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祥瑞 董玉秋 张军
温室是在不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严寒季节和恶劣天气频繁发生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作物栽培。由于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制约,加之设施本身封闭性严密的特点,其生态环境条件已经不同于露地的环境条件,使它具备了多种不适宜于作物生长发育的不利因素。
(1)外界环境条件恶劣,室内温度差异性大。冬季会经常受到寒流、冰雪、大风、低温,甚至是长期阴冷等恶劣气候的影响,室内气温、地温经常骤然下降。大幅度降温,会引起枝叶和根系生理性障碍现象频繁发生。
(2)室内气温随高度变化上下之间差异大,地温、气温差异性大。室内气温随高度的下降温度逐渐降低,地面处温度一般比室内2米高处的温度低5~8℃,室内作物架面高大时,温度差异性更大。白天地温可比空气温度低7~10℃,10厘米以下土壤温度更低,20厘米左右处土壤温度在严寒季节仅12℃左右。地温低,根系活性差是制约室内黄瓜生长发育、产量、效益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3)温室内光照条件差,光照强度明显不足。太阳光是一切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质的能源,也是温室热量平衡之源。黄瓜要维持较高的光合效能,其光照强度应达到3~6万勒克斯。在冬季,太阳的辐射能量,不论是总辐射量,还是作物光合作用时能吸收的生理辐射量,都仅有夏季辐射量的60%左右。设施覆盖薄膜后,阳光的透光率为80%左右,薄膜吸尘、老化后,其透光率又会下降20%~40%。因此,设施内的太阳辐射量,仅有夏季自然光强的30%~40%,仅2~4万勒克斯,远远低于黄瓜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倘若阴天,设施内光照强度几乎接近于黄瓜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光照弱,光照时间短,是制约设施黄瓜产量、效益的又一主要因素。
(4)光照分布不均匀,差异显著。一般情况下,温室的前部,采光面屋面角大,阳光入射率高,光照较为充足;中间部分,其光照强度可比前部低10%~20%;采光面的后部,屋面角最小,加之温室的后坡、后墙又遮挡了北部与上部散射光的射入,阳光入射量更低,光照强度仅有前部的60%~70%,如不加以调控,会引起黄瓜严重减产。
(5)温室封闭性严密、室内外空气较少交流或不经常交流,通气不良,会诱发多种不良现象发生。①白天黄瓜进行光合作用时,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很快被叶片吸收。由于内外空气流通不便,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及时补充,极易缺乏。缺少二氧化碳,会使光和效能急剧下降,黄瓜产量、品质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是否能够及时补充并提高温室(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是制约温室黄瓜栽培效益的最为重要因素。②设施密闭,土壤呼吸作用及肥料分解发酵释放出的有害气体,特别是氨气、亚硝酸气体等不能及时排除。此类有害气体在温室内有少量存在,就会对室内黄瓜植株造成严重危害。③温室内外空气交流少,空气不流通,土壤蒸发的水分和作物叶片蒸腾排出的水分,都以水蒸气状态积累于室内的空气中,室内空气湿度高。
空气湿度高,为各种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害的侵染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生态环境,极易诱发病害,而且病害种类多,侵染速度快,发病频繁,防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