。所以,这样的经历让她没有完整系统地学习的可能。

这些不是从小跟着父母长大的孩子,有的并不像我们所熟知的宣传画里看到的那样充满对知识的渴望。有的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跟不上学习进度,达不到学习要求,没有了学习的动力,结果就是厌学、反感一切学习。极端的有一例:有几个男生连广播操都不愿意学,更不愿意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名言道出了学习是辛苦的脑力劳动。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学习对有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小孩子精力旺盛,上学熬时间当然无比痛苦,因此违纪现象较多。跟不上课程,上课听不懂,就睡觉、发呆、讲话或者做一些无意识的小动作,作业不会就抄作业;有的安安静静看课外书,比如玄幻修仙之类的畅销书。从教育角度看,这些书帮助不大而且很无聊,负面影响却不容小觑。小孩子是非判断能力弱,模仿性强,破坏性也很强。课间休息他们的活跃与上课的无精打采呈现鲜明的对比,走廊里常常传来消防栓门和安全出口指示牌玻璃的碎裂声。这样的学习氛围,也是本地有的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做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怕学习不好,怕被带坏了。但他们身上那种极强的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是本地被细心呵护的孩子所缺乏的,而且我也注意到一个现象:在走廊上挂的画一直完好无损。

由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情况和表现,我有以下几点思考和问题。

第一,关于他们的学习。我们目前用过于功利现实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考核学校的教学成果,那么在分数这把尺的衡量下,容易造成他们由于成绩不佳而遭到过多的否定,本已不易的求学却让他们把自己打入了失败者的行列。那么,我们所追求的所谓学好的标准是否对所有人都合适?

第二,对他们来说,受教育是义务和权利。不过,有时他们看不到周围现实生活中因为受教育而改变命运的实例,相反却存在因教受穷的故事。我想这也是他们对读书不上心的一个原因吧。而在今天,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人生,所有人都没有别的选择。教育该如何更好地帮助他们追求人生的幸福?

第三,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他们随父母漂泊,以后的人生道路终究会如何?从父母身上孩子们也许能学到辛勤与不惧劳苦,或许根本成了反面教材,他们不屑于如此辛劳。现实其实非常残酷,由于偏见歧视、生活方式、语言甚至气候等各种风土人情的差异,使得任何人在异地的融合过程困难到不可想象。有勇气走出故乡外出打工的人都是当地的优秀人才,回头来看,今天的发展很多的时候是超越了原本的范畴。当这些孩子无法回归故土,原本维系他们生活的传统已然难以再继,那么未来的路又将在何方?故乡对这些孩子如此遥远,将来是延续父母的打工之路,在异乡做无法融入当地社会的“泊客”?故乡还回得去吗?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是我的学生,我无法把眼光从他们身上忽略掉。我的观察,我的思考,只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重视他们,让他们早日走上光明的成才之路。

(江苏省南通市竹行中学)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生源子女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广电媒体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关爱报道”的探讨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