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信担保末路样本

2014-04-29 00:44王雨田吴嘉雯
商界 2014年3期
关键词:银行客户企业

王雨田 吴嘉雯

付树兵创立的鑫信担保,本是南京最大的民营担保公司,一度为600多家企业作担保,年担保总额近40亿元。然而,这一切已成历史。

在2014年这个寒冷的早春,42岁的付树兵几乎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但鑫信担保的资金链还是无可避免地枯竭了。这个被宏观浪潮推起来的区域霸主,亦因为浪潮退去而惨痛跌落。尽管这样的悲情故事并不鲜见,但付树兵与鑫信担保的败局,提供了一个审视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的独特视角。

比起客户企业中那些永绝于世的老板们,几乎倾家荡产的付树兵觉得,自己已算幸运。

金融的诱惑

按照付树兵的设想,鑫信担保如今应该在自己的总部大厦办公——这栋设计为18层的大楼,位于南京高端写字楼密集的河西板块。在付树兵看来,这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原本将是鑫信担保的身份象征。

但这一切光荣与梦想,已经雨打风吹去。当年准备建楼的地块,已经被付树兵卖掉,公司员工也从近200人锐减到7人,为了维持公司的日常开支,付树兵还卖掉了自己的奔驰车。

自2012年开始,随着“4万亿政策”的退潮和宏观经济放缓,付树兵的数百家客户企业纷纷陷入困境,其中数十家企业濒临破产或者已经倒闭,更有不少老板直接跑路。于是,鑫信担保不但业务一落千丈,而且还要不断替客户还贷。在支出近4亿元现金后,付树兵自己也被拖入了绝境。这很可能成为他经商生涯中一道迈不过去的坎。

付树兵是南京最早的—代商人。改革开放之初他抓住时机,从农村来到城市,用两万元开了一家小型的五金店。在他的悉心经营下,小店逐渐发展成为南京最大的紧固件加工厂之一,他自己也从一个普通的个体户变成了当地有名的实业家。

随着身份地位的提高,付树兵的社交圈不断提升和扩大。见得多了以后,他开始向往更高的事业平台。工厂的生意虽然不错,但同时也面临着实业领域的普遍问题:利润太薄,管理辛苦,竞争激烈。为了寻找出路,他曾多次去欧美发达国家考察调研。

一次,有几位企业家朋友找他借钱,没想到这一来二去,付树兵发现了一条新门路——企业借贷过程有借有还,盈利稳定,且利润远高于经营实业。精明的付树兵抓住了这个机会,由此进军金融行业。由于自己曾经就是做实业的,不但对企业资金流转非常熟悉,更难得的是他常常能够站在企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赢得了很多企业家朋友的信赖。

2003年,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量的担保公司随之而生。伴随着经济繁荣周期,许多担保公司迅速崛起,付树兵正好搭上了这趟顺风车,鑫信担保也正是从此时开始生根发芽。

时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企业纷纷陷入困境,次年“4万亿”计划落地,企业贷款变得非常容易,南京担保行业逐渐回暖。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鑫信担保的利润暴增,公司实力也水涨船高,在南京担保业中迅猛崛起。

后来付树兵回顾这段风起云涌的往事时,除了感叹更多还是反思:在大环境不错时,扩张完全合理,但一旦环境变坏,扩张就等于自杀。可是,2009年时的他怎能预见变幻莫测的潮起潮落。

将人推高的浪潮,也能冲昏人的头脑。当时的一个细节是,付树兵有一个1000万元的大单是来自一对父子企业家。对方派父亲出面跟鑫信谈判,让儿子来跟鑫信签约,但签约当天却打了一个埋伏,派了另一个年轻人来冒充。付树兵也没多个心眼爽快签约。后来一出事,对方打死不认账,说不是儿子本人签的约,付树兵哑巴吃黄连,只能硬着头皮打官司。

地震来袭

高峰时期.鑫信担保为600多家企业作担保,年对外担保总额近40亿元。然而,就在付树兵高歌猛进的同时,市场环境却发生了剧变。

2012年2月.受京广两地的中担、华鼎和创富三家担保公司违规事件影响,绝大多数民营担保机构的业务被商业银行“一刀切”,再加上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整个担保行业的业务量开始萎缩。

行业地震之下,鑫信担保也不能幸免。担保行业素有“偿一赔百”的说法。因为平均做一笔担保业务,保费在3%左右,按照1000万元的倮额计算,一笔仅收30万元。但是,假如出现一笔坏账,代偿金额就是1000万元。“其实担保公司就是介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防波堤,企业一倒下,压力便冲向防波堤。”

2011年8月至2012年底,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鑫信担保已经先后为客户代偿近4亿元。这期间,付树兵备受煎熬,他几乎隔三差五地接到所担保的企业老板跑路失踪的消息。从2012年至今,他的客户中有十几人死亡,三十多人跑路,陷入困境而强撑着的企业则数以百计。他自己则没有一天能睡个安稳觉。“只要对方电话一关机,十有八九要坏事。”

最惨重的是中小企业。2012年鑫信担保曾经抽取南京市400家中小微企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0%的企业经营增长势头较好;33%的企业维持正常经营;另外47%的企业表示生存困难,剩余10%的企业全部破产倒闭。

“有一个老板一天在我面前下跪6次,求我一定要救救他。”付树兵说,由于银行不愿直接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他们不得不向担保公司求助。为此,他不停地奔走于各大银行之间,希望为自己的客户寻得一条生路,但很多时候都是无功而返。

实际上,每每至此,付树兵心里都无比纠结:是直接起诉客户查封其资产来保全自己,还是自己先撑一段时间,让客户寻找一条活路?前者固然风险很小,但会令客户死无葬身之地;后者虽然尽到了社会责任和江湖道义,但很可能损失的是自己的真金白银。

在鑫信担保为客户代偿的4个亿中,有1000万元来自付树兵帮了南京当地一个70多岁的木材厂老板。这个老头膝下一儿一女,60多岁时将自己一手做大的企业交给了儿子,而后想到要给女儿留点产业,便再度创业开了一家木材厂。

老头原本想让儿子的企业为木材厂提供担保向银行贷款,但不料遭到儿子的拒绝,因为木材厂并非留给他的产业。无奈之下,老头找到了付树兵提供担保。后来,木材厂遭遇经营困难,一时还不上贷款,面临银行的起诉,老头不得不再度向付树兵求助。

“70多岁的人了,不容易啊。”付树兵动了恻隐之心,加上木材厂经营的基本面尚好,他便拿出1000万元帮助老头还给了银行。然而最终木材厂因为种种原因倒闭,付树兵的这1000万元随即成了一大笔坏账。

客户企业们的败局看多了后,付树兵自己总结出了一些败因:除了个别老板吃喝嫖赌,导致企业“非正常死亡”外,最常见的无非是“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退潮,导致不少扩张中企业的资金链断裂。这个过程中,最令付树兵感到愤懑的,是银行的“不仗义”。

劝你上三楼,却抽掉了梯子

在付树兵的客户企业中,惨遭银行抽贷的现象比比皆是。

例如付树兵一直看好的南京溧水某工艺品公司。该公司原来有近两百名职工,年销售额高达5000万元,2012年该公司还在盈利,但最终被“一口气”憋住,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地。如今,五层楼的J-N已经空空荡荡。其老板吴某多年来专注做实业,也没什么不良嗜好。但这一次,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企业走到绝境,他的精神几乎崩溃。

付树兵根本不会想到这家企业倒得这么快。2009年,“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出台以后,多家银行曾找上门来要给吴某贷款,其中某银行发放贷款1800万元。可是到了2011年夏天,这笔款项被收回之后该银行便不再续贷。

这时,另一家大型国有银行负责人对吴某说,只要你先把款还上,之后我们马上可以续贷。等吴某好不容易凑齐了钱还上之后,银行却食言了,说必须重新找一家国有担保公司担保,才可续贷,但国有担保公司并不愿意接招。

当时,此前拿到贷款的吴某,正在建设新的工厂大楼,同时投资了一个农业项目,数千万元的资金沉淀在这些项目中。但不料银行却出尔反尔釜底抽薪,吴某的资金链就此断掉,最后不得不宣布破产。

“银行钱多了就来动员企业贷款,钱少了就收回,根本不管企业死活。银行是完成任务了。却把企业搞死了!拍胸脯保证还掉以后再贷出来,但还进去了,却再‘也贷不出来了。劝你上到三楼,他却把梯子抽掉了!”

银行突然抽贷或停贷,往往会对企业造成致命一击。在鑫信集团抽样调查的400家企业中,2012年第一季度有187家企业偿还了银行贷款,但偿还之后还想继续贷款则变得相当困难,同期还后再到贷款的企业仅有42家。

付树兵的客户中,有一家经营进口石材的联海石业公司,老板孙青是业内知名的企业家,其发展势头非常好。2012年低,该公司有一笔400万元的银行贷款到期,但因前期扩大生产规模一时无法偿还。

为了让银行同意联海石业延期还贷,付树兵不惜将自己的一处价值320万元的房产作为抵押。但让付树兵失望的是,银行不留任何情面,并称不还清贷款就将联海石业和付树兵告上法庭。

“这不是逼人跳楼吗?”说起这件事,付树兵愤怒不已。最终,孙青被迫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对联海石业进行资产重组,连忙还清贷款后,才避免了破产倒闭的悲剧。

实际上,在担保风险的分担上,银行往往只要求权利而不愿意承担义务。即要求担保机构承担100%的风险,在保证方式上,银行往往坚持选择有利于己的连带责任保证方式,并且要求再担保等措施,担保机构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就使担保风险完全集中到担保机构,变相加大了金融风险,同时也减弱了担保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能力。

在付树兵看来,银行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旦发现风险苗头,第一反应就是抽回贷款,把企业抽死也在所不惜。“我们作为民营担保公司,最希望企业能够救活,长期正常生长,进而长期合作。”

这种利益逻辑上的差异,使得鑫信担保自己也被“卷进了绞肉机”。

绞肉机里的挣扎

经历过实业经营的付树兵,深知其中的不易与艰辛,更何况借贷方企业与鑫信担保唇齿相依。难关之下,他砸出去了4个亿的代偿资金,但却收效甚微。

近几年来,借贷方企业不断传来噩耗,譬如“足生堂”老板跳海自杀被救起;饰家装饰老板割腕自杀被救活;红木家具厂资金链断裂;力王起重机厂老板意外死亡……这一切,都让付树兵感到深深的恐惧。

曾经意气风发的老板们,落得如此下场。这样的人生落差。让付树兵难以接受。当得知饰家装饰的老板割腕自杀时,他一度非常震惊,连忙赶到医院去探望。所幸该老板被及时抢救过来,付树兵也松了口气,还不时安慰该老板不要绝望。

后来.这样的事件频频发生。他常常感同身受:“相对于那些跑路的老板们,那些自杀的老板还算是有担当了。这些企业家连死都不怕,怕的却是没有尊严!”

然而,有些时候,巨大的压力让付树兵自己也会产生逃跑的念头,但他转念一想,始终觉得只有“坚守”才是自己的选择。就在自己内心最挣扎的时候,他收到了一封来自监狱的感谢信,是曾经一个客户写给他的。这封信给了付树兵很大的鼓励,他第一次如此肯定自己的职业:“我不会一走了之,能够坚守也是一种光荣。”

于是,他变卖了自己的汽车,还把自己的房子以及父母、妹妹的房子和财产拿去抵押,希望缓解一下资金压力,让鑫信担保得到喘息的机会。

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资产处置往往面临着巨大的折价。付树兵告诉记者,一家客户企业将南京一处规模比较大的酒店抵债给了他,当时作价1000多万元。但如今为了资金周转,他只能忍痛以400多万元的价格将其卖出。

市场经济中的流动性折价还算正常。真正使付树兵陷入巨大苦闷的,是100多件案子积压在法院,其所涉及的资金流动不起来。

企业倒闭之后,一般是担保公司先向银行还清企业贷款,然后担保公司通过法院进一步向企业或企业主追回。2011年~2012年两年期间,鑫信担保已经有100多件案子在法院立案。但案件审理进程非常缓慢,形成了大量的资金沉淀。目前通过法院强制执行回来的,只有200多万元,双方自行调解去法院办理交接手续的,仅有五六百万元。这跟近4亿元的垫付资金相比,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对于几乎山穷水尽的付树兵说,法律成本太高。比如,标额1000万元的案子,综合法律成本能达到150~200万元。同时,司法进程缓慢,有的还没有审理,有的审理了也得不到执行。如南京华立发出租汽车有限公司案,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于2012年12月18日终审判决,但时至今日,华立发公司借款本金及违约金共1000多万元仍未执行。

“鑫信担保的自身运营包括风控本来没什么太大问题,但是司法进程太缓慢把我拖死了。我已经代偿了4个亿,目前沉淀在法院那么多,哪怕能追回来一半也有两个亿,我的公司还能运转。但现在呢?鑫信一倒,600家企业受连累。如果按照平均3家联保来计算,将会波及1800家企业。这背后又是多少个家庭?”付树兵非常苦闷。

如今,付树兵不得不到一些政府部门或者相关机构那里奔走呼吁,希望能够给民营企业家设立破产后的救助机构,“毕竟他们企业好的时候也为社会贡献了那么多GDP,交了税,还解决了就业。希望政府能让他们在破产后有个生活保障。”

2014年春节,付树兵除了到自己祖坟前祭拜外,还专门到一些自杀身亡的客户坟前烧纸,希望他们能够安息。对于自己的境遇,付树兵说:“我这算是从天堂到地狱吧。但我还得活下去啊!以前辉煌,现在无非是到平地上了。要没这个心态,我可能死得比他们都早。”

编辑 曹一方

猜你喜欢
银行客户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