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知易行难的高考改革
首都师范大学谭敏:纵观此次改革的多项措施,最大限度实现教育公平是核心和关键。多次考试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现状;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制度,杜绝了暗箱操作带来的教育不公;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均衡不同区域和城乡间的教育资源……应该点赞,也值得期待。
《广州日报》评论员张涨:不能忽视的是,近30年来我国高考制度频繁变动给学生、家长、学校带来困扰。另外,高考改革也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一些制度变化、人员去留、教材调整等,这都需要物质、时间和社会成本。有一种观点认为,高考制度可以变,但不能经常变、大变,甚至昨天被否定的今天重获肯定,而要保持理念上的相对稳定,这不无道理。
新浪博主书页荷香:中国“地大”“人多”,各地区发展又相对不平衡,高考改革只有相对的公平,没有绝对的合理,适合自己的不一定就具有代表性,只有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考方案才是最好的。
华龙网刘健:高考体系的改革“重组”到底能激发多大的利好,不得不去追问,操作起来的现实可能性和辐射效应是否可以被快速激活,也值得验证。故在教育公平尚未就位之前,切莫急于求成、频频变招。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既要积极主动,又要遵循客观规律。一方面,不能一味等待所有条件都成熟后才启动全面改革,而应坚持有限目标,成熟一项启动一项,以免耽误改革时机,增加改革成本。另一方面,改革应选择在一些地区和高校率先进行试点探索,同时建立纠错机制。另外,还要加强对改革的科学论证和风险评估,确保风险可控,以免造成大的偏差。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只取消文理分科,却不改变集中录取制度,基础教育就还是应试教育。老师、学生追求的还是最终的分数。按照新方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也纳入高考,这可能会演变成把高考战线延长为高中三年。
网易评论周云:现在人们最担心的是,新的改革会不会又滋生出新的不公平问题?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如何保证其公平地进行?这两方面的公平性不能保证,高考就会彻底沦为拼爹游戏,促进素质教育的初衷也会荡然无存。在这里,公平是效率的根本保障。接下来,各地在制定实施细则的时候,这该是最应受到重视,最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改革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不具备很强的操作性,比如学业测试,如果没有专业组织起作用,肯定没有统一标准,各方面操作起来有很大难题。在小范围可以,大范围操作很麻烦。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肖龙海:高考改革和录取制度改革要同步进行,大学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需要选择不同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科成绩,偏向理工科的专业需要提供物理、化学、生物的成绩,偏向人文社科的需要提供历史、地理、政治的成绩。如果大学录取制度没有改革,此次改革空间及意义并不大。
“知乎精选”的微信:不要求做到素质教育,起码狠抓高考腐败,保障高考公平。让应试的结构更合理都做不到,却不断出台各种模式,有本事把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录取分数和录取资格做到差不多一样公平啊。应试教育的大框架下,不管怎么改,都不可能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善,戴着镣铐怎么可以跳出曼妙的舞姿?
是否“零和博弈”?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此轮高考改革,在高考科目、特长生加分、地方高考指标计划等方面,都作出了较大的调整,可以说,这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但综观整个高考方案,还缺最重要的博弈,即学校、受教育者和政府行政权力的博弈。高考改革有学科博弈、地方博弈、学校博弈、考生博弈,但权利和权力的博弈方面却不足,导致政府放权的改革极少,或者十分模糊。
中华教育改进社薛文俊:更进一步说,目前这些“博弈”,都是由行政主导进行的,但真正应该推进的政府放权——把自主权给学校,把选择权给学生,却鲜见。只有推进政府放权,让学校获得更多自主权、学生获得更充分的选择权,改革才能避免“零和博弈”,而对所有地区、学科、学校、学生都有利。
新浪博主yeti2005:关键是取消教育部过多干预教育的权力,让办学多样化,招生就多样化。全国有100所以上不需教育部认可学历的深科大,招生就会有不同。尤其是让国外名校自主独立办学,独立招生。几年内高考将变化,中小学教育将全面跟随变化。问题是这可能吗?
北方网苏宜:其实关于高考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指明了方向:“招生和考试相對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在高考改革上,教育部没有必要事必躬亲,替全国高校谋划录取、招生等工作,而是应该制定权力清单,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之间划清权力界限,赋予高校招生自主权,结合高校去行政化的大趋势,让高校在招生上拥有更大选择余地和回旋空间,只有这样,高考改革才算得上彻底。
腾讯网友你好我也好:这样的教育改革还是朝三暮四忽悠猴子的把戏。现在关键是全国统考,统一录取,对老少边穷省份适当照顾,不然改来改去都是扯淡。当权贵把持了招生话语权的时候,指望他们打破固有利益,痴人说梦。
呼唤一场公开讨论
某家长杨润禾:若方案制定者能做几年普通家长,体会出天下父母育子之情,会有更好更贴近民生的方案出台!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高考改革要治本,不能只是治标,现在提的高考方案都不是建立在科学论证、调查研究比较的基础上,根本没有好好地慎重听取各方意见。
《无锡日报》墨锦鲤:如果希望高考改革深入推进,就必须启动与权力部门的博弈,应由全国人大讨论、审议高考改革方案,并在其间,广泛听取公众意见,甚至可发动民间机构、社会组织提出高考改革方案,一同参与讨论、审议,这才能有效博弈,推进政府放权,带来新的高考改革局面。
《新华每日电讯》燕农:高考改革注定是一揽子改革方案,涉及考试、评价、录取等多个方面,而不是碎片化的政策出台。以一揽子改革方案牵涉面之广,恰恰是让各方理性发言的理由。在这方面,西班牙的经验或可资借鉴。从2012年起,西班牙着手对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全民大讨论”持续了一年多,表面上教改的步伐看似放慢了,但结果却体现了绝大多数民意,符合改革的初衷。
《北京青年报》胡乐乐:高考改革势在必行,并且要敢于突破既得利益集团想方设法的强力阻挠。在一些十分重大的方面,比如“985”大学完全国家化、招生计划重新分配、农村学生生源必须达到多少比例,在教育部和国务院都无法妥善解决的情况下,则应该由全国人大通过公开辩论和民主投票来解决。也就是说,高考改革不能囿于高考本身,还必须要跳出高考,这样才能以更宽广的视角推进高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