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荣
单位旁边有一条闹中取静的小河。每天中午,在食堂吃过饭后,不少人都喜欢绕着小河遛一圈,散散步,消消食,三五成群,一边走,一边闲聊。
他也喜欢沿着小河走一圈,可与众不同的是,他基本不和别人一道,而是一个人默默地走。有时低着头,有时蹙着眉,似乎总是想着什么心事。迎面碰到同事,也只是点个头,偶尔甚至会两眼茫然地穿过迎面走来的人们,好像对方不存在,久而久之,大家也见怪不怪了。
在一次与本地副刊作者的交流会上,有人问他:“你平时的工作也很繁杂、琐碎,哪来的时间构思创作那些作品呢?”他是单位里小有名气的作家,发表过很多作品。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想知道的。
他说:“每天中午,我都会绕着单位边上的小河走上一两圈,这个把小时正是我构思和打腹稿的时间。一旦想好了,晚上回家打开电脑,差不多就能一气呵成了。”
原来,我们在闲聊的时候,他已经打好一篇文章的腹稿了。难怪在同一个单位,做同样的事情,承受着同样的压力,他还有时间和精力写出那么多好文章。
偶然看到一篇科普类的文章,才知道,像我们中午走一圈的时间,有一个很专业的术语:暗时间,即可用来思考的时间。此外,诸如一个人走路、买菜、洗脸、上厕所、坐公车、逛街的时间,统统都是暗时间。
我恍然大悟,不是别人的时间比我们多,也不是别人的一天比我们长,而是做同样的事情,人家可以边思考边积极地运转大脑,而我们的这部分时间,却白白地流走了。这正是他与我们的区别。
当然,我不赞成连吃饭、睡觉、旅游的时候都一心二用,那会使本应精彩的生活变得了无趣味。但是,假使你每天不得不乘坐一两个小时的公交车上下班,那么是用这段时间来玩手机、打盹、发呆,还是用来思考一下工作、生活和情感?恐怕结果和意义的区分是谁都清楚无疑的。暗时间,会暗自流走,渾然未觉,留住它的办法就是用好它。
(摘自《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