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甫 戚丹 柴红侠
内容提要随着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北京的地下空间住进了许多居民,那么地下室到底居住着什么人?他们属于哪个阶层?调查发现,地下室居民阶层构成比较复杂。他们包括六个社会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尽管地下室住户包含六个社会阶层,但他们的经济社会地位差距不是很大,基本都属于社会的中中层、中下层和下层,但真正属于底层的并不多。数量可观的中下社会阶层住进地下室,说明城市的住房建设和住房政策乃至社会治理都还需要反思和调整。
关键词地下空间非正规住房社会阶层非正式移民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3-0113-05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和大城市的扩张,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北京的城市住房价格和租金也节节攀升。导致部分居民无法承受昂贵的住房租金,他们无奈地选择居住在地下室这种非正规住房为生。在京津地区以及其他大城市里,地下空间的居住者成为城市生活中一个数目庞大的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长期以来,这一群体都带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人们提及地下室群体,总会联想到“脏、乱、差”这一类词语。地下空间居住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群体?从社会阶层的视角看,他们属于哪些阶层?结构是什么样的?这样的结构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样的政策意涵?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至五环之间的80个地下空间511份问卷的数据分析,从社会阶层结构的视角尝试揭开地下室居住群体的神秘面纱。
一、研究的背景
2011年8月,北京市政府开始“禁止将违法建设的地下空间出租,禁止将规划用途为非居住用途的地下空间出租居住。”各区县人防主管部门纷纷采取措施关闭正在经营的地下室。2014年的区县两会上,治理群租房和地下室出租屋又成了新一年度社会治理的热点。
北京地下室居住者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据估计已经有近100万人。北京市2011年常住人口20186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742.2万人。①假定地下空间的人口都是外来人口,那么,他们的比例占北京常住人口的4.95%,占外来人口的13.47%。
当前,国内外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研究比较多。这些研究大都是从建筑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学理论视角来探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以居住为目的的地下空间开发研究很少,对这个居住群体的研究更是匮乏。已有的关于地下居住空间研究的英文文献是Alina Tanasescu等人的关于加拿大卡尔加里市地下空间居住问题的研究,Alina Tanasescu, Ernest Chui Wing-tak, Alan Smart, “Tops and Bottoms: State Tolerance of Illegal Housing in Hong Kong and Calgary,” Habitat International, vol.34, 2010, pp.478-484.他们研究表明卡尔加里政府对地下室的非法居住是默许的。国内有学者研究了地下空间居住的可行性,认为从理论上分析,经过各种技术手段的综合处理后,人在这样的地下室是适宜居住的,但这一结论还需要实践来检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城市角落调查”课题组: 《北京城市角落调查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76-90页。也有专家经过试验指出:沿海城市受到地下水位高以及梅雨的影响,半地下空间的居住环境和地面居住环境略有差异。但是对长期居住者的调研结果显示并无明显不适反应,居住环境相当高层建筑底层一楼水平。因而指出在统一规划下,半地下空间居住环境应列入大城市开发的组成部分,并加以推广。谢维舟、陈立道、王璇:《高层建筑半地下室改造为居住空间的研究》,《地下空间》1991年第3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城区角落课题组曾经调查过宣武区的地下空间,指出地下空间的数量和面积惊人,且继续增多。地下空间人员十分复杂,甚至有犯罪分子隐迹其中,因而地下空间很可能成为危害北京城市社会安全的一个黑洞。曹钟兴、朱玉华、于继慧、郑明龙、张云琴、徐恩鸿:《半地下室空间居住卫生学研究》,《中国公共卫生》1995年第4期。
二、社会阶层和底层研究回顾
社会学史上阶级阶层划分标准影响最大的是马克思和韦伯,马克思划分的依据是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也就是经济地位。而韦伯的阶层理论是多元分层理论,他划分阶级的依据是财富(经济地位)、权力(政治地位)和声望(社会地位),认为阶级是生活机会、商品占有和经济收入有一致利益的群体,他甚至把生活机会放在第一位。[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67-271页。中国学术界的社会阶层研究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孙立平、李强、陆学艺等人。孙立平提出“断裂的社会”论。他认为断裂社会在现实意义上首先指明显的两极分化,富裕与贫穷、城市与乡村、上层与下层,社会沿着这条主要断裂带展开,几乎分裂为两个不同的世界。这种断裂的含义既是空间的,也是时间的,既是经济层面的,更是社会结构层面的。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02-103页。李强提出倒丁字形理论,认为中国的总体社会结构呈现出一个倒过来的“丁字型”的社会结构。一般认为,“金字塔型”社会结构是一种很不合理的结构,由于底层巨大容易产生社会矛盾。“倒丁字型”的社会结构,问题比“金字塔型”结构还要严峻,由于底层更大,社会就更不稳定,更容易产生社会冲突。李强:《社会阶层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39-263页。陆学艺等人提出“十大阶层论”。陆学艺等人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依据,把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成10个社会阶层和5个社会经济地位等级。他们认为中国社会是个洋葱头型的社会结构,已经形成现代社会结构的雏形,正朝着一个橄榄形的社会发展。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8-23页。中国社会学家关于社会结构的研究表明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社会分化,也形成了庞大的底层社会。
社会底层也受到了社会学家特别的关注。胡建国认为,近10年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中一个需要引起关注的现象是:在中上阶层快速崛起的同时,社会底层也在扩大。胡建国:《中国社会底层新变》,《人民论坛》2010年第21期。张莉等指出我国社会底层向上流动困难,流动空间越来越小。张莉:《从公正的角度谈底层向上流动的困境》,《吉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曾颖指出目前社会底层逐渐失去原本的政治资源优势,无论从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功利考量,还是从法律追求的基本公平正义价值出发,他们都是属于最需要制度关照和保护的一个群体。曾颖:《社会底层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缺失》,《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12期。
英国社会学家Arderne John Rex和Robert Moore把城市居民按照住房状况分为七个住房阶级:第一,拥有大型住宅的全部产权,且住在令人满意的区域的居民;第二,通过抵押贷款的方式而拥有该类住宅;第三,住在政府兴建的公共住宅的租户;第四,住在政府兴建的等待拆除的贫民窟型的公共住宅的租户;第五,住在私人出租的住宅者,通常在内城区;第六,那些将部分房屋改成宿舍租出去的房主;第七,租住以上宿舍的租户。John Rex, “The Sociology of a Zone of Transition,” in C.Bell & H.Newby, the Sociology of Community, Frank Cass and Co Ltd, 1974, p.178.除此之外的居民(主要是移民),不得不在内城过渡区内寻找栖身之所。泽兰尼根据转型前匈牙利的研究提出六种住房阶级,一是租住国有部门的新公寓,享有最高的住房补贴者;二是租住国有部门的旧公寓,享受较少的住房补贴者;三是通过市场途径获得私人住宅,享有一定补贴者;四是新住宅的自建者,享有极少补贴;五是破旧住宅的私有者;六是无房者。Konrad,Gyorge and Ivan Szelenyi, “Soci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Housing,” Valosag, no.8, 1969, pp.28-39.李君甫根据北京城镇居民的住房状况把北京居民分为五类:第一是住房上层,住房属于豪华型住宅,包括别墅、大公寓、超大户型商品房或者有3套以上住宅、独院私房;第二是住房中上层,住房是富裕型,包括大户型商品房、大户型房改私房或有2~3套住宅;第三是中层,住房属于温饱型,包括一般商品房、老经济适用房,中小户型房改私房、两限房;第四是中下层,住房属于紧张型,包括租赁公房、狭小房改私房、新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狭小私房;第五是下层,属于住房短缺型,包括单间户、合居户、群组户、城中村和地下室住户。李君甫:《北京城镇居民住房状况及政策分析》,陆学艺主编:《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36-48页。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1研究的理论依据
为了弄清地下室居民的社会阶层结构,我们根据陆学艺提出的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把地下室居民放进十大阶层的框架中进行对照,并根据地下室居民的职业和经济社会资源占有情况分析地下空间居民的阶层特征。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地下室居住者进行调查,主要了解他们的性别、年龄、籍贯等基本情况,职业、工资收入等工作情况,住房面积、租住形式、居住条件等住房情况,居住环境对自身的影响,未来自身发展展望等方面的情况,在调查中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问卷530份,有效问卷511份,有效率在90%以上。
(2)参与式观察法:研究者租住在南磨房地区地下室共2个月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参与式观察,主要观察地下室居住群体间的互动形式、地下室居住群体的生活状况等,同时通过与地下室居住者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经历和心理感受等。
四、地下空间居住群体阶层构成
根据调查的数据,依照陆学艺提出的十大社会阶层划分标准,我们确定北京市地下室居住群体中包括六大阶层,分别如下:
1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指在各种经济成分的机构(包括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全民企事业单位、集体企事业单位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这类人员占15.3%。
2办事人员阶层:指协助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专职办公人员,主要由党政机关中的中低层公务员、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中的基层管理人员和非专业性办事人员等组成。调查数据中的公务员即属于这一阶层,占调查总量的2%。地下室居住的经理人员主要是中小企业的底层经理人员,并不占有太多的权力和经济资源,因而也属于办事人员阶层,他们所占比例为4.0%。总体来看,办事人员阶层在地下室群体中占6.0%
3个体工商户阶层:指拥有较少量私人资本(包括不动产)并投入生产、流通、服务业等经营活动或金融债券市场而且以此为生的人。在地下室群体中,这一阶层主要是地下室经营者和部分以小买卖为生的个体经营人员,约占6.4%。
4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指在商业和服务行业中从事非专业性的、非体力的和体力的工作人员。在我们的调查中,此类人员所占比重最高,达到了50.7%。这类人员主要包括从事餐饮、环卫、安保、娱乐、物业、家政等各类工作的人员。在全部252名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中,从事餐饮、环卫和家政工作的占到了约80%的比例。
5产业工人阶层:指在第二产业中从事体力劳动、半体力劳动的生产工人、建筑业工人及相关人员。主要包括制造业工人和建筑业工人,占总调查数据的12.2%。
6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指无固定职业的劳动年龄人群(学生排除在外)。这里主要包括打零工者和无业或待业人员两大部分,占比为9.2%。
可以看出,地下室居住群体中并非单一的阶层,而是由从事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混合而成的复杂群体。
五、地下室居住群体阶层特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地下室居住群体并非像各类媒体报道的一样单纯由外来的农民工和刚毕业的学生组成,也并非都是低端收入群体,而是由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六大阶层组成。
1阶层构成特征:各阶层构成比例相差很大。第一,阶层构成比例差异很大。地下室居住群体中占比最大的一个阶层是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比例最小的阶层是办事人员阶层,也就是初级公务员和初级经理人员,极值之间的差距达到了44个百分点,说明阶层构成比例相差很大。第二,地下室居民以中国社会的中下阶层为主。地下室居民中没有人属于高等级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也没有纯农业劳动者阶层。如果从五大社会经济等级划分标准来看,地下室居民的六个阶层属于中国社会的中中层、中下层和底层。其中底层的比例不大,只有92%,绝大多数是中中层和中下层,没有人属于社会中上层和上层。
2从业特征:地下室居住群体主要由低端职业阶层构成。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这三个阶层的职业构成占到了全部职业阶层的70.4%,他们的就业状态基本属于非正规就业,而其他三个阶层只占29.6%。
3教育特征:各阶层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受教育程度是衡量社会成员文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从地下室居住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来看,普遍呈现出较低的水平。在被调查中,接受过初中以下教育的占38.4%,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而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仅占总人数的19.8%,整体上呈现出受教育程度低的特点。然而,也可以看出,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比例也相当可观。
4年龄结构特征:各阶层在年龄结构上呈现年轻化。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提出的新的年龄划分标准,将人的一生划分为五个阶段,即: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的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人。在地下室居住群体中,44岁以下的青年人的比例占到了89%,其中18岁及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占2.4%,由此可见,地下室居住群体中大量的从业人员都是青年人,各个阶层均表现出年轻化的年龄结构特点。
5阶层收入特征:收入普遍较低,阶层间的收入水平差距不大。工资最高的办事人员阶层每月工资收入3305.55元,相当于2011年北京市平均工资4762元的69.4%。其他阶层月平均工资分别是:专业技术人员阶层3170.59元,个体工商户阶层277273元,产业工人阶层2699.07元,商业服务业从业者阶层2549.30元,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2211.54元。经济差异或者经济不平等是社会阶层分化的基础,在相对较小的收入差距面前,所呈现出来的必然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相对平衡的社会阶层结构,生活在这一空间中的群体成员之间减少了因“比”而带来的心理压力,相反表现出来的是彼此之间的相安而居。
六、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地下空间居住群体阶层构成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第一,地下室居民的阶层构成比较复杂,包括六个社会阶层。有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第二,从户籍来看,绝大多数是没有北京户籍的非正式移民。虽然在北京长期工作居住,但是并没有成为北京市民。非北京籍占95.3%,农业户籍的占708%,非农业户籍的占29.2%。第三,从从业状态来看,他们多数属于非正规就业群体。他们从事的大多是这个城市的传统服务业,特别是餐饮、安保、家政等不需要太多文化资源的行业,为服务业、建筑业、各类工业用人提供了充足而能干的劳动力。第四,住房分层和社会分层出现错位现象。北京地下空间的居民无疑是北京住房阶层的底层,但是除了少量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群真正属于社会底层外,其他人属于社会的中下层,也就是说住房分层和社会分层有了错位现象。北京地下空间的居民中有23%属于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和办事人员阶层,这部分人本来属于社会中层和中下层,但是却住在条件最差的地下非正规住房里,成了住房底层。
那么,为什么部分属于中中层和中下层的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和办事人员阶层居住在非正规的地下住房呢?这就需要我们深刻反思住房政策以及其他社会政策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导致这么多的各阶层的人住进地下室这种非正规的、被认为违章违规的住房。面对这样一个达百万人的地下室居民群体,是听之任之,还是把他们驱赶出去,这就带来了治理的难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劳动力和人才开始自由流动,不仅城乡之间流动的农民工,还是城城之间迁移的劳动力和人才,都形成了不可阻挡的滚滚潮流。然而,由于社会管理体制依然沿用计划经济年代的控制手段,社会福利的分配是以户籍和身份为依据的。这些外来劳动力和人才中除了少部分成为正式移民以外,大部分是非正规移民。非正规移民在经济方面被吸纳是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廉价劳动力和人才,而在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被排斥是由于城市地方政府不愿意和他们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他们常常享受不到应有的公共服务,特别是住房方面的服务。
1998年实行住房改革以后,特别是2003年开始,中国的住房政策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实行美国式的特惠模式。城市居民的住房的新增需求主要靠住房市场的商品房供给来解决,但是由于地价高昂、供不应求和通货膨胀等原因,住房价格增长了10倍左右,普通居民特别是中下层居民难以承受过高的商品房价。然而,保障性的住房数量供给过少,分配也不公平。截止2010年,北京城镇居民住上廉租房的仅有1.67%,住上经济适用房的仅有5.11%,两者加起来比例只不过6.78%。很多北京城镇居民尚且享受不到各类保障房,更何况来自外省、外市的非正规移民。
中国的住房租赁市场上小户型或者单间的廉价住房太少。商品住房市场上小户型的比例很小,住房租赁市场上也是如此,大户型普通居民租不起,小户型又供不应求,租金负担相对于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来说是太重了。随着城市城区更新和城中村的改造,城市中可供非正规移民栖身的廉价出租房越来越少。于是在中国的大城市里群租房日益增加,地下空间也被利用来住人。北京、天津地下室居民比较多,青岛、沈阳、大连、郑州、西安等北方城市也不少,南京、上海、杭州、深圳也有地下室住人的报道,从互联网上的房屋出租信息看,一二线城市大多数都可以找到用于住人的地下室。这一现象并非局部和偶然,随之带来的即是一系列社会治理难题,这将是我们以后要着力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