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李华光告诉记者,她心中最完美的私人律师体系就是:无论什么样的法律问题,生老病死、福祚祸事,都能交给私人律师去做
2013年12月20日,由正义网法律微博、51律生活网等联合主办的“首届私人律师服务创新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近百名法律界人士到场,共同探讨私人律师服务对提升中国全民法治意识的价值。
“律生活”创始人、北京大地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华光在论坛上以《我的私人律师梦》为题,作了一场主题演讲。“为什么要打造‘律生活这样一个私人律师服务平台,因为传统法律服务产品过于专业,普通百姓难以有效释放需求。如果能垂直打造法律服务社区,让法律服务变得简单,就能为公民个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法律服务,建立起有尊严的法律生活。”李华光说,私人律师就像她的一个梦想。
推动私人律师服务的想法起源于英国留学
1991年,大学毕业的李华光进入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工作。她是院里最年轻的检察员,后来,她成为北京市检察系统首批主诉公诉人,在2005年辞职前,她已经当上了海淀区检察院公诉一处副处长。
为什么突然辞去从事15年之久的检察官的工作?李华光回忆说:“出了趟国,思维方式变了。”2001年底,李华光公派去英国参加一个合作项目,期间她完成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获莱斯特大学法学院商法硕士学位。那段时间,李华光深入接触了英国的司法实践,令她感触最深的是国外普通民众非常善于运用法律自我保护,“有事找我律师谈”是他们的口头禅。
“我在国外生活了3年,没有使用过私人律师,但使用过家庭医生,感觉很便利。所以我把家庭医生的那一套搬到私人律师上。有个事件给了我触动:有一天,我在英国公寓3楼的阳台上看到楼下两辆车追尾了,按照我当时的想法,两人肯定会吵起来,然后报警什么的。但很奇怪的一幕出现了,两人从车里走出来,看看车碰撞的情况,然后各自打了一个电话,握握手,十分和谐地走到一边喝起啤酒。不一会儿,双方的律师就来了。”李华光回忆说,她开始思考:为什么国外律师能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而中国的法律消费观却如此滞后?
2005年初,李华光回国。“也许在未来,我国律师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李华光这样想着,内心的声音不断催促着,她就辞了职。
当律师头两年,李华光案源不愁,一年办两个案子也逍遥快活,但她仔细一想:我离开体制并非单纯地图个快活。另外,她看到很多律师为了案源而奔波辛苦,他们并不受其服务的民众尊重和青睐,让她对律师行业的前景有些担忧。
2006年,李华光和几位律师同行创办了丰友律师事务所,身为律所主任,李华光大胆尝试将律所内部团队分解成两拨队伍:一拨被她称为“数量级”团队,以传统律所运营模式创造效益;另一拨“紧密型”小团队,致力于为私人律师服务做筹备。
这期间,李华光为打造她设想的私人律师服务也做了一点业务上的尝试,这主要体现在打造私人律师服务团队上。比如律师王和平带领的医疗法律服务团队和律师王新合率领的车行天下团队,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由于丰友的规模不够大,全部律师仅30多人,总体业绩也不是特别好,李华光那还未成型的私人律师服务计划也不可能给律所太多创收,两位优秀律师相继离开。一时间,丰友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2012年,在一次律协的会议上,李华光谈到自己经营律所的困境,先后有几家大律所给丰友抛来橄榄枝。“华光,别找地儿了,带着你的团队直接来我们所吧。”李华光想想合并也是一个选择,最终决定并入北京大地律师事务所。
初见成效的私人律师服务
大地律所是一家成立于1989年的律所,有100多名律师,效益不错,案源稳定。李华光认为大地律所可以成为她所设想的私人律师服务落地生根的基础。
通过律所内部调查问卷,李华光逐渐摸清各律师的特点,依合伙人不同的优势组建了内部小团队。其中,年轻律师自我定位、服务定价也被汇总成一个标准明细表,人手一份,活多的律师会在需要内部支持时最快速找到最合适人选。
李华光经过对国外律所的研究,她发现,英美等国家的律师群体非常庞大,专业性极强、分工明确且细化。细化不止是按专业的细分,甚至到为特定的社会团体进行细分。例如有的团队服务于学校教育者,有的服务于公司股东,也有专门为机场的建设方提供服务。在美国,以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工作者为例,他一生中,几乎是100%会享受到法律服务,将近9成的人拥有或曾拥有自己的私人律师。
美国的私人律师法律服务,也许预示着中国未来的律师行业图景。所以李华光开始布局,她投入大量精力组建一个私人律师网站,这是对外服务的窗口。另外,她还着手组织了一个汇集北京市40多家律所的律和律师联盟。
据李华光介绍,目前律和律师联盟的私人律师团队,已经在12个领域为不同法律需求人群提供服务。每个领域会有4、5名律师值守,客户联系到他们并提出服务要求时,他们会按照专业性的要求,细分给其中的一名律师负责,然后这名律师会与客户进行一对一的法律服务,这样既保证了服务的无缝对接,也避免律师间产生分歧。如果客户有跨领域的需求时,他们会采用合作的方式把他推荐给匹配的律师。
李华光的私人律师梦
“私人律师概念起源于国外。国外的私人律师以终身制为主,负责所有的法律事务,他们更像是联系人的角色,后面还有一个大的服务团队,因为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法律问题,需要不同专业的律师实际操作。比方说全科的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的区别,国外每个人都有家庭医生,但家庭医生不能诊断所有疾病,但他可以出谋划策为你找到治病的专科医生。”李华光告诉记者,她心中最完美的私人律师体系就是:无论什么样的法律问题,生老病死、福祚祸事,都能交给私人律师去做。
“我们目前在尝试的私人律师服务类似于这种模式,每名客户都有一个接洽的律师,如果这个律师不擅长或者需要更高层次的律师,接洽的律师随时联系符合要求的律师去服务。”李华光说。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每一个自然人从出生到入土为安都被形形色色的法律问题围绕着。教育、婚姻、劳资、财产、信托,还有刑事方面,需要各个领域的不同律师提供服务,这时候私人律师大有可为。所以,李华光认为,做私人律师服务的先决条件是要成立一个律师联盟。
对于律师兰和在2013年担任李双江家家庭顾问的模式,李华光表示,作为一种新型的律师和当事人的委托代理关系,兰和担任法律顾问是有益的。从这些个例可以看出,家庭或者个体,已经意识到需要一个律师来指导打理、规划法律事务,兰和现象可能代表着未来律师服务的一个方向。但兰和现象不好的一点是,他作为律师不够专业,他在尝试这种法律服务之前没有任何类似实践,他背后也没有个好的团队。“李某某案前前后后换了三波律师,那些律师尽管业内有些知名度,但毕竟有自己的领域,也可以看出提供私人律师服务需要专业对口。”李华光说。
相比于兰和那种个人提供私人法律服务的风险,李华光认为,“律生活”的方式更加有保障。
“首先律师进入联盟有先决条件,在12个法律服务领域必须有1到2个专业擅长的领域,但不能超过3个;其次,所有加入联盟的成员均需接受私人法律服务培训。客户在得到私人律师的服务后,会要求给律师评价,评价会累积成分值,这将影响该律师在联盟内的分级。级数越高,将来得到派发的案子就越多,并且每小时服务费用越高。比如5星的律师,每小时1000元,3星的就可能300到500元。这是一种激励机制,也是保障法律服务更好的机制。”李华光介绍。
李华光表示,为什么对自己的私人律师服务尝试信心满满,因为她所做的,跟以前打着私人律师旗号的“挂羊头卖狗肉”不能相提并论:“现在私人律师的概念跟几年前不一样了。在2007年前后,国内也曾掀起一波私人律师热,但很多人其实仅仅是用私人律师概念包装传统业务,没有运营模式、团队和产品服务的载体。那时有两类律师在做私人律师,一类是律师以个人的名义印制私人律师卡、全年保障卡等,这种广撒网的模式是为了揽客户,但很明显的是,一个律师面对着众多的客户,怎么干得了这么多事?还有一类是互联网公司在做,但做偏了,变成律师掏钱来推广网站,达不到提供私人律师服务的效果,现在也还能看到很多法律服务的小网站,没有团队和管理,形成不了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