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与晗
摘 要:埃德加·爱伦·坡素以凄婉的笔调与阴郁的死亡主题著称,而苏轼则以宏大的英雄气势建树于中国古代诗词界。但在本文中,笔者把具有相同主题的两首悼词,爱伦·坡的《乌鸦》与苏轼的《江城子》置于一文,探讨它们在主题、风格、创作表现手法等诸方面的异同,并通过这些异同,说明在不同时代、文化背景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仍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与爱。
关键词:死亡;爱;回忆;思念
诗词是传达作者或微妙或炽烈情感的最好形式。由古至今,对爱人表达心意、寄托相思的悼亡诗词尤属阐释诗词功能的最佳代言。而在此类作品中,美国作家爱伦·坡的诗歌《乌鸦》和宋代词人苏轼的词作《江城子》都堪称经典,使不同历史时代及文化背景的读者产生共鸣,唤起内心的缠绵与浪漫。
两位作者来自不同的时代与文化背景,因此有着不同的写作技巧,但人间真情是相通的。在这样情况下,同为悼念亡妻的《乌鸦》和《江城子》肯定有相似的元素。
一、相同的主题和背景
孤独的丈夫失去了爱妻,寒冷寂静的夜是独自回味美好,舔拭伤口的最佳时间。《乌鸦》发生在冬日的午夜,叙述者正在房间内翻着故纸堆,藉此冲淡他对死去爱人Lenore的思念。突然传来敲门声,待他开门时却空无一人。他呼唤爱人的名字,却只有回声相应。失望的他回到房内,却再次听到从窗台传来敲击声。他开窗后,一只乌鸦飞了进来,叙述者与乌鸦对话,想藉此排遣寂寞,可乌鸦对他的所有问题却只有一句回答:“Nevermore!(永不)”他万念俱灰,认定乌鸦的存在只是为了提醒他不可回避的痛苦。在《江城子》中,十年后的一个夜晚,苏轼梦见与亡妻往日的缠绵,生死相隔,且孤坟千里,对亡妻的无限思念和仕途失意的隐隐阵痛以及十年来的无数凄凉之感无处诉说。
二、相同的生活经历
除了追忆亡妻的主题,让世人都能被深切感动的另一个原因便是两位诗人同样坎坷的生活经历。
爱伦·坡生活的年代正是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时期,而身受古典教育的坡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一种本能的抵触。旧秩序无可挽回的局势和他生活的不幸,使他对社会和人生产生了一种恐怖幻灭的心理。他从小性格乖戾,喜好读书,与养父的严厉管教频生摩擦。1836年,他娶了堂妹,这一段被坡认为是最幸福的婚姻生活,仅维持了11年,直至他的妻子去世。两年后,不堪忍受寂寞的他在街头神秘死去。
当苏轼写《江城子》的时候,正是其妻王弗去世十周年,王弗生前与苏轼感情甚笃,上孝公婆,下礼宾客,不仅在苏轼的文学成就上,在其曲折的从政生涯中,王弗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十年的时间足够漫长,也不足以抚平他失去爱妻的伤痛。
三、不同的写作手法
不同的人会用各自的方式讲述故事,即便是相同的主题,坡和苏轼也采用了不同的表現手法。坡擅长营造阴郁和恐怖的氛围,在《乌鸦》中,绝望和恐惧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在阴郁而寒冷的午夜,除寒风的呼啸声与男子翻动书页的声音,周围的一切可谓万籁俱寂,突然一阵敲门声在他房门上叩响,但当他打开房门时,却不见敲门人,只有无情的黑夜与肆虐的狂风。然而,当他回到屋内,敲门声却再次响起,乌鸦在这时飞入他的房间,并用“永远不再”回答了男子的所有问题。从第一个问题到最后一个,读者越来越能感受到气氛的恐怖,哥特式文字的魅力在恐惧感中慢慢绽放。
苏轼的词风忧郁感伤,不以用典取胜,完全以平常语言写出,却具有动人心魄的感染力,原因在于以情动人。首先,词人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细节,用白描手法抒写。“小轩窗,正梳妆”是妻子生前一个平常的生活片断,苏轼选取这作为抒情的底色,使得他的情感真实可信。而这种妻子生前司空见惯的场景出现在他梦中,是虚幻,然而又是实在,或者说曾经是实在的。另外,苏轼善于借助凄凉孤寂的氛围烘托自己的感情。不论是上阕“千里孤坟”的遥不可及,还是下阕“明月夜,短松冈”的清冷的月光,给我们营造的都是一种凄凉的场景。
由以上分析得出,两首诗词形式上有所不同,但精神主旨方面却是相通的。文化无国界,美是属于全人类共有的。不管两首作品有多少相同或不同,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他们都是人类情感的最佳表达,是人类文学史上的骄傲与瑰宝。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第二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姜涛.美国诗歌赏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3]杨启深,等.美国文学选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4]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