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指导

2014-04-29 00:44孙征
大观 2014年4期
关键词:异化音乐

孙征

摘要:本文试图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思想,对当代商品经济时代下音乐的异化现象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此现象提出一点看法,试图为当代音乐扬弃异化找到出路。

关键词:类本质;音乐;异化;本质力量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思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著作,包含了马克思最重要的异化理论,这一思想成为流行于西方的各种“马克思主义”流派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手稿中马克思从对国民经济学的“二律背反”批判出发,发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作为人的本质的劳动,这种生命生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仅仅成为了维持肉体生存需要的手段,并从人作为类存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出发,考察了人把自己本质力量外化于自然界,从劳动的外化到伴随私有制出现,产生了异化,人的存在状态就是劳动异化的状态——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的异化,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人同人关系的异化。同时,马克思又指出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马克思在手稿中曾这样描述:“有意识的活动把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因为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认识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1]68有意识的活动是人作为类存在物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类的特性,而异化劳动下,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仅仅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和本质作为维持生存和生活的手段。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基础,把异化作为哲学的核心范畴并建构处自己的异化理论。

二、商品经济下的音乐现象

自从人类进入商品时代以后,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的商品价值就已经开始产生和存在。音乐不仅表现出商品的价值,而且进一步成为异化时代的大众文化和传媒的工具,以获得高额的经济利益。不仅大众传媒把声音的艺术当作谋取利益的工具,而当今的音乐人,制作人、创作者、和艺术表演家也仅仅是为了音乐的商品价值而从事着音乐活动。音乐已经丧失了音乐的本质,音乐人也只是把音乐作为谋生和获取利益的手段。音乐是一种大众消费文化,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众传媒往往为赢利而有意识地投合“音乐受众”的喜好,音乐的精神已是越来越庸俗,大众的审美情趣也变得越来越低下。音乐不再是人作为人类的特性的表现,而是成为商业乃至产业链条,流水线式的音乐生产,异化下的音乐从我们自身这里夺走了人的类的本质,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艺术形式。

三、音乐的本质

音乐作为艺术,它的商品属性并不是它的最高层次的本质规定,这使艺术品同一般商品区别开来。一般商品属于物质产品,是人类所创造的“第二自然”,是社会生产力的物化形态;艺术属于精神产品,是人类所创造的第二精神宇宙,是一种审美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艺术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情感的需要,西汉学者毛亨为《诗经》所作的《大序》里写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艺术作为一种自由自觉的的活动,是人类情感的表达,音乐也不例外,是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体现,是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自我确证。

诚然,音乐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值得肯定的,音乐是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和自我确证,是人的生命生产过程中的产物,是精神劳动的凝结。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家、思想家的活动就是这样,俞伯牙偶遇钟子期,一见如故,一位是有名的乐师,一位只是一名打柴的樵夫,一曲《高山流水》却让两人互感知音,两人的身份和地位千差万别,却对这凝聚着人所特有情感力量有着不可思议的共鸣,而这时音乐是人作为类存在物情感的表达。在欧洲,无论是古典音乐时期还是浪漫音乐时期,莫扎特、贝多芬、舒曼、肖邦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他们所创作的音乐作品的社会价值财富无比巨大,而在当时却几乎没有商品的价值意义,他们的创作把追求美的创造和美的心灵与感观的享受作为目标,是灵魂的共鸣,是心灵的歌唱,是人的情感,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

四、当代音乐的异化

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代的声音已经作为商品泛滥于整个异化时代,音乐创作过程的异化,音乐制作人与表演者之间的相异化,进而音乐的演绎加之各种音效,技术的美化,我们的听到的声音以及我们听觉的丧失,音乐不过是成了一种受人摆布的玩偶,充斥于我们的耳朵之中。音乐不再是情感的表现,不再是为了实现自我确证,音乐审美也不再是情感的需要和自我意识的冲动,音乐已成为一种异己的存在。音乐的主体已不再是为艺术而艺术,或者不再是使人成之为人的艺术的音乐人,而逐渐变为异化了的,成为商品拜物教其中一员的音乐人。而音乐人在他的音乐作品中的外化,使他的精神创作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但却是作为一种与他自身相异的东西,作为商品,不依赖于他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与音乐的创作的本身及音乐人自身相对立、相敌对的力量。音乐作为商品的不断增值,伴随着人的本质力量的贬值和人的精神丧失。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论述他的对象化原理曾这样说:“只有音乐才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说,他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才对我存在。”[1]86

五、人的全面复归

对音乐现这种异化的状态,在手稿中,马克思也提出了解决的方法。马克思指出:“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体上都成为了人的。眼睛变成了人的眼睛,正象眼睛的对象成为社会的、人的、由人并为人创造出来的对象一样。”[1]85也就是说,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占有,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人性才能真正复归,而这种复归的重要标志,就是人的五官感觉等属性成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力量。音乐是人实践的创造,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只有在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之后,人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本质,音乐才能真正成为人的本质力量体现的确证,有感而发的创造与审美。正因如此,马克思譬喻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再美妙的音乐也没有用,因为异化下的音乐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凝结,不是人本质的自我确证。

就像马克思曾经说到:“诗一旦成为诗人的手段,诗人就不成其为诗人了”,现实生活中,音乐人也应该加强艺术创作的自觉性和社会责任心,音乐只有回归人的自身,由心而生,表现出人的类的本质力量之时,才能是真正的声音,审美才能产生真正的共鸣。

【参考文献】

[1]俞培源,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

本导读[M].北京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刘丕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异化音乐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奇妙的“自然音乐”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分裂、异化与虚无——解读《上来透口气》的主题思想
音乐从哪里来?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音乐
武术异化研究的反思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