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装饰性丝织品。“缂丝”中的“缂”字为技法,“丝”为原料。“缂”源于原始的缂毛、缂麻、缂棉,后发展到缂丝;“丝”即蚕丝,纤维长细腻,光泽度好。缂与丝的结合,使缂丝作品的品位雅到极致。
发展千年古技失而复得
自古至今,缂丝随着中国历史的洪流起伏跌宕,历经了隋唐的简洁实用,宋代的精美富丽,元代的简练豪放,明代的节俭朴素,到清代随政治的一度盛极到枯萎凋败,解放前夕,缂丝技艺一度濒临人亡艺绝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后,得益于党和政府的扶持,缂丝生产得到恢复。1955年,苏州成立了工艺美术剌绣生产合作社,流失的艺人被重新组织起来,明缂丝就在此基础上,以苏州为大本营慢慢地恢复发展起来。
而本缂丝技艺的复原,很大程度上,则是一种历史的偶然。
其实,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从何时起本缂丝技艺就已流失,以至于在苏州地区流行的明缂丝被认为是缂丝工艺的全部。但古老优秀的传统艺术从不缺乏执着的追逐者,一位日本客户的出现,促使一名中国古编织技艺研究者复原了本缂丝这一古老工艺。
1983年,一名日本客户拿着一个缂丝残片到苏州寻找可以制作的技师,但他发现,苏州当地擅长明缂丝技法的技师并不能加工出合乎样品的作品。熟谙中国文化的日本客户深知本缂丝技艺的发源地在南通一带,因此到南通找到了当时供职于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的王玉祥。
王玉祥是江苏省南通市唐闸镇人,1946年11月生人,1979年进入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刺绣和服科科长、实用工艺部主任,长期从事中国古编织技艺的研究工作。
这位日本客户向王玉祥明确表示,必须用本缂丝技法复原织片,做出同样效果的作品。但到底制作方法是怎样的,日本客户心中知晓却并不明示。
王玉祥对中国刺绣和丝绸史做过系统性的研究,他深知,本缂丝技艺早已失传,国内再无人能够做出此种工艺作品。然而,“穿越”时空而来的古老织片激起了王玉祥心中对于失传技艺的向往。他反复揣摩,精心研究,从现有的明缂丝简化的纺织工具和流程中追溯本缂丝的精致技艺;他翻阅书籍,检索历代文献,并从编织底片及织绣图案中寻找线索;他还从外地召回了从研究所离开的技师,合力研究。终于,在第二年王玉祥成功复原了本缂丝技艺,日本客户见到作品时惊叹道:“没想到真的可以和原片一模一样!”
王玉祥拯救了本缂丝技艺,使更多人能够欣赏到本缂丝的神韵。他的儿子王晓星,从父亲手上接过接力棒,在传承之中,使缂丝走上市场化发展之路。
传承人访谈
让缂丝从日本回归中国
访南通缂丝传承人王晓星
王晓星,南通缂丝传承人,缂丝复原者王玉祥之子,毕业于南通纺织学院。1995年,王晓星协助父亲共同运营南通宣和缂丝研制所,并创办了南通吉业工贸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南通三和经贸有限公司),父子俩一边进行技法研究,一边兼顾产品生产,承担起了传承本缂丝的历史重任。
金秋九月,《纺织服装周刊》记者走近王晓星,走近缂丝技艺。
TAweekly:本缂丝称呼由何而来?很多人说“本”是日本,是这样吗?
王晓星:由于本缂丝技艺的复原与日本有很大的关系,因而一些人便简单地认为“本缂丝”的“本”指“日本”,实际并非这样。这里的“本”是原本,本来的意思,“本缂丝”因日本学者认为这种缂丝代表着缂丝最本原的技术特点而得名,是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工艺文化。
TAweekly:在缂丝技艺的传承方面,您认为中日两国有什么不同,我们需要向日本学习什么?
王晓星:缂丝很早就传到了日本,并在日本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日本人称缂丝为缀,如明缀、本缀。在缂丝技艺的保护传承方面,日本比我们做得要好,或许他们也不会有很多人以此为生,但他们绝不会让技艺失传,这是我们要向日本学习的地方。但是,日本在保护技艺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对传统工艺的保守态度,使工艺多年没有改变,也不会创新,这样不利于市场化生存。
TAweekly:您和您的父亲为什么选择“宣和”二字作为研究所的名称呢?
王晓星:“宣和”是宋徽宗的年号,宋徽宗十分迷恋缂丝,喜欢把山水鸟兽画制作成缂丝欣赏。历史上,宋代也是缂丝技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我们去台湾交流,那边就直接把缂丝叫做“宋缂丝”。我们重新使用“宣和”这个名号,就是希望能重现北宋那段辉煌的缂丝年代。
TAweekly:作为本缂丝传承人,您对南通本缂丝和苏州明缂丝这两种缂丝技艺流派未来的发展持怎样的看法?
王晓星:南通本缂丝和苏州明缂丝走的是两种不同的市场生存道路。由于技艺的难易程度,明缂丝传承范围较广,有很多家企业或个人都在做,在苏州地区已经形成了集群。而南通本缂丝由于技艺复原时间较短,技法易学不易精,目前中国只有我们宣和一家在做,主要以定制作品为主。
产品方面,由于明缂丝织造速度快、量大材质轻软透气,因此多用来做服装和家纺材料,而本缂丝对布料要求高、织造难度大、量少、价高,因此多用来做工艺美术收藏品。
TAweekly:缂丝经济似乎一直都是对外贸易居多,内销明显不足,如今市场有什么改变吗?
王晓星:由于本缂丝技艺复原与日本有很深的渊源,而国内大众对缂丝工艺又了解甚少,有的甚至不知道是纺织品,误以为是画作,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日本在照顾南通的缂丝生意。我们在日本很有名气,日本不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很认可并喜爱缂丝这种传统工艺。1998年,宣和研究所为日本民主党党魁办公室缂织了日本民主党党旗,由此可见日本人对缂丝的认可程度。
不过近几年缂丝经济已经出现了变化,一方面,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日本对缂丝的需求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民众对缂丝了解的增多,认识到了缂丝的价值,国内的缂丝订单增多了,很多企业和机构在我们这里定制礼品,也有很多人买去做收藏品。
TAweekly:2009年您开通宣和缂丝网站,现在“@宣和缂丝”的微博做得也很不错,粉丝两千多了,企业已经有走向“新媒体营销”的趋势,这些新媒体工具对技艺的传承以及产品的宣传有实质的助益作用吗?
王晓星:确实,新媒体对缂丝在国内的宣传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缂丝技艺刚复原的几十年内,国内很少有人问津,宣和缂丝网站刚开通后,一天也就个位数的访问量,但是随着媒体推广,关注缂丝的人慢慢地多了起来,网站访问量上去了,宣和缂丝的微博也成为我们与客户联系的一大阵地。
TAweekly:目前,宣和缂丝研究所的发展面临哪些困境?
王晓星:眼下,研究所的艺人流逝问题很严重。由于缂丝对布料要求高,织造技法复杂,过程辛苦漫长而枯燥,很多艺人没有坚持下来。况且,这不是一个十年磨一剑的时代,各方面的压力与诱惑,让人很难静下心去,满怀敬意地沉入创作中。宣和最多时有一百多个艺人,现在只有二十几个,为了尽快实现收益,养住工人,我们现在给产品的定价都很低,这是工业时代中手工技艺的无奈与悲哀。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通过与市场结合,即保护住传统技艺,又能造福缂丝工人。
TAweekly:事实证明,凡是非遗传承做得好的地区,政府都发挥了很好的主导作用。关于缂丝传承,您希望政府做些什么?
王晓星:政府已经给了很大支持了,我相信只要把资源用在实处,肯定会对缂丝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起到很大帮助。希望今后政府能够对缂丝艺人的生存状态方面给予更大的关注。
历史缂织风华两千载
缂丝技艺成熟于隋唐时期,至今至少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缂丝技法巧妙、耗工多、用材贵,一块半平方米的缂丝作品就够一个工人忙碌两三个月了。较高的劳动附加值使缂丝作品淳厚与典雅并存、写实与画意并重,古时只有帝胄富贵之家才有条件享用。
唐缂丝没有过于繁杂的花纹图案,技艺主要采用“平缂”。宋代是缂丝发展的鼎盛时期。与前代的缂丝相比,北宋缂丝图案清秀雅致,颜色古朴典雅,纹样既工于对称又追求变化,并加入了很多绘画元素,尤其是随着北宋院体画派的发展,缂丝开始采用国画来做底稿,合花线技术能逼真地表现出笔意的浓淡,一下从纹样制作跃升为艺术欣赏品。南宋的缂丝工艺更加精细成熟,色彩过渡更加自然,视觉呈现更加立体真实。
无论是包首、装裱,还是题材,宋代缂丝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达到令后世千年间也难以逾越的一个高峰,即“本缂丝”。到宋代中后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缂丝生产技术也随之在长江三角洲周边生根立足直至如今,而北方缂丝业则逐渐销声灭绝,带有浓厚北方特色的宋缂丝(即本缂丝)逐渐遗失。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彰提倡勤俭治国,倡导从朝廷上下简化编织工艺,由此产生了缂丝的一个分支流派——明缂丝,并在苏州一带流行。清代,缂丝技艺随政治形式变化由盛极到凋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描绘过大量的缂丝服饰,极尽奢美。但到清末民初,连年的战乱使缂丝生产几乎完全停滞。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缂丝才重获新生。
分类本明缂丝各有千秋
南通本缂丝与苏州明缂丝是中国缂丝的两大主流派系。本缂丝是中国缂丝自古以来的基本形式,明缂丝则是在明代被简化的一种缂丝技法。两派别虽在技法上各有不同,但始终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通经回纬法。
由于历史原因,如今的明缂丝主要集中在苏州,本缂丝则独居南通。当然,苏州也有本缂丝,南通也生产明缂丝,只是南通做的明缂丝始终会掺合许多本缂丝的习惯做法,苏州做本缂丝也难免要把明缂丝的做法融合进去。二者在历史传承、用料技法和作品风格上有明显区别。
“本缂丝”是中国最古老的缂丝品种,因日本学者认为这种缂丝代表着缂丝最本原的技术特点而得名。南宋马端临所撰史书《文献通考》中有关于南通地区向宋廷进贡缂丝,后散落于民间又传入日本的记载。本缂丝承载了缂丝发展的全过程,以本缂丝为基础,缂丝领域才延生出明缂丝、铝缂丝、绒缂丝等其他缂丝品种。
本缂丝的经线张力很强,织出的作品表面通体呈罗纹档(历史上也称瓦楞地),面料平整挺刮,大气又不失细腻和精巧,适宜制作成书画、屏风、唐卡、袈裟、和服腰带及手袋类产品。虽质地比明缂丝厚重,但处处蕴藏精致,耐人寻味,体现出中国艺术独有的妙境,难怪人们给本缂丝的评价是“雍容华贵,惟妙大气”。
相比之下,明缂丝就比较“接地气”了。明缂丝在编织时经纬线直接交织,加工时也不需要有反复的扣夯操作,因此选材不要求高密度丝线,呈现效果直接取决于横纵交叉的疏密。明缂丝设色华丽,常以金丝线或亮色见底,用绚烂的背景掩去经纬线局部交织所产生的瑕疵,成品质地柔软,适合做高档服装面料及辅料,是历代皇室制作龙袍的御用材料。
本缂丝和明缂丝是缂丝工艺的两大支柱,二者相互支撑,互相借鉴,互为缂丝工艺增光添彩。
缂丝知识充电
产生时间:隋唐时期。
种类:本缂丝、明缂丝、铝缂丝、引箔缂丝、绒缂丝、雕镂缂丝和紫峰缂丝七种品类。
特点:缂丝以桑蚕丝为原料,以生丝做经,彩色熟丝做纬,以“通经断纬”、“通经回纬”技法呈现出雕琢镂刻般的效果,且织出的成品正反两面相同,是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被誉为“织中之圣”。
工艺流程: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打翻头、箸踏脚棒、扪经面、画样、配色线、摇线、修毛头等16道工序。
用途: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容像、书画、屏风、唐卡、袈裟、和服、腰带及手袋类产品。因缂丝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
制作经纬纵横雕华服
织造缂丝的工具就是一台土木织机,上有几十个装有各种彩色丝线的小梭子和一把竹制的拔子。织造时艺人坐在木机前,按预先设计编绘在经丝上的图案,不停地换着梭子织纬,然后用拔子把纬线排紧,纬线的长度需依画稿颜色的变化轮番调换梭子,因此织造一幅作品往往需要数以万次地变换梭子。由于织造的作品在织造的图案与素地接合处微显高低,呈现一丝丝裂痕,宛如镂刻而成,因而也称“刻丝”。而且成品缂丝正反两面如一,与双面绣有异曲同工之妙。
缂丝与刺绣、织锦等一般锦缎纺织工艺有着明显的区别。刺绣是在整幅的纱、绸、缎、布上,按字和画的轮廓,用彩色丝线纳刺绣成。织锦的图案虽也是织成的,但它织时不断纬,其纬丝是通幅的,同时字和画常有经丝参与组成。而缂丝采用“通经断纬”技法,先以经丝纵向贯穿织物,再根据底稿的纹样,用色梭将纬丝往返与经丝交织,在有图案的地方,不贯通全幅,而是用小梭子挖织,使织物的色与色之间呈现断痕,类似雕刻,正如宋庄绰《鸡肋篇》中云:“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
缂丝的纬线其实并没有断,所以很多专家认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通经回纬”。“通经回纬”这种极富难度的织法使缂丝作品双面一致,更具立体感,花纹更加逼真,整个丝织物犹如被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体现出制作者高超的织造技术和良好的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