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忠
斗茶,又称“斗茗”、“茗战”,是唐代兴起的一种带有挑战性、趣味性的茶事活动。入宋,由于帝王的钟爱,官僚的推崇,文人的“炒作”,以及平民百姓的参与,“斗茶”呈现出空前绝后的鼎盛局面。北宋中叶,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形成,休闲文化的繁兴,“斗茶”游戏逐步冲破上层社会的篱,传播到坊间茶肆、乡村市井,演变为不同阶层休闲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并规范着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审美需求。这些,不仅融入两宋的诗词歌赋及相关著述,并有所传承。在传世画作、以及宋代墓室壁画中同样可以窥测到它们的踪影。宋代著名画家刘松年的《闹市品茗图》,以质感强烈、酣畅淋漓的笔墨,把宋代民间的品茶、斗茶场景,表现得更是神情并茂、呼之欲出,让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宋代斗茶,在选茶、品茶,包括具体的加工工艺、操作规程、茶具搭配等不同方面都极尽讲究,其审美情趣、文化内涵也演绎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程度。不仅在饮用方式上一改过去的“煎煮”为“冲饮”,在操作程序上更是追新求奇、精益求精。从茶饼选择、碾末、筛制、温盏、冲膏、注水、击拂,到汤花泛起、升腾、咬盏,以及借茶令答对、营造氛围,最后决出雌雄,均环环紧扣,一丝不苟。祝穆《方舆胜览》记载,“斗试之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咬盏)耐久者为胜。”黑釉茶盏的“粉墨登场”,则进一步升华了宋代斗茶的审美时尚和丰厚内蕴。据有关资料记载:北宋年间,福建建溪盛产白茶,因此茶冲沸后,在水面会形成白色泡沫,故当地有使用黑盏斗茶的习俗,加上福建建窑生产的黑釉瓷盏品种繁多、产出量大,以至使用建盏斗茶在福建蔚然成风。建盏首见于五代,据《清异录》记载:“闽中造盏,花纹类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福建水吉建窑是宋代生产黑釉瓷器的著名民间窑口,并伴随窑变神奇的兔毫、油滴、曜斑、鹧鸪斑等名贵茶盏的问世而声名鹊起、享誉天下。仁宗年间,时任福建路转运使的蔡襄,目击建州斗茶,极力推崇黑釉瓷盏。在自拟的《茶录》中记述:“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钳黑,纹如兔毫,其杯微厚,携之久乃冷,最为要用。”他还常与同朝称臣,并“精于茶道”的欧阳修、梅圣俞等以茶会友,畅怀聚饮,吟词论道,品茗颂盏。宋代大文豪苏轼《送南屏谦师》也留下了歌咏建盏的诗句:“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与苏轼齐名的黄庭坚也以茶言志,借盏抒怀,“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红巾翠绣,纤纤玉指,研茶沏水,鹧鸪斑茶盏,侍奉身前,堪为一时雅事”。大意:有美女名盏相伴,这斗茶、品茗的意境自然是非同一般。各级官吏的演绎与追捧,使黑釉茶盏的身份地位与文化内涵大为提升,加上乡绅富贾、文人雅士的鼓噪渲染、推波助澜,最终赢得帝王的赞许和认同。据有关史籍记载,北宋中晚期,声名显赫的黑釉窑变茶盏,不仅是宫廷内苑的至爱,也是达官显贵、乡绅富豪借助“斗茶”平台,炫富亮贵、附庸风雅、哗众取宠的象征。宋徽宗的《宣和宫词》把帝王专注斗茶的生活场景描述得更是形神毕现,读后如身临其境:“上春精择建溪芽,携向芸窗力斗茶。点处未容分品格,捧瓯相近比琼花。”词中一个“捧”字,把一代帝王对黑釉瓷盏的钟爱之情溢于言表。他还在《大观茶论》中留下“盏色贵青黑,兔毫条达者为上”的记述。“上有所行,下必甚焉”。封建帝王的迷恋,官僚士绅的奉迎,引发了草根阶层的狂热与追风,这不仅使斗茶游戏火爆一时,应运而生的黑釉茶盏也同样作为宋代斗茶的时尚品牌和审美坐标地位迅速提升,并在大江南北广为流行。轰动一时的社会审美取向,日益扩大的消费需求市场,极大地刺激了黑釉瓷器的产出规模。其间,生产黑釉瓷盏的窑口已波及全国,福建建阳、江西吉州、山东淄博、山西鹤壁、陕西耀州、河南鲁山、安徽寿州、河南当阳峪等地方窑口,包括河北定窑、磁州窑等均有制作,其生产规模之大、涉及地域之广,当属史所未闻。现略举数款,以飨藏友。
1.宋代建窑兔毫盏(图1)高6.5厘米,口径12.6厘米,足径4.2厘米。束口弧壁,圈足浅圆,腹部有手捺纹,足部见修刀痕,胎质粗糙,形制粗犷,古拙凝重。釉质浓郁凝重,黑中泛褐,厚重古朴,光鲜亮丽,粘稠的釉质自上而下呈垂流之状,近底釉层积聚凸显,并形成若干硕大泪痕,胎釉结合处可见特征鲜明的“黑色结晶层”。内外壁遍布金褐色兔毫斑纹,又名“金兔毫”,兔毫纹纵向排列,线条清晰,呈中心放射状。内底釉层漆黑,幽深亮泽,状似体形硕大、光芒四射的黑色珍珠,与周边呈放射状的兔毫斑相映成趣,瑰丽神奇。口沿无釉,显露出干涩粗陋的土褐色胎骨。
2.宋代油滴盏(图2)高4.1厘米,口径11.8厘米,足径3.6厘米。敞口,浅腹,斜直壁,小圈足,造型精巧,中规中矩。胎质坚致,白中泛黄。釉质润泽,肥腻丰腴,黑中透紫,紫中泛褐,通透匀称,酥光四溢。器内外遍布大小不等、参差错落、状似油滴的棕红色窑变,显现出北方窑口的典型特征。油滴自上而下、大小相间,布局神奇。大的有0.5毫米左右,小的则靠目力所能仅见。窑变油滴均低于釉面,紧贴胎骨,呈收缩挤压之状,以手抚之,有凹凸不平之感。迎光侧视,时而呈紫褐色,时而呈银灰色,交替变幻,光怪陆离。20倍放大镜下,釉中金碧辉煌,似有大小不等的金屑在其间游移。此器造型精美,釉质纯正,工艺高精,窑变神奇,堪为宋代北方窑口难得一见的经典之作。它虽历经千年,却依然宝光内蕴、完好如初,让人反复把玩,爱不释手,欣赏品评,回味无穷。内心油然生出“此盏只须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感叹。
3.宋代磁州窑黑釉白边盏(图3)高4.9厘米,口径12.6厘米,足径3.4厘米。撇口弧腹,小圈足浅圆底,修饰规整,器型端庄,浑厚大气。胎色灰中泛黄。器内外通饰浓郁的黑釉,釉质古拙凝重,苍劲沉稳,厚薄匀称。釉色黑中透褐,并泛有变幻神奇的“蛤喇光”。口沿施白釉,丰腴莹润,白中泛黄,状似牛乳。内壁有数块不规则的黄褐色釉斑。此器线条流畅,过渡自然,古朴中蕴含着典雅、柔美,腹部极度夸张而又恰到好处的弧线,“多一分则肥,少一分则瘦”,于不经意间折射出宋代工匠超凡脱俗的审美理念和工艺水准。它不仅彰显着宋代含蓄内敛、不事张扬的时代风格,又渗透出唐代以肥为美、雍容华贵的审美特征。总之,它不失为北宋早期磁州窑黑釉瓷盏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4.宋代磁州窑黑釉褐彩铁锈花盏(图4)高4.5厘米,口径12.2厘米,足径4.2厘米。口沿微撇,弧腹圆润,足际平切,外墙平直,内墙外撇,刀工犀利,技艺娴熟。胎质粗放疏松,色调白中透褐,褐中泛黄。器内外通施黑色透明釉,釉质精细,黑中透亮,精光内蕴。口部装饰古雅凝重的褐色釉,釉色深沉,浓郁肥厚,状若飞瀑,腾空飞驰,一泻而下,于内壁形成一圈由浓趋淡、由近及远的彩条状铁锈斑,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状若“行云流水”,形似“彩练当空”,其内蕴之丰厚,意境之深邃,让人敬叹,令人称奇。局部釉面可见不规则的细碎开片。口沿因釉质流动而显露胎骨,构成一圈线条清晰的金褐色线纹。胫部无釉,底足露胎,彰显着磁州窑敦厚粗犷、自然奔放的典型民窑特征。
宋代黑釉茶盏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器形上有敞口斜直壁、敞口弧壁、撇口弧壁、敛口弧壁,束口弧壁,并有深腹、浅腹之分,以小浅圈足为主,兼有饼足、玉璧底。釉色以黑为主,并有黑中泛褐及酱色釉。品种不仅包括兔毫、油滴、玳瑁、曜斑、鹧鸪斑等窑变釉,还有剪纸、贴花、铁锈花、黑釉白边等诸多门类。可以想见,在群体庞大、数量可观的斗茶者手中,黑釉瓷盏可谓是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无奇不有。在清风翠竹之下,江河湖波之畔,曲径栏之所,茶楼酒肆之间,三五好友,相聚正欢,吟词弄赋,交杯换盏,汤浓色透,新绿飘鲜,环顾四围,款款名杯异盏,璀璨夺目,争奇斗艳:甲盏波光鳞鳞;乙盏莹光四射;此盏若孔雀开屏;彼盏似鹧鸪比肩,奇幻无穷的窑变在惊羡不已的喝彩中把斗茶推向极致。此刻,什么外侮入侵,什么江山易主,什么主战主和,什么荣辱得失,似乎已尽抛九霄云外。无论是“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壮志,还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的乐不思蜀,都浓缩在这争茶斗盏、吆三喝四的闹中取静之间。饱经战乱之苦的两宋人民,向往汉唐盛世,期盼国运昌盛,政局稳定,安居乐业,物阜民丰,但在历经劫难之后,留给他们的却只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叹。面对江河日下、报国无门的困顿、悲愤与幻灭,在痛定思痛之余,只能权借琴棋书画、蹴鞠、斗茶,捕捉瞬间身心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慰藉。而时下文人雅士、达官显贵涉猎斗茶的诗词歌赋、专业著述,包括范仲淹的《斗茶歌》、蔡襄的《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以及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在渲染貌似繁荣与悠闲自得的背后,抑或都潜藏着一丝“顾左右而言他”的无奈与隐忧,进而生出“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感叹。范仲淹心中“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的忧思,刘松年笔下饱经苍桑与忧患的笑脸,楼台亭榭品茗斗茶时的喧嚣,极品茶盏神奇窑变引发的众口一词的赞叹,都难以掩饰人们挥之不去的黑色记忆。这或许正是被茶家炒得炙手可热的黑釉瓷盏所蛰伏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澶渊之盟”、“靖康之难”、江山破碎、京都南迁,两宋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令人刻骨铭心的时代悲剧,已经给生活在宋代社会的不同阶层打上了不可磨灭的深刻烙印。这一宏观历史背景,不仅是宋代文化形成的基因,也是宋代斗茶达到巅峰的关键。(责编: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