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翊琪
思绪翻飞在散发着淡淡油墨香的书页中,我汲取着文字赐予的片刻宁静。
那是最美的傍晚。
加缪的文字淡淡的,字里行间那种勉强可以称之为“哀伤”的情绪,不费吹灰之力便击中了我。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这是小说《局外人》开篇的第一句话。仅仅因为默尔索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流泪,就致使他在意外杀人后被宣布为一个“预谋杀人”“藐视最基本社会原则”“罪不可赦”的死刑犯。
这是一个悲剧。法院和法官将一个善良、天真的人丑化、妖魔化了。他们觉得自己是在为民除害,却不知他们毁灭了一个无辜百姓对世界最最渺小的希望。权力拥有者们借着“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对默尔索肆意地进行道德残杀。而作为被告的默尔索,无法上诉,无法申辩,也无法反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被践踏,甚至被替换,成为人们想象中的样子。
这真的是一个悲剧么?似乎也不全是。
默尔索是快乐的。从开篇老板对他请假回家办丧事的不情愿,到结尾躺在监狱铁板床上仰望星空,他始终是快乐的。和人吵架,他说:“他对我很热情友好,和他相处,我觉得是一段愉快的时光。”锒铛入狱,他说:“我的案子很简单。”面对司法机关的刁难,他说:“管得那么细致,真叫人放心。”甚至在行刑前夜,他说:“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融洽,觉得自己曾經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默尔索说,他是快乐的。我同意。默尔索选择真诚面对生活,面对自己,即便最后被这个荒诞的世界抛弃了,他却仍坚持做自己。相比之下,我感觉我们某些中学生的小世界中,反而比这个受了冤屈的死刑犯的生命充斥着更多的“悲伤”。他们或因为考试失利而悲伤,或因为零花钱太少而悲伤,或因为手机牌子比不过他人而悲伤。更有甚者,连自己为什么悲伤都不清楚,只会一味跟风,在网上发些故作成熟的文字,等待他人的感慨或夸赞。
辛弃疾在《书博山道中壁》里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那么多人在生活中抛弃了快乐,与自己并不熟悉的“愁”结伴而行。而我选择快乐,因为快乐可以为我在困难面前撑起保护伞,快乐能够让我远离逆流成河的悲伤,快乐可以让我摆脱无病呻吟。快乐不是肤浅者的外衣,而是智慧者的武器。
还记得莎士比亚说过的话吗?“适当的悲伤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过度的伤心却只能证明智慧的欠缺。”所以,当你落寞时,请扬起头,告诉自己:快乐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和默尔索比,和世界上千千万万正饱受苦难的人们比,我的悲伤算什么,有什么理由不选择坚强和微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