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戏的偏爱类型
1. 探险求生
此类题材是独角戏偏爱的叙事模式,将主人公放置在荒无人烟、人迹罕至的场景中,让观众直观他们如何与自然及命运做抗争是这类影片的常用手法。不管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还是《一切尽失》,无论《地心引力》和《127小时》,情节设置大都如此。而此类电影命题始终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人的求生本能会在其中得到极度放大,主人公情绪张力也能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挥洒,让观众感受到来自生命本身的巨大震撼。
2. 成长心路
这类影片或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独角戏电影,但是无论镜头还是故事走向都可以看出导演的鲜明用意,如《她》、《羞耻》或《恐怖直播》等电影。银幕上主角们的情绪宣泄被放至到最大,而主人公在故事中的不可取代同样决定着整部影片的情感基调。电影中有将近80%的镜头落在主角们身上,那些家人和朋友的亮相也大都是作为衬托主角的心境和状态存在的。
独角戏成功的决定因素
1. 人
历数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塑造人物始终是被放在了电影表意的首要位置,而独角戏电影在这方面要做的更极致一些,因为人是这类电影的支撑,也是影片的灵魂所在。这种诉求对主角的演技要求甚至变得更为苛刻,毕竟主角的表现是撑起120分钟故事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然而那些演员们的优秀表现也是有目共睹的:桑德拉·布洛克凭借在《地心引力》中的绝佳亮相横扫2013年各大电影节女主角奖项,《荒岛余生》里的汤姆·汉克斯凭借查克一角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河正宇因为《恐怖直播》获得了第34届韩国青龙奖最佳男主角提名……这类电影的主演们因此也被观众们形容为“连头发都是戏”。
2. 技术
在独角戏电影中,虽然主角演技不可被低估,但导演们也往往借助技术手段来增加电影的感染力,以达到视听的绝佳效果。当电影《地心引力》的太空环境呈现在IMAX银幕上时,对于坐在黑暗中戴着3D眼镜的观众来说,并不亚于一场星际旅行。事实上,《地心引力》只有空间站里的大部分戏份是在搭建的布景中拍摄,而本片中带来逼真感受的外太空其实都是CG的功劳,所有的太空镜头都是CG制作的。片中大量的失重状态的记录和长镜头也为主人公的演技锦上添花。而另一种技术的运用则是声效的巧妙运用,最有代表性的电影非《她》莫属,影片中使用了来自Arcade Fire、Owen Pallett 、Karen O等人的音乐,其中Arcade Fire的《Supersymmetry》是特地为本片创作的歌曲,后来收录在该乐队2013年的专辑《Reflektor》中,舒缓自然、流淌而出的音乐也成为了男主人公西奥多最真实的内心写照。
中国电影独角戏全猜想
如此多风格迥异的独角戏影片为什么都出自外国导演之手?中国导演对于独角戏的掌控又如何呢?盘点近几年的中国电影我们不难发现,很少能看到一部电影是由一个演员撑起故事全程的,即便像《泰囧》、《人在囧途》等也都是两个人物齐头并进唱双簧的模式。历数国内处于一线队伍中的大导演,比如以张艺谋、陈凯歌等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梯队,他们大都擅长于大场面的把控,像《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赵氏孤儿》等。而从冯小刚最近几年的作品来看,不管《私人定制》还是《非诚勿扰》系列或者更早之前的《天下无贼》,它们也走向了另一种被称作群像戏的类型模式。
独角戏作为一种叙事相对具有局限性的电影类型来说,对于导演的能力要求会更加严苛,导演要有较好的场景把控力和情绪感染力才能拍出感人至深的影片。但随着电影类型的越来越被细分,中国导演们必定也会走上制作独角戏电影的尝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