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4月:恶搞最有理 整你没商量

2014-04-29 00:44马莹倩
东方电影 2014年4期
关键词:愚人

马莹倩

最佳愚人奖

《世界末日》

愚人电影并不意味着是一部烂片或者不值得推荐的影片。一部优秀的愚人电影应该是聚众璀璨卡司之灵气,集欺诈片名和整蛊剧情之精华,是即使被愚弄过后,你还会暗暗叫好,觉得这回骗得值得的口碑作品。在2013年上映,由塞斯·罗根自导自演的长片处女作《世界末日》就汇集了足够的胆量和创意,不仅片名让你觉得惊悚恐怖,先前发布的演员名单和预告片也让观众过了一把想象瘾。

获奖理由:

1.片名愚人

乍听《世界末日》的片名,你一定会以为这是一部与《2012》类似的灾难大片。怀着沉重的心情,做好了险象环生的心理准备,却没想到影片只是一部借着世界末日背景来调侃现实生活的喜剧片,而片中惊悚的场面更是寥寥无几。《世界末日》的官方英语名称为This is the end,但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知道,影片最后的欢腾绝对不是暗示你这个世界就这样灭亡了。在融合无厘头喜剧和夸张剧情的前提下,这部电影应该改为This is never end(永不休止)。

2.预告愚人

《世界末日》的首支预告片在2013年的4月1日发布,当时发行商索尼公司用的名字是《菠萝快车2》,但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善意的愚人节玩笑。《菠萝快车》作为塞·罗根、詹姆斯·弗兰科和克雷格·罗宾森于2008年推出的惊悚喜剧电影,因影片充斥着美国本土文化的黑色幽默而大获成功。由于主演和编剧在一定程度上与《世界末日》的主创相似,所以此次特意使用了《菠萝快车2》的片名来误导观众。在这一支4月1日公布的预告片中,发行方特意截取了《世界末日》影片中众人向《菠萝快车》致敬的片段与2008年《菠萝快车》交互穿插,在视觉上给观众营造了一部续集电影的假像。但在预告片结尾处,《世界末日》还是揭示了真相,告诉满怀期待的观众,片名只是愚人节的一个骗局。

3.卡司愚人

《世界末日》在演员阵容上有不少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明星加盟:除了喜剧圈里的乔纳·希尔、克雷格·罗宾逊等实力派演员。随着剧情的发展,还有保罗·路德、迈克尔·塞拉和蕾哈娜客串明星惊鸿一瞥。而曾经有消息说,扮演哈利·波特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将会在影片中扮演一个小角色,可我们最终在影片中看到的却是扮演赫敏的艾玛·沃特森。当然,这还不算最愚人的。当塞斯·罗根在天堂上向天使许最后一个愿望时,竟然召唤出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经典的男孩组合——后街男孩,并一起携众人大跳经典曲目《Everybody》。据悉,电影最初只打算在片中使用一首“后街男孩”的经典单曲,但没想到引来了剧组上下的异常激动。于是他们认为,观众或许也会产生类似反应,便邀请了“后街男孩”来露了个脸。

4.剧情愚人

《世界末日》作为“烂仔帮”系列电影,在剧情上传承了烂仔帮片惯有的传统:影片中不仅有各类荒诞但不是水准的玩笑,连一众大牌明星也纷纷参与其中拿自己的生活逗趣,连同几位主角之间愚蠢又可笑的兄弟情谊,使得电影在内容上呈现了重口味的愚人倾向。而在极尽恶搞之能的同时,导演塞斯·罗根也借这部《世界末日》好好地在剧情上通过模仿和语言调侃了一回《罗斯玛丽的婴儿》和《驱魔人》这两部电影。

片名愚人

数不清有多少人因为最初对片名的误解让他们差点与这部佳作失之交臂。《三傻大闹宝莱坞》乍读之下误以为是一部极端的恶搞喜剧片,但剧情证明这不是一部印度版《人在囧途》,也不是充满了喜剧意味的《阿甘正传》,电影中的三位主角折腾得更不是著名的宝莱坞。虽然《三傻大闹宝莱坞》的片名与电影剧情差之千里,但影片的另外两个片名《三个傻子》和《三个白痴》也未能很好地传情达意。所谓的“三儍”其实并不傻,他们追求自我的行为只是与世俗的价值观格格不入。当电影后部分“病毒”教授鼓励刚出生的孙子不用顺从大家的期待学物理,而是去踢足球时,被片名愚弄的观众心里早已认定,除了闹得不是宝莱坞,这里又何止只有三个傻子。

带着《情书》的后遗症,在听到《告白》的那瞬间,有多少观众会以为又一部日式文艺清新纯爱剧诞生了。但当看到海报上松隆子平静而又冷酷的眼神时,你才会相信这只是由一段段残酷又令人刺痛的自白组成的惊悚电影,而不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浪漫告白。电影《告白》改编自女作家凑佳苗的处女作小说,通过各个人物对案件的坦白而揭露事件的全部真相,具有残酷的教育意义。虽然,在日语中“告白”有坦白的涵义,但在文化差异的代沟下,中文里的“告白”并不常指说出真相,而是代表了向心仪对象表达情感的涵义。《告白》的片名很美丽,海报很文艺,但剧情很黑暗,千万别被名字欺骗,以为是一部爱情大电影。

卡司愚人

在以1991年李亨孝绑架事件为原型的惊悚电影《那家伙的声音》中,令人深恶痛绝的罪犯角色由韩国人气偶像姜东元出演。虽然片中多次出现的电话声音勒索都由姜东元本人亲自上阵,但以真面目示人的电影镜头却并不多见。也许是担心姜东元的娃娃脸和温柔眼神无法演绎出凶手的阴冷气场,影片中姜东元不到一分钟的两次快闪登场,真正做到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效果。而在为数不多的登场镜头中,姜东元也为了掩饰罪犯的身份,用口罩和鸭舌帽做了全副武装,让观众根本无法辨识其身份。如果没有海报和演员信息的提前预知,恐怕在观影之后,有好奇这位“罪犯”到底是否由姜东元扮演的此类想法也不过分。

当乔治·克鲁尼慢慢地放开了安全锁、缓缓在浩瀚宇宙中消失的时候,有多少冲着这位老帅哥的名字而冲进影院的姑娘们内心开始滴血。庆幸地是,在接下来的剧情中,他还在女主角的梦境中存在过几分钟,在生死关头替女主角捡回一条命。但剧情告诉你,编剧和导演真不打算让乔治·克鲁尼再回来抢戏,《地心引力》作为桑德拉·布洛克的独角戏,乔治·克鲁尼的二次出现绝对只是一场梦。而总长累计不足十五分钟的演出也让这位老帅哥成功摘得“2013酱油王”的桂冠。先是消失在宇宙中的心痛,再演变为重新出现后的兴奋,最后化为一场梦境的绝望,观众的心情随着乔治·克鲁尼的来回往复好似坐过山车般跌宕起伏。

剧情愚人

从影片最初那个电话铃声响起,我们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掉入了导演精心设下的美丽骗局:愈是神秘避而不见的卡莱尔愈是吸引着傲慢的拍卖师奥德曼。夸张的人物性格和精致的脸庞使克莱尔在征服了奥德曼的同时也让观众相信这位孤独的老人终于找到了人生伴侣。正当观众以为电影会以幸福美满的生活收尾时,向来不按牌理出牌的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揭开了这场精心策划的阴谋。随着奥德曼的失神、空荡的收藏室,观众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不过是一场爱情谎言,但这只是影片的第一个转折。固执的奥德曼没有放弃,他坚信:“假的上面也会有一些真实的东西”,抱着这个信念他执着地来到了克莱尔提到的餐厅,等待着她的到来,也给观众带来了第二个转折。可克莱尔会回来吗?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适时地结束了奥德曼的等待,把所有关于真假的猜想都留给了观众。

不同于犯罪电影惯有的悬疑和惊悚,电影《囚徒》贯穿全剧“一波三折”的儿童绑架案嫌疑人,在影片开场没几分钟就被警方锁定。正当观众以为故事接下来会朝着拯救行动的方向发展时,剧情又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三大转折:看似阴险邪魅的艾利克斯的确参与了案件却不是真正的罪犯,而他自身竟然也是受害者;第二位嫌疑人因家中确有被害儿童的血衣和古怪行为在被逮捕的那一刻,相信一定让不少人松了口气。但事实上,他的出现也只是编剧安排的视觉“噪音”;直到监护人老太太作为幕后黑手登场时,剧情的三次反转才到此完成。而当故事渐渐收尾时,导演丹尼斯似乎仍不愿意放过观众:贯穿全剧的信物“红口哨”再度出现究竟暗示的是悲剧还是喜剧?只有看过电影的观众才知道即使有之前的三次剧情逆转,结局观众还是要再被剧情愚弄一回。

预告愚人

相比起预告片井然有序的情节发展,《小时代》电影中的某些剧情则显得太过唐突,让人看得一头雾水。在旁白的努力解释说明下,配合着对预告片和小说的回忆,我们终于大致理清了“时代姐妹花”周边的人物关系和未来情感走势。而令《小时代》粉丝难以接受的是:明明在预告片中有大量镜头的周崇光,为何在拉长至2个小时的电影中,竟然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配角?本来就是堆砌着想象元素的青春电影,却没有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那还不如回家打开播放器多看遍预告片呢。

2011年上映的好莱坞灾难电影《洛杉矶之战》,因预告片“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宣传风格让《洛杉矶之战》未映先热。先行预告片以UFO坠落地球为开端,通过诡异的背景音乐、恢弘场面的设定营造了异星军团从天而降、对人类的大规模侵略的紧张氛围。然而在电影上映之后,影迷们极度失望地发现,《洛杉矶之战》不仅在情节设计上有《独立日》和《第九区》的影子,就连一开始颇为看好的配乐在雷同的情节中显得有些苍白。在看到《洛杉矶之战》的高分评价之后,谁都忍不住会吐槽一句:估计这是对预告片的评分。

猜你喜欢
愚人
愚人节诞生的黑科技
愚人食盐
愚人节这一天
哈士奇说
谁是愚人?
愚人吃盐
愚人食盐
愚人=娱人?
将愚人教成君子的孔夫子
愚人不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