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 朱延虎
1 选地
哈密瓜为喜温、喜肥、好氧作物,瓜地应选择肥力高,透气性好,土层较厚,防风性能好,pH值7.5~8,含盐量不超过2%的中上等肥力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为宜。尽量选择倒茬的地块进行种植,前茬作物以棉花、小麦、玉米为宜,灌溉时保持水源清洁。
2 整地
2.1 采用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整地时可免去传统垄膜沟灌栽培必须的开沟程序,种植哈密瓜的地块应在播前深翻30厘米以上,并将地块整平,按照滴灌哈密瓜栽培要求划出种植行,两滴灌带标准间距3.3米,种植行间距0.5米(各行距滴管带0.25米)。
2.2 施基肥:根据哈密瓜每株三要素需要量是氮10克、五氧化二磷12克、氧化钾10克吸肥规律,结合土壤的肥力状况,最好采用逐块测土施肥的方法,确定最佳施肥量。但由于滴灌哈密瓜亩株数增加,为确保商品瓜产量,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每亩施有机肥(腐熟鸡、羊、猪粪)2方,生物有机肥100千克或油渣200千克,二铵35千克,尿素10千克;土壤肥力较差的地块,亩施有机肥3方以上,生物有机肥120千克或油渣250千克,二铵45千克,尿素15千克。
基肥施入有两种方法:一种沿种植行开一条深40厘米的施肥沟,将上述基肥搅拌均匀倒入沟内,然后整平覆土厚度20厘米左右,要求给底墒水前将基肥施入;另一种为全层施肥法即在种植带撒施以上准备好的肥料,耕翻施入。
3 底墒水
小拱棚种植地块,3月15日给底墒水,最迟不超过3月20日,亩灌溉200方;若采用先覆膜,后给播前水的方式,要求播前滴灌水应滴透,滴灌水渗透深度60~70厘米,宽度1.1米,每亩50~60方。
4 播种
4.1 品种:每一个滴灌系统品种应一致,单元滴灌种植模式一致,以利管理。敦煌地区哈密瓜主栽品种为:宝丰蜜、西州蜜17号。
4.2 亩株数:以每亩保苗数900株为宜。
4.3 辅设滴灌带覆膜:沿原规划的播种行开一深10厘米、宽15厘米的小沟,沟沿整平整实,将滴灌带放置其中,然后覆膜两边压实,选用1.1米宽地膜。
4.4 种子处理:可采用200倍福尔马林液浸泡2小时,清水漂洗3次后播种;也可用10%的磷酸三钠浸种20分钟,预防病毒病。
4.5 适时播种:5厘米土温稳定通过14℃进行播种,穴距40~50厘米(单蔓40厘米,双蔓50厘米),播深3厘米,每穴下籽2~3粒,然后覆土封严播种穴。地膜瓜4月15日后开始播种。
5 田间管理
5.1 灌水:滴灌哈密瓜若管理不善,根系发育较弱后期易发生早衰现象。为此,在灌足底墒水或播前水的前提下,苗期可采取蹲苗措施,苗期尽量推迟灌水,在土壤状况较好的条件下,播后20~25天滴头水。
哈密瓜各生育期适宜的土壤水分指标下限为苗期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开花、果实膨大期80%~85%,成熟期55%,以此需水规律根据土壤及气候条件,苗期5~7天滴水一次,采收前5天左右禁止灌水。
5.2 追肥:膜下滴灌哈密瓜栽培由于种植株树增加较多,为保证单瓜发育良好,必须加大肥料投入,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要根据植株长相进行追肥。追肥原则:苗期视苗情适量追施氮肥,每亩追施尿素3~5千克;坐果后是哈密瓜需水肥的临界期,该期水肥供应直接决定瓜的产量,应保证水肥的充足供应,此期用0.2%~0.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增强植株抗病性;果实成熟期(网纹形成期)应严格禁用氮肥,可追施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钾3千克/亩,以提高植株抗病性和增加糖度。
5.3 中耕:哈密瓜的旱趟要及时进行耕翻,以利除草、保墒、提高地温。
6 整枝
哈密瓜应严格及时整枝,整枝方式可采用单蔓整枝,也可采用双蔓整枝。
6.1 单蔓整枝:株距40厘米,保留主蔓,摘除主蔓上六节以下子蔓,七节以上子蔓留两叶摘心,留瓜节位,控制在8~10节。
6.2 双蔓整枝:株距50厘米,幼苗四叶期摘心,同时摘除基部两个子蔓,留取3~4节上发出的子蔓,子蔓上发出的孙蔓1~2节摘除,3节以上孙蔓留两叶摘心,座瓜节位在5~6节孙蔓上。待幼瓜发育到拳头大小而非畸形果时可停止整枝。
7 病虫害综合防治
哈密瓜的病虫害在整个生育期都可以发生,轻者影响产量和品质,重者造成大面积死亡或绝产,给种植者带来极大经济损失。因此,在栽培管理中应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哈密瓜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如:土壤传播、风雨传播、气候影响、种子带菌或机械人为造成等。在病虫害防治上,应结合田间管理,采取预防为主的防控措施,有效防止病虫侵染源的扩散,及时中耕锄草,不留害虫歇息场所,防止昆虫传播,经常仔细检查田间长势,观察最初病源和虫源发生处,马上采取治理措施,消灭病源虫源。目前敦煌地区哈密瓜主要发生的病害有:炭疽病、蔓枯病、疫病、霜霉病、白粉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斑潜蝇等。哈密瓜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冬季深翻、清洁田园、合理施肥、控制病虫传播等措施。药剂防治时要注意早发现、早防治、连续用药、轮换用药。做到安全使用农药,高效发挥,必免发生抗药性,以达到防治效果。
8 采收
当瓜中心含糖量达13%以上时,开始采收,采收时留1.5~2厘米长果柄,采摘时要轻采轻放,尽量减少机械损伤,瓜堆应遮阳,避免暴晒,根据商品瓜标准分批采收,严禁生瓜、烂瓜或含糖量达不到商品标准的瓜投放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