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范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在学习和践行的过程中。我感觉《纲要》是和钱学森思想有机结合一起的,尤其是对基础教育部分的规划,我想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钱学森之问
1. 忧思之问,切中要害。2009年10月31日,我国科学巨星钱学森在北京逝世。教育是钱学森最后的心结。
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在晚年不止一次向国家领导人谈起他的忧虑——“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始終产生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令中国知识分子忧虑的问题。”
2009年8月6日,与温家宝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中,他依然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可谓思虑深重、愁绪满怀。
老先生平和安详地离去了,他的“三问”教育,被人们看成他最大的遗愿,并称之为“钱学森之问”。在中国教育蓄势待发,寻求全新突破,追求旺盛发展的时代格局中,钱老之问激发了图新之志,其深远思想恰是《教育规划纲要》的光辉之点。
2. 世纪之问,当头棒喝。因对教育的深情和灵魂的高贵,钱老留下了“世纪之问”,却掀起了层层波澜。在关于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上,一些官员认为,教育“三乱”问题基本根治,择校收费等基础教育问题将很快解决。这显然是官本位的一叶障目,官员大多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形和障碍,又怎能说清个中曲直。二是某些高校以“人格证书”来深化培养机制,把精神和道德力量看做优秀人才的特质,忽略了人的知识价值和能力素质,根本不是在回答钱学森先生人才培养的问题,而是将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引向了尴尬的死胡同。三是安徽省11个教授的联名公开信。事后证明这些教授一方面还要学会写公开信,另一方面如果要真正研究中国教育问题,不要仅是重复钱老和温总理的话以及空洞的口号。这些回应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的教育确实到了很危急的时刻地官僚主义、沽名钓誉、刻舟求剑、无中生有都在深深地伤害和打击着教育。
钱学森之问,表面上问的高等教育,但万丈高楼平地起,高等教育缺乏创新性,没有培养出世界级的大师、顶尖人才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仅仅归咎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就没有责任吗?孩子从小就没有树立读书报国、雄霸世界的志向,长大后又怎么可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问鼎苍穹!
二、规划纲要中基础教育的重彩之笔
1. 十年内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的目标。这也是义务教育在全面普及之后,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区域均衡发展是阶段性战略,是基于由点到面的层次性考虑而逐步实施的计划,基础教育面积大,范围广,不可操之过急。我们国家地区之间、区域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非常大,这是一个基本国情,需要理智看待。而从整个战略发展来讲,大力加强中西部的发展,使我们都能够让全国范围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能够达到更高的状态,是实事求是的发展步骤。
十年是一个稳健的周期,可以县域为先,解决教育投入的均衡化,师资培训的一致性,体制改革的最优化,进而扩展到省级的经济发展配套投入的调剂。不谋一隅,不以谋全局。这也正是《纲要》致力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所遵循的客观规律。
2. 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纲要》提出要大力普及基础教育:一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一年普及率和三年普及率分别由2009年的74%、50.9%达到2020年的95%、75%;二是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由2009年的90.8%提高到2020年的95%;三是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毛入学率由2009年的79.2%提高到2020年的90%。这样的目标和动作覆盖到全国范围内,确实是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大手笔。在理念引领上,规划纲要把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作为战略主题。强调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评价制度、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氛围下的学生发展,必然是积极昂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
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就要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规划纲要提出,一要采取多种形式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职业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二是加强师德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制定教师资格标准,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系列,设立正高级教师职务。三是以农村教师为建设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逐步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整体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3. 基础教育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沉重而不容回避的问题。很多人把钱老之问比做无解的斯芬克斯谜语,这个命题是留给全社会的,但要由教育领域去承担和攻克。
我们的教育体制几经易帜,却还是分数至上,至于学生的创新意识、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等,因为无法求证便避重就轻。殊不知爱因斯坦的小提琴水平极高、陈景润会书法、钱学森也在夫人蒋英的音乐声中受着熏陶,而我们的学生却被要求着只埋头于文山题海。生活即学问,这是常识也不得不为分数让道,固然这不能完全怪罪于学校,但事实是学生很少能有机会在实践中亲历亲为,又何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而从小习惯了“惟上、惟书、惟分数”的孩子,长大以后当然无法被锻造成杰出人才。至于一路从应试中拼杀过来的教师,如果不更新教育观念,也不注重人文情怀修养,又会逼着学生重复自己的老路,这就是基础教育的现状。
现行中小学教育在教学模式、评价标准、行政管理、升学命题上都取标准化方式,长期下来,形成了固有模式,还要用行政手段去保护,真是固若金汤。这种体制,就标准化人才培养来讲,是适应的,对于天才型人才,就成为压抑的大石,越是坚持这种模式,就越是压抑这种天性。工具主义、应用主义、标准模式是平庸学生喜欢的模式,但恰是天才学生厌倦的模式。它们的共同点是很正常、好操作,但结果是出平庸、压天才。我们的学校只有按照教育家思维、创新模式办学,积极改革教育行政化、功利化走向,才能形成培养顶尖人才的土壤。
钱学森曾经表明,在他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师大附中的学习生活对他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当时学校实行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学生们在宽松的环境中能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長,为其后的发展奠定了“人生的基石”。
相对于国内教育,美国教育更重视学生自身的思维和发展。钱学森最初到加州理工学院时,就觉得整个校园很不一般,充斥着满满的创新风气,整个学校的精神就是创新。学院的学术氛围非常浓厚,给学者、教授和年轻的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只要你有兴趣,可以去任何科系听课,导师也非常欢迎不同系的学生来听自己讲课。召开学术研讨会时,氛围也很活跃,辩解和新生的观点总是针锋相对,正是这样,才促进学生的进步,创新思维正是在这种气氛下诞生的。
卢梭曾指出,孩子是自然之子。让他们自发、自动地从环境中学习,比传统的书本教育要有效率得多。卢梭认为每个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三者培养起来的。只有三种教育圆满地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卢梭和钱学森一样,有着对时代教育的提问和思考。钱老去世了,但把一个谜语般的诘问留给了中国人。这个问题很像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提出的问题,一天找不到谜底,就会多一些人被我们的教育体制吞噬。人们一次次拷问中国的教育体制,其实也是在盼着战神俄狄浦斯的出现。或许只有等找到答案后,我们旧的教育体制,才会像斯芬克斯一样变成一块石头。
《教育规划纲要》的很多内容都是直接面对基础教育的,并且指出坚决要通过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开展课业负担监测,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当地教育当地升学等机制和手段来解决制约教育发展和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胡锦涛同志曾强调: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掷地有声的指示,正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振兴教育的勇气、信念和胸怀。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一定能有效的贯彻和实施下来,一定能使中国教育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