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陶,又名建水紫陶,因产于云南建水呈赤紫色而得名。据现有史料和实物考证,建水紫陶产生于清代,始于道光年间,是在明代粗陶生产昌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建水陶瓷发展史上,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
早在1953年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就以其卓然不凡的陶瓷品相及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坭兴陶、四川荣昌陶一并被国家轻工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
然而,伴随着商业经济的全面渗入,建水陶原产地的碗窑村逐渐失去往日安宁,大量陶制品成为恶俗文化隐喻的象征,制陶者的朴素之心亦在急速发生转变,作品款式陈旧,毫无艺术特色可言,更多的是仿制、粗制、滥制,失去了建水陶本该有的朴拙。
在此种大环境之下,有一些青年艺术家,带着重振建水陶艺的梦想,来到了建水,上下追寻,才华横溢的国画家刘也涵便是这样一位陶艺家,2009年,刘也涵把家从北京搬到建水陶的起源地——云南省建水县碗窑村,每日以泥土劳作为乐,与村民为友,一待就是五年……
刘也涵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他相信陶艺是门艺术,陶艺创作绝不应局限于狭窄的“工艺美术”范畴,他成功地使之与绘画、雕塑等主流美术创作观念相结合,从而丰富了传统的陶艺题材;对于刘也涵来说,陶艺家并非“工艺家”,他们应该拿起一种具有永恒性质的材料——陶瓷加入到主流美术创作中,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展现与价值批判,从而摆脱“容器”对艺术家的束缚。
·云南紫陶的艺术感悟·
我在云南紫陶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把现代美术绘画作为装饰元素融入其中,凝聚了现代的人文内涵。钟馗、红卫兵、花草、残贴等紫陶装饰,承载着我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和对紫陶艺术的感悟。
云南建水紫陶产生于清代,在陶瓷发展史上素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云南建水紫陶是云南特有的民间工艺品,它以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为装饰元素,凝聚了丰富的人文内涵。云南建水紫陶装饰,就是在成型的紫陶坯上书写绘画,或画梅、兰、竹、菊、山水、人物、动物,或书写书法、再填以彩泥刮扫的装饰手法,显现出如中国山水般独特的艺术效果。“断简残贴”的艺术手法,更使云南建水紫陶的艺术独树一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兰的清幽、梅的孤绝、竹的气节、菊的风霜,象征着高洁、幽贞,以及中华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中国人对梅、兰、竹、菊有着很深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梅、兰、竹、菊的写意在紫陶装饰艺术中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从而成为高雅文化的代表。在建水紫陶中常见梅、兰、竹、菊用作装饰作品,其随意性和生动性更衬托出紫陶的艺术韵味。
云南建水紫陶上的风景装饰风格多样,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在艺术手法上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如扁天球瓶的风景装饰——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再如酒罐上的山水装饰,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原则重新布局,传达出山、石、流水等物的神态情韵,构造出和谐的艺术境界。
人物装饰在建水紫陶装饰中比较常见,人物形象线条粗线明朗,搭配和谐,栩栩如生。如紫陶瓶上的人物装饰,线条单纯,勾勒精致,形象优美,再配以瓶体本色,让人感觉静中有动,仿佛瓶上的人已翩翩起舞。瓶上的人物装饰,经过上色而与周边构成了有节奏的空间对比,和谐而统一。这些人物装饰展示了人的各种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是千百年来文人抒发情感的平台。
云南建水紫陶的装饰中,用断简残贴装饰的建水紫陶艺术有着更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品位,既保持了建水紫陶工艺的特殊性,又显示出紫陶最初的制作特点。古人在练字的时候随手将写过字的纸扔在一旁,这些堆在一起的纸表现出一种残缺美,将其作为一种艺术手法用在建水紫陶上,已经成为建水紫陶的一种标志性装饰手法,具有清新淡雅的文化气息。
中国传统文化在云南建水紫陶装饰上的体现,是一种久远的、发散的文化现象。建水紫陶兼有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它同时满足了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在装饰上别具一格,具有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所融入的中国现代美术元素承载着紫陶艺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和深厚的民族情感。
紫陶艺人的一切作品,都是以人品为基础,以感情为灵魂,以艺术为纽带的主动和从动效果。德能品性是根基,无与有、本与末、因与果互相转化为法则,都由主观(德)和客观(道)相结合孕化出艺术作品。云南紫陶艺术的持续发展,必须以修炼正能量的艺术观、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根本,优化德性的优良功能,积极建设优良的艺术转化场,正确践行以人为本观。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紫陶艺术作品最关键的是以德性品能为根基。报以善恶总决算是紫陶艺术的基本法则。只有净化、优化和强化人性,坚定正气为艺,才可能运用好艺术基本法则,孕积善报而荫及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