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璇
“愿充满活力的《小红伞》,能撑红江苏滑稽!”这句点评,时时鞭策着我。在落幕不久的《笑在长三角——江浙沪笑星电视邀请赛》中,我们的小品《小红伞》代表无锡市滑稽剧团冲入大上海,获得“活力”奖,是江苏滑稽的零突破。一批颇有实力和潜力的笑坛新人脱颖而出。小品则是大唱主角,独角戏却成了“独生子”,而在10年前举办的江浙沪滑稽新秀大赛中,全是独脚戏的天下……
独角戏是滑稽戏艺术独有的表演形式。要求演员一定要具有过硬的方言能力,特别是上海方言。没有一口流利的上海方言,根本就无法触碰独角戏。对于江浙的滑稽演员而言,这真是一道不低的门槛。要练就一口流利的上海方言,生活中就必须要常用,常说,找准语调,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去攻克,“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直到运用自如。接踵而来的依然是困难重重;(1)语言的节奏感,一句话怎样说,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引人发笑?字与字之间到底停顿多少秒,才会“噱”?这样的节奏感只有靠自己慢慢体验,领会,把握,没有书籍可阅,没有模板可学。(2)在短短十多分钟内,可能要塑造多个性格迥异,年龄反差大,形态各异的角色,要演啥象啥。(3)要会唱各种歌曲,戏曲,各种流派要唱啥象啥。(4)要有一定的特长,各种舞蹈,口技,魔术……以前滑稽老前辈中不乏这样的全才演员,而今的滑稽演员中却是凤毛麟角,因而对独角戏产生一种“恐惧感”。只有摆脱那种“恐惧感”苦练基本功,勇闯独角戏的领域,独角戏才不会“孤单”。
演好独角戏对滑稽演员而言有百益而无一害。为了迎合现代观众追求健康、轻松、快乐的要求,各种新颖的表演方式不断涌现,海派清口,荧屏上的室内轻喜剧等等。很多滑稽演员加盟电视荧屏,倍受观众喜爱,因为滑稽演员的表演风格独特,语言节奏感强。冥冥之中,这不是独角戏的功底吗?传统的独角戏练就了滑稽演员扎实的功底,运用到了各种表演方式中,感受到了它独特的魅力。艺术都是相容相通的,独角戏更可以海纳百川,用时代的气息,用时尚的元素,给传统的独角戏添上双翼,展翅翱翔,不再孤单。
独角戏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滑稽演员更应该用心呵护。我和华滨创演的独角戏《招聘》曾参加“上海吴天越地乐翻添760期星期戏曲广播会”,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好评。独角戏《说说唱唱》、《学英语》、等在剧团众多演出中最为给力。我深深感到:演好独角戏不仅仅演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独角戏的剧本至关重要。过去,许多滑稽老前辈都会自己写本子,许多段子是在多年舞台演出中反复滚打出来的,并逐步变成了经典。而我们年轻滑稽演员在创作上,一枝笔的功力不如前辈滑稽艺术家,那就更要加强信心,与时俱进,从生活中寻找挖掘喜剧因素,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独角戏段子,奉献给观众,不让“独角戏”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