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速写】
他是一个充满活力也充满“矛盾”的人,曾有人这样评价他:丰富却不浮躁,自由却不媚俗,沉潜却不避世。
刚毕业那会儿,他的课余生活很丰富。阅读、写作、学唱歌、写字、绘画、篆刻、登山、打猎、下围棋、做手工、自行车运动,近乎杂耍般的生活让他很充实。然而快乐的时光并没有使他忘记学习。他拿了两个专科毕业证书,一个是小学教育,一个是经济管理,通过自学考试还获得了南师大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读了南京大学政府管理方向的研究生课程班,是中央团校第17期的优秀学员。90年代中期他做过公司仓库保管员,销售部副主任、主任,在一家有450号工人的工厂做过经营厂长、生产厂长、厂长,那期间他写了上百万字的笔记。这些丰富的阅历与知识背景,使他逐步形成了广阔的教育视野。
在那小升初还要考试的年代,县中初中部面向全县才招200名初一新生,他带的一个毕业班往往能考上十来个。因为那时他就从未把语文教材当“圣经”,而是提前把整册教材“教”完了,然后就把自己写的一些散文、诗歌拿来给孩子们看,把图书馆借来的书给孩子们阅读,以致图书管理员都说他是“最烦人”的老师。他和孩子们的关系很融洽,有叫他“兵哥”“兵哥哥”的,因为他在家排行老四,也有叫他“四爷”的。
在做校长以前,他是全县的“十佳教师”,获得过教师优质课评比第一名、全县副校长优质课评比第一名和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1999年9月,他作为副校长主持灌云县伊北小学工作,在没要上级一分钱的情况下,成立了连云港市农村小学第一支有七十多人规模的铜管乐队。他的学校是连云港市第一所开设计算机课的农村小学,是连云港市最早做到各班级都配备录像机、电视机的农村小学。他还开创性地在学校实行了“首席教师制”,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和骨干。
2000年,他在伊北小学开设了二十多门选修课程,每周六下午第二节课所有学生都可以选课走班,这为日后伊北小学成为“连云港市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8月,全县公推公选校长,经过三轮角逐,他被选中担任伊山中心小学校长。伊山镇是三个乡镇合并而成的,布局调整后,他对原伊北小学进一步规划与设计,建成了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这项工作惠及全县学生,在灌云产生了不小的教育影响。
2012年8月,他被组织任命为灌云实验小学的校长。随着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他将“理解教育”作为学校的教育哲学,针对性地申报并立项了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资助规划课题“理解教育:基于尊重观照下的教育哲学的实践研究”,以课题为引领,使灌云实小这所百年老校焕发了青春,展现了新的生命气象。
【人物档案】
侍作兵,灌云实验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首届长三角名校长,连云港市“学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连云港市小语会副会长,连云港市人民政府督学。六次获得省“教海探航”征文活动一等奖,曾获得省“杰出水手奖”“感动人物奖”等称号,公开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从哪里起步。”(恩格斯)教育教学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从一个人对世界的理解开始。对教育有什么样的理解,就会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去努力与跟进。
那么究竟什么是“理解”呢?也许人们很难给它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是我们从许多发生性的观点中可以领会其哲学涵义。理解达成了人与世界之间的意义关系,远离了理解,宇宙对人而言就构不成任何意义。理解担负着“揭示”世界的使命,它表达的是对世界内在秩序的尊重,正是理解“使命”不断完成,世界才不断地被揭示出来,从而使人的精神被敞亮与打开。由此,所有人的精神成长都是在尊重“他者”与自我的理解中得以敞亮,打开与伸展。
一、理解:对儿童生命成长的聆听
确立学生观,必须从教育的本质目的入手。那么教育的本质目的是什么呢?我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改造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在人的灵魂深处释放自由,让个体生命从自发走向自觉。
1.理解生命的成长节奏,为儿童提供顺应天性的舞台
当今的教育与教学可能失缺太多顺应儿童天性的行动。我们需要关注生命成长的规律,儿童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该干的事,强制不能让心灵与天性归顺。比如孩子天生好动,他们需要运动,旺盛的生命力需要能量的释放,国家课程对体育课时计划的安排,正深刻地说明这一点。虽然阳光体育三令五申,但是在一些人眼里,“安全”超越了生命成长的需求。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一直跟大家宣扬这样的思想,在运动中难免磕磕碰碰,哪怕头上撞个包,腿脚受伤都不要紧,即使有问题也由学校来承担,这总比让一代人全变成“虫”强得多,让老师放下思想包袱,改变教育理念,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为此,我们要求所有学生课间要走出教室,到运动场上奔跑起来。大课间我们要求学生老师全员跳绳,用最简单的形式,最简单的工具让大家动起来;开展全校3-6年级所有班级的“校长杯”足球联赛,做好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工作;我们还要求六年级所有学生体育必须达标,否则不予毕业,学生的近视率、肥胖率等都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班级考核。
我一直以为这些才是我们小学该干的重要工作,这才是对儿童生命成长的真正聆听,这才能应和儿童生命发展真正的律动。
2.把握儿童的学习特征,为儿童开辟安全表达的心境
如果说人生命成长的节奏是纵向的,那么人发展的内在因素可能更多的是横向的,块状的。这种横向的、块状的要素有其内在的秩序与关联,这些内在关联与秩序要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知识积累、不断丰富的经验,因为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在他们知识与经验的不断叠加生成中运动变化的。我们为学生营造的与之匹配的教育活动、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情境影响着学生迈向各种可能性的进程。每一个孩子都是自由的,他们都是有意义的生命的存在,他们的价值理应获得应有的尊重与体现,他们的点滴进步都是其寻求精神突围的成果。
以儿童的高度与儿童对话,适当示弱,尊重学生,让儿童体验到存在感,儿童才有可能有提高,可是尊严总是让我们放不下这个面子,放下了,也可能很生硬。在小学阶段,单就师生关系而言,当孩子感觉到你需要帮助时,内心会充满喜悦,孩子会因为帮助你而发现自己,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这时,他的精神会自然而然地成长,这比任何的外力驱使都起作用,这也是对儿童本性的理解使然。这看似儿童在帮你,其实是你在帮助儿童成长,这才是孩子需要的帮助。这种帮助不是降低标准与迁就,而是一种心态,是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这种示弱是老师成熟与自信的表现,是对孩子的宽容。这种高度看似很低,其实为孩子的发展留有了巨大空间。
在许多孩子的心中,他们应是这个学校的主宰,让孩子管理这个世界是孩子对世界认识与看法的外在表达,在儿童眼里,他们对自己能做好老师、校长的工作是信心满满的。学校倡导每周有一个班负责升国旗、校旗和本班的班旗,并且这个班要参与学校的管理。学校每周还从高年级学生中选三名同学作为“校长助理”,为校长、大队辅导员建言献策,作为校长我还经常召开他们的座谈会,听取他们对课程、课堂与一些教学问题的看法,每次他们都认真准备,踊跃发言。看到他们的那股认真劲儿,感动之余我总觉得在我们这对关系中,不仅是孩子需要我们老师,而是我们更需要孩子,是他们让我们有了充分存在的理由。
二、理解:一种教师发展的自觉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人们都认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同时让人成为“人”也是教育的归宿。我们在关注学生的时候,教师的发展同样非常重要,这就是学校工作的复杂性,它迫切需要对“人”的多重理解,因为这个群体的道德、业务水平决定另一群人未来的素养。这也凸显了教育的特殊性,如何理解这样一个群体,如何引领他们,是关系到“两群人”是否能汇聚成一股共生力量的重要命题。
1.走向理解,对教师发展的内在唤醒
走向理解,人需要被唤醒,是因为人人都有被唤醒的可能性。作为自然的人类状态,有两种东西应该是同步进行的,即人对自我的认知和人的身体机制的生长,而人对人本身的自我认识总是落后于身体的发育。这种对自我理解的缺乏,导致主体意识淡化的根源是由于人的生长不是由人的意识来掌控,而是由一种自然神秘的力量使然,而人的自我认识、自我理解、自我精神的成长是因为我们缺乏对内心世界的叩问与反思。
帕斯卡尔有一段大家都知晓的精彩论述佐证了人类精神与自然生命的微妙关联。他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世界里最为脆弱的事物,但是他却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拿起武器才能毁灭它,即使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命。然而纵使世界毁灭了他,人都仍然比致他死命的东西要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世界对他具有自然力量的优势,而世界对此却一无所知。
正因为如此,人具有自我认知的需要,自我发展的需要。在教师培训工作中,我们的培训设计要融入这些对人类心理认知的理解,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的认识水平,使这些理解转化为对自身发展需求的内在唤醒。“聆听窗外的声音”是我校的一个品牌活动,我们邀请了许多专家、学者来我校讲学,提升了我们老师整体的境界,如邀请朱永新教授做“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讲座,请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指导“理解教育”的研究工作等等,在密集的各类活动中,教师整体的精神境界获得了极大提升。这是对教育理解的走近,同时也是对教师内在发展需求的唤醒,教师的内在动因与潜能因为聆听与交流而产生了某种联结。
2.相遇理解,教师成长自觉的诗意回应
在“聆听窗上的声音”一系列活动后,有许多教师主动提出,我们不能光“聆听”,不回应。这种回应就是与“理解”的相遇,虽然这个过程艰难,但是让我看到了老师们的内驱力不断地激发,不断在生长。于是我们设立了学校的教师大讲堂,让教师在舞台上面向自己的同事说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演绎自己对课堂的诠释。当教师的成长走向自觉,我在思考我能为老师们做什么?我尝试用理解的思想引领教师发展,帮助教师建立自己的团队,并辐射到周边学校,这不仅为兄弟学校的老师提供了学习平台,也使我校骨干教师在团队中增强了使命感、责任感和成就感。
我以学科划分,为每个学科领头人成立自己的团队,开展研究,形成一种精神共生、成长共生的局面,时刻提醒大家的对话高度要在课堂、书籍、学生、同伴、家长、文本中寻找。为了适合不同老师的发展要求,我还和老师们一起商定,在卫公书院为全校老师订阅了五百多种报刊,使老师及其家庭成员都各有所“阅”。今年我的学术团队中有五名老师申报江苏省特级教师,有两名老师光荣地成为江苏省特级教师,这从整体上提振了学校教师团队的精神。
三、理解:为学校提供内在的文化表达
我每天都会到办公室走廊尽头的阳台上往下看,看那些快乐的鸟儿在树木花丛中欢快跳跃的身影,最多的时候我发现接近二十种鸟儿。我们校园的这种生态,使我经常在心底里荡漾出一种莫名的感动。感怀先贤先哲思想的点滴积累,感激他们汗水的点滴浇灌,感受着人与物的文化交融,心中时常浮现出一种归属感与存在感。
1.归属感,历史在场的学校精神塑造
归属感是一种心理需求,同时也是一种心理感受,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属于哪里,我们在一个环境中是否能被认同与接纳,我们认同与接纳我们身处的环境吗?归属感是一种双向的东西。我们要从历史中寻找我们的根基。
我们学校的几座楼都以我校历史上的名人命名,办公楼为小兰楼,是以伊山秀才方小兰的名字命名的。我们学校的两幢教学楼是百川楼和仲琴楼,分别是以在我校历史上任过校长的陈百川和朱仲琴的名字命名的。我们学校的综合楼是仲殊楼,是以马仲殊的名字命名的。基于历史的学校精神塑造,单靠几幢楼名的呈现仍显单薄,还没有凸显百年学校的厚重,我们还需要另外一种精神的传承。
卫公书院是1746年海州知州卫哲治在灌云伊山主建的书院,后人称“卫公书院”,它是我校的前身。2012年8月,我把学校图书馆和教师阅览室整合装修,命名为“卫公书院”,并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百川先生嫡孙陈吉余先生重题“卫公书院”匾额,以此彰显学校悠久历史,营建师生“精神家园”。2014年10月,我以建设语文课程基地为契机,把设在小兰楼的语文课程基地命名为“三育小学堂”,并请任之通将军题写了匾额。
学校树立了“百川雕像”,纪念“三育小学校”首任校长陈百川先生。用百川广场边的浮雕反映我们学校的发展历程。位于学校百川广场前的“三古园”因“卫公书院”有“古井、古树、古钟”而得名,“三古园”曾给一代代学子留下了深刻记忆。
2.存在感,朝向未来的文化基因培育
学校文化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是人对自我的空缺与迷失。这是一所学校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面临的问题,而“存在感”又是这个问题的核心内容。它是人们从心理与精神层面来观照的内心感受,它更多地体现在人的精神世界,并与人的想象力和意识密切相关。在人的文化观照中“是一种比美貌和财富更强大、更恒久、更幸福的力量”。
“理解对精神的建构,使我们为未来而生存,理解沟通了未来、过去和现在”(金生鈜),我们不能停留在历史里,我们要在未来、现在、过去中不断往返运动。因此,我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光有历史还不行,历史再久远、再厚重,人们都不能老是在历史里徜徉,如果处理不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辉煌的历史会羁绊住前进与创新的脚步,成为发展的包袱。历史的基因是用来延续与发展的,而不是用来束缚人的。
当人们都失却了对学校的依恋与向往,当这成为人们群体性心理倾向时,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会更为复杂。学校文化建设不是为了历史,而是要从历史中走出来,这种行走要伴随着未来文化基因的培育。这正如我为学校校歌《成长的地方》创作的歌词里所描述的那样:“伊山苍苍,盐河浩荡,美丽校园飘书香。卫公书院,三育学堂,三古园里,桃李芬芳。这里是我们追梦的摇篮,这里是我们成长的地方。俊英淑子,晨读晚唱,家国未来正茁壮。少年大志,世界气象,中华梦想,无尚荣光。这里是我们追梦的摇篮,这里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在征集校歌歌词的过程中,我们发动老师、学生、家长们共同参与,构建大家对学校的归属感。
在我对校徽的设计中,我融入了历史的传承、现代的要求、未来的展望。其中古钟蕴含了历史元素,因为那是“卫公书院”“三育学堂”乃至建校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学校报时的工具,也暗示着钟声会传向遥远的未来。古钟上的“1909”是展示学校建校久远的历史,“三育”是对建校办学理念中全面发展思想的追寻。钟面下方那富有动感、彩条带的三原色诠释着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也让人联想出一条荡漾的“红黄蓝”三原色河流,既与学校传统的办学理念“三育”暗合,又寓意着滔滔盐河之水滋养了这一方教育热土。校徽上端是校名的英文全称,寓意是“我们将从这里走向世界”,是我对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粗糙性、发展性、全面性、开放性等问题认识的文化表达。整个校徽的主色调为绿色,透露出盎然的生机与活力。
我们学校的历史本身就是一本厚书。书雕掩映在校门里南侧的花园内,翻开的页面上,右页上部用隶书镌刻“三育”两字,告诉我们学校的历史和传统的办学理念;下方用篆书刻着“过去”“现在”“未来”,勉励我们:开卷有益。人生之书或有字,或无字,但不管有字无字,每个人都要铭记过去,把握现在,开创未来。书雕的左页没有文字,是一片光滑的空白,为的是留下无穷的想象让莘莘学子们书写。
理解是一种行事原则,是基于对人性的体谅与回归,需要我们用尊重、对话去滋养、呵护,也是校长不能忘却的自我修炼。
(侍作兵,连云港市灌云实验小学,222200)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