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校生活让女儿更独立

2014-04-29 00:44张黎
中华家教 2014年11期
关键词:校医住校室友

张黎

两年前,女儿小学毕业顺利升入重点中学,考虑到路途稍远,我们建议她住校,还讲了我们当年初中住校的往事,孩子开始满怀憧憬,表示愿意去住读。

开学后,我们欢欢喜喜把孩子送进学校,感到一阵轻松,预想孩子会如当年的自己一样,在熬过最难过的第一周后很快就会适应住校生活。

没想到,第一个周末回家,孩子就撅嘴说不想住校了,嫌床板硌得慌,嫌打饭人多排队好累……我马上表态去把床垫弄厚实保证不硌背,还开玩笑说“吃饭不积极必定有问题”,鼓动她吃饭如老妈当年一样要放下淑女架子英勇地去抢。同时信心满满鼓励她:回来调剂两天,下周肯定就习惯了。并说我们当年每周只有一天休息日能回家,还要自己辛苦花两个小时挤公交车,现在的住校条件已经好多了,肯定很快能适应。

没想到,我们低估了独生子女的“能耐”,孩子仍然时不时搞“午夜凶铃”,发来短信或打来电话哭诉“睡不着”要求回家,不是因为同学老讲话,就是因为有人打呼噜,或者考试压力稍微一加大就睡不着。我们只有不断给她打气,安慰她很快就是周末又回家来了,缓兵之计如果不成功,就改正色告诫她,当初是她自愿选择住校的,必须坚持下去。算起来,来来往往这种短信发了一千多条!

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除了短信电话沟通,我们也从生活上进行调节。周末不再安排孩子补习功课,尽量让她能够睡到自然醒,使大脑得到放松;经常带她去看看新电影,品品美食,出门郊游,说说笑笑,沟通交流拉近亲子距离,也趁机弥补住校期间亲情的疏离感。我们明确告诉她:爸妈不只希望你学习成绩好,也希望你生活能力强。现在的住校生活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容身于狭小空间的8个同学,就是一个小团队,在共同生活中肯定会产生各种问题,没有爸妈可以依赖了,只有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你要在生活上尽快自立起来。

去年国庆,为了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我们带她去了四川一个朋友家里。这个朋友的儿子当年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我们就想去取取经。到了朋友位于县城农贸市场的家后,我们看到的是在小店隔层用木板搭建的孩子卧室兼学习室,楼下堆满杂货,人来人往,孩子就在这样的简陋环境中生活了十多年。比比别人,想想自己,女儿当时就颇受触动,回来以后基本不再抱怨住宿条件,也不嫌同学闹了。

通过两年住校生活的磨炼,女儿越来越独立了。周末放学从接送变成了自己坐公交车,间或厚脸皮蹭蹭同学家的车;自己能够关注身体健康,身体不适就去找校医解决,并且笑称她自己去校医室的次数绝对超过十几年来我们带她看病的次数;同学的呼噜声已然入耳,也会积极加入到“巴蜀卧谈”,作为室长还带领室友布置美化寝室,增添几分温馨的气息,积极参加优秀寝室评选,增加了室友之间的凝聚力。我最欣慰的是,她能够主动去发掘同学身上的优点,对同学的欣赏已远多于抱怨。住校生活也没有影响到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和年级名列前茅。

住校生活给青春期的孩子保留一些空间,也不用每天都听爸妈的唠叨,还提高了家庭的黏度。女儿两年的住校经历说明,只要孩子能够坚持,家长也不心软妥协,孩子一般都能适应住校生活。家长往往为孩子作出过度的牺牲,但如果适当地“偷偷懒”,空出一些学习时间来提升自己,不是更好吗?

我相信,这段住校经历也成会为女儿一生中宝贵和美好的时光回忆。

猜你喜欢
校医住校室友
校医室初体验
编读往来
猪一样的室友
还有梦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分析住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
我就吃一点
考前紧张
校医皮青年
某中医院校医学生文化心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