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上海书画市场探微

2014-04-29 15:13:02吕友者
收藏界 2014年3期
关键词:书画家书画画家

吕友者

一、书画家群体与笺扇庄

清末民初是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也是艺术大师不断涌现的年代,而上海却是这年代里社会的一个缩影。上海书画艺术品市场始发于清咸丰年间。清末文人袁翔甫在《望江南》云:“申江好,古玩尽搜探。商鼎周彝酬万镒,唐碑宋帖重千镰,真伪几曾谙。”充分反映了其时上海艺术市场的风貌。

自开埠以后,上海已是继扬州之后的一个重要艺术中心。清人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中记载:“自海禁一开,贸易之盛,无过于上海一隅。而以砚田为生者,亦皆于于而来,侨居卖画。”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特殊的政治环境,使上海具有了中西交融的多元化特点,同时也赋予了它开放前沿的书画市场环境,而吸引了周边地区大量的文人画家来沪发展。

至同治光绪年间,时局动荡。当时有记载,来上海求生存的画家,共计六百余人,其中“书家如吴鞠潭、汤埙伯,画家如张子祥、胡公寿、任伯年、杨伯润、朱梦庐诸君,润笔皆有仿帖。以视雍、乾时之津门、袁浦、建业、维扬,局面虽微有不同,风气所趋,莫能相挽,要不失风雅本色云。”其中以江苏人最多,浙江人次之。因此,海派艺术也呈现出杂糅性和包容性的艺术特点。

来自各省不同类型的书画家形成了一个巨大群体,他们之间竞争激烈,为此都制订了润例,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作品,期望能在上海滩占得一席之地。

然而,随着上海艺术品市场对书画需求的增大,一些画家应付不过来,以致出现代笔的现象。通过《吴昌硕致沈石友信札》,就可看出吴晚年经常请沈石友代笔的事实:再奉去曹氏寿启,请公一读,元忠名,君直其号也,博学孝廉,官为内阁中书。缶素不相识,不能不有诗,另纸录上,乞为改至典雅或略带恭维,或再充畅最佳。四月二十二日要寄苏,能早日掷下尤感,顷有商人(湖州人)造一生圹,圹旁造屋,颜其庐曰归牧轩,索弟制联题之中堂,且谓将来或做义庄云云。求公代联七八字,一纸可也。

此外,上海兴盛的市场也吸引了大批宫廷遗老画家的到来。如李瑞清、马友如、赵之谦等,他们都是因生活所迫,来上海以卖字画谋生。

那么,这些画家又是如何卖画的呢?

其时书画家大都集中在老城厢一带卖画,当时的“宝善街是鞋袜点、笺扇庄”,而“福州路西头三山会馆墙上,每到夜间,常有卖书画者挂满了堂幅轴对,有书有画,其中以笺扇庄为最”。这里提到的笺扇庄,在上海书画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中介角色,是沟通书画家与买家的桥梁。外地画家初到上海,除了靠同乡关系或名流推荐外,主要就是借助于笺扇庄,可以说它是画家作品成功打入市场的平台。

此类的笺扇庄在上海的数量也较多。据清人葛元煦《沪游杂记》记述,至宣统元年(1909年),上海笺扇店字号达109家。其主要业务之一就是“代乞时人字画”,即直接雇佣画家绘制书画作品。此外,还担负着帮助画家谋生和建立声誉,为贫穷的新人提供食宿,并为他们的书画作品寻找固定的买主群。比如蒲华,从嘉兴来到上海,就借宿于戏鸿堂笺扇庄作画;又如任伯年1868年来上海时并无名气,画件也没有销路,他最初选择的落脚点即是当时社会上有较高声誉的古香室笺扇店,并“由胡公寿介绍在古香室笺扇店画扇为生计”。

除古香室之外,民国前期上海地区的笺扇庄还有锦润堂、戏鸿堂、大吉楼、得月楼、九华堂、朵云轩、怡春堂、青莲室、文华堂、吉羊楼、十二楼、两宜堂及锦仁堂等。这些笺扇庄在不同区域也有优劣之分:“洋场以古香室、缦云阁、丽华唐、锦润堂为最。城内以得月楼、飞云阁、老同椿为佳。”笺扇庄的老板大都具有一定的书画修养,也十分擅于书画。但为了获利,他们在画家身上尝试了各种办法。如笺扇店经常招揽来沪的大小书画家作品售卖,按十分之一收利。笺扇庄主人也经常邀请这些书画家到庄上做客,喝茶饮酒,共磋艺事,以诗画赠答。

这些扇庄还承担制订润格的业务。书画家一般制订好润例,送至笺扇庄制成价目表,顾客会根据此表向笺扇庄订购。但有的画家为了提高销量,甚至以润例打折来促销:“各界纷求画扇,同人坚请减润,以广流传,原润花鸟扇面二元,今减收一元,限于夏历四月初十止其余如例。”

随着市场对书画需求的扩大,笺扇庄还会找一些著名书画家作为固定客户,有了他们的推荐,对画家销路的打开无疑具有很大的帮助。由于笺扇庄经营各种文房用品,又承办一些与文事相关的业务,故而往来的客人频繁,书画家于此作画又十分方便。双方各获所需,满足了各自的需求。

二、交易方式与流通渠道

随着当时上海商品经济的日益发达,书画交易亦呈现多样化,其流通也骤然加剧。书画交易方式除以上提到的笺扇庄外,还有通过古玩店铺、报纸,画展、社团等方式。

据记载,清末时上海书画古董及裱画店注册的商铺就达百余家。1860年前后,古玩商们由于资金有限,在老城隍庙以及西侧的侯家浜一带设地摊营业,货源往往是走街串巷收购而来的。《上海美术志》载,民国七年(1918年),徐道壶在宝善街棋盘街口怡珍茶楼上,开设一古玩书画流通处,“海内外藏家、好古之士纷至,生意日盛”。据资料,1921年有着最大古玩交易规模的怡园茶楼不敷应用,遂有古玩市场建立,大部分摊商、座商搬进市场营业。

除古玩店铺交易方式外,一些画家更是借助于传媒这种新颖的手段,大力宣传自己的画作。报纸的覆盖面广,出版周期短,流通速度快,宣传效果非常可观,成为市场交易的另一种方式。如《申报》1880年11月21日的广告:“点石斋所印各字画,允为名流所鉴赏,今又印成若干种,合即开列于左,赐顾者请就本报申昌书画可也……任伯年翔毛花舟真迹屏条四张,计洋二角,著色者五角,裱者加工洋四角五分。”画家通过这种方式印售作品,不仅可以让人们买到原稿,亦能得到书画印刷品,满足了更多人对绘画的需求。

同时,举办书画展览也是民国前期书画交易的重要方式之一。吴昌硕在沪举办画展时,吸引了人们的购买热潮,尤其是“日本人来定购的,几及画件的大半数,有若干幅定购了,再复定,三复四复甚至十复”。求购者之多,以致让吴昌硕应接不暇。据统计,上海举行的艺术展览由1919年的12个飙升至1933年的105个。这些艺术展览集中在繁华的商业中心南京路举行,而其中热门的展览场地还包括宁波同乡会、大新百货公司和新世界酒店等。

这种以画展形式卖画的,对于画家来讲堪称名利双收,而买方因选择性大,又便捷,故大受欢迎。当时的画展有“个展”、“会员展”、“同门展”和“师生展”等。销售书画因“其时日人既素嗜中国画,而伪方新贵又附庸风雅,每有展览会,莫不争购一空”。

除了画展,书画社团也成为艺术品流通的又一种方式。这些艺术社团为画家相聚、书画研讨提供场所,同时也代定润格销售画作。当然如果借用美术社团的名义售卖作品,“所收之润,半归作者,如偶指名专作,仍照各人自有润例,概归本人,与会无涉。”著名的美术社团有海上书画公会、文明书画会、豫园书画善会、宛米山房书画会、上海书画研究会、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青漪馆书画会等十余家,涉及画家几百人。其中豫园书画善会还是基于慈善动机发起组织的,并“订定合作润例,售出之件,润资半数归作者,半数捐会储蓄,存钱庄生息,遇有慈善事宜,公议拨用。冬施米、夏施药,并助赈甘、浙、鲁、豫各省水旱之灾”。这些美术社团的出现,不仅代表了画坛规范的逐步完善,更为书画家提供了稳固的交流平台。他们以“捐赈之举”、“承接收发”为主要功能,真可谓慈善与利益双收。

这样繁荣的书画市场也催生出许多艺术品经纪人,即所谓的掮客——指替人介绍买卖,从中赚取佣金的人。当时掮客的活动是异常活跃的,市场中的“书画掮客几乎每晚拿金石书画、古玩到题襟馆兜售”。他们为画家介绍订户接受订件、转交作品和收受润金等事务,也是书画家进入市场的另一条渠道。

三、消费主体与海外贸易

当时的上海经济十分发达,素有“十里洋场”之称。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大量的财阀、政要、驻华使节和文人聚集于此,及众多外来的普通市民和外国人也都纷纷涌至上海,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消费市场。

商品经济催生的大买办和资产阶级,他们俨然已成为艺术品的消费阶层及书画消费市场的引导者。如民国时期上海房产大亨周湘云,曾收藏有大量的字画,有唐代名迹怀素的《苦笋帖》、宋米芾的《向太后挽词》、元赵孟手卷等;还有上海三大洋行买办之一的王一亭,家里收藏了丰富的书画藏品。热爱艺术的王一亭还创办了不少社团,例如“上海书画研究会”、“上海中国书画保存会”、“清远艺社”和“观海谈艺社”等。王与日本商界接触紧密,并利用担任日本商务代理之便,为吴昌硕在日本刊印《昌硕画存》、《吴昌硕画谱》等,并赞助其在长崎、大阪等地开办画展。可以说,吴昌硕之所以能成功开拓日本书画市场,并带动日本的“吴昌硕热”,跟王一亭的帮助和推荐是分不开的;此外,还有“中国商父”之称的近代著名实业家盛宣怀,也十分热衷于书画的收藏,1900年前后,由他投资创办上海著名的书画团体“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就已十分闻名,参加书画会的先后有一百多人。

除买办性质的大资本家外,还有大批普通商人充斥着上海书画市场。他们附庸风雅,不惜高价求购书画,正如《寒松阁谈艺琐录》记载:“盖经商者皆思得一扇,出入怀袖以为荣也”;“一时走币相乞,得其寸缣尺幅,无不珍如球璧。”特别是粤商,在上海艺术市场中无处不在。方若在《海上画语》中记录了粤商乞求海派艺术家任伯年书画作品的趣闻:“粤商索画者累候不遇,值其自外归,尾之入。伯年即登楼,返顾曰:‘内房止步!内房止步相传为笑柄。”

还有一大批官僚政客也成为上海书画市场的消费群体,如冯玉祥和张学良都非常热衷于书画古玩的收藏,还经常把自己收藏的书画古董等拿出售卖。

上海的经济、商业、交通开埠后规模迅速扩大,吸引了外省大量移民,他们后来都成了城镇普通市民,有了更多的艺术需求,也成为书画消费的一支主力军。他们会购买适合自己文化水准和欣赏口味的绘画作品,以彰显身份和品位,虽然其中不乏有附庸风雅、盲目跟风的心理,但是对书画市场的繁荣实有促进作用。

不仅国人消费书画艺术品,外国人尤其是日本人更是成为当时上海书画市场的消费群体。冯天瑜《千岁丸上海行》中对日本人购买书画古董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记述。据1862年日本“千岁”上海行的随行人员纳富介次郎的日记所载,他回国之前,在上海购得的物品中就包括元代高彦敬水墨米法云山帖册一页、明代王复元滕王阁图销金摺扇一面、明代陈嘉言写意花鸟纸卧轴一卷、清代周芝岩竹石寿带鸟大全纸一幅等;此外,日本人山崎和申川也“买了很多铜器、陶器,还买了一点玉器、书画、文具”;而其中提到的一个叫苍宇和的人曾“出北新门,过兴圣街扇铺,为他人买扇面若干”。

作为远东第一大贸易港,上海成为当时国内古董出口的第一大港,古玩艺术品的丰厚利润,吸引了大量古玩商转向洋庄生意。其中规模最大的即是卢芹斋和张静江创办的上海“卢吴公司”,卢芹斋还在巴黎设立了运通贸易公司以及一家名为来远的古董公司。

卢芹斋1918年又开始经营“美国庄”,为了迎合美国人的口味,改为专进书画、铜器、陶器和钧窑瓷器等。经过长期推广市场,卢吴公司在几十年时间里,迅速成为当时中国向海外贩运珍贵文物数量最多、经营时间最长及在外影响最大的私人公司。许多流传海外的书画名迹都与卢芹斋有着密切关系:宋人摹本《八公像图》、宋李公麟《华岩变相图》和《列仙图》、南宋米友仁《云山图》、元初钱舜举《王羲之观鹅图》、元赵雍临李公麟《五马图》之一等等。

当前上海书画市场正处在蓬勃发展时期,中国近现代书画已步入亿元时代,书画拍卖纪录屡屡被刷新。当地民间博物馆与艺术品市场也愈加繁荣,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收藏队伍,使上海享有“收藏半壁江山”的美誉。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一些拍卖会上存在着暗箱操作,造成赝品横流,扰乱了市场秩序,加之一些书画家不安心创作,靠包装炒作、沽名钓誉等手段出名,蒙骗消费者。因此对清末民国上海书画市场的探析,让我们知道近代书画买卖的市场机制如何运作,书画家又是如何介入到市场的。上海那种开放自由的艺术环境及多渠道的书画流通方式,都值得我们对比借鉴和学习。

猜你喜欢
书画家书画画家
《中华书画家》征订
艺术品(2019年9期)2019-10-26 06:42:16
酷炫小画家
聪明的画家
大灰狼(2018年12期)2018-01-18 00:40:36
书画家要力戒“三气”
小小书画廓
小画家联盟
明天小画家
幼儿园(2016年6期)2016-04-26 19:20:58
书画
天津教育(2009年6期)2009-07-22 03:35:34
书画家娄师白
书画家自定润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