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畅然 马梦晖
[摘要]随着农村地区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规模也在不断提高,在这一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问题,为了解决农村金融中的种种弊病,提高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水平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对山东与江苏省部分地区农村居民走访调研,了解当地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整体水平及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工作开展现状。调研发现,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水平整体较低,农民缺乏金融风险意识,其知识水平与其年龄、收入、教育程度等要素有显着关系,并且农村地区缺少整体长期有效的金融知识传播渠道。从提高农民金融基础知识水平与增强农民金融法律意识出发,本文对完善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方式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知识;知识普及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6-0175-03
我国农村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当今党和国家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视和政策优惠,无疑是为农村金融改革创造了新机会、新环境。然而,如何使更多的农民有序的参与正规、合法的农村金融中来却是一大难题。结合当下农民金融知识水平仍然匮乏的现实情况,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必不可少。我国目前金融知识普及工作重城市轻农村,使农村地区众多农民金融知识水平追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在这样的情况下,课题组针对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水平及普及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集中在江苏(苏州、镇江、盐城常州)和山东(滨州、烟台、潍坊)的部分农村地区,共发放调查问卷170份,收回有效问卷164份。调查显示,大部分调查地区金融知识普及程度较低,被调查者普遍缺乏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1调查农户的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七个地市中,调查对象中的农村居民包括从事传统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户、个体经营户、村干部和农民工。从年龄来看30~50岁的青壮年人群占调查对象的大部分。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大部分人达到了初中学历(97人,约占被调查总数59%)。从家庭收入来看,被调查者的家庭年收入主要集中在3万~7万元,所占比例达到4785%。其次为1万~3万元。根据调查,大部分农村家庭的收入与支出状况为略有盈余,能够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上,22%的农民能够有较多盈余,用于自主理财;仅有613%的农民只能够勉强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如下图所示。
2农村金融知识水平分析
21农村居民普遍金融知识水平低下,金融意识薄弱
首先,金融基本常识匮乏,金融素质低。在对部分金融名词了解情况进行调查时,对高利贷、信用卡、支票、股票这一类常用金融术语表示了解的受访群众达到61%,而对网银、基金、质押、汇票、贵金属交易、外汇、期货这类术语了解的人数均未超过10%。在有关假币鉴别的问题上,64%的人表示只会1~2种鉴别假币的方法,甚至有4%的人表示不会鉴别假币。可以看出,很多农户认为金融离自己很遥远,对于金融的概念模糊,缺乏基本的金融常识。即便有少部分对金融知识有了解也只是流于表面,模糊大概的了解其意,对金融相关知识缺少准确、深入的了解,这些掌握错误信息的居民比一无所知的居民更危险。
其次,缺乏金融法规知识,对金融风险重视不足。在问及借贷过程中如何防止借贷纠纷时,有近半成485%的人选择了“无措施”。这说明农村居民金融风险意识淡薄,缺少自我保护的意识。而广为农村居民接受的防范措施为口头约定与打欠条(387%),这说明农村居民对金融法规知识的掌握运用及金融风险意识的培养存在较大欠缺。
最后,当问及是否希望掌握金融及相关法律知识时,有24%的人有强烈的愿望去了解和学习相关的金融法规知识,37%的人觉得有一点了解就可以,28%的人表示无所谓的态度,而11%的人选择不希望。可见,大多数农户都缺少了解金融及相关法律知识的欲望。农民大多倾向于自给自足和轻不言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主动获取外生金融知识的机会。从保护农村居民合法金融权益及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角度出发,帮助农民树立风险意识及普及金融法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22缺少对金融创新型工具的了解,金融知识宣传时效性差
网银作为新兴的为人们所熟知的快捷金融工具,在农村地区的调查中超过52%的受访人群表示从来没有使用过网银,8%的人表示从未听说过网银,只有17%的受访群众表示经常使用网银。在小组成员调查走访过程中也可以发现,目前农民对金融的了解仍以存款、贷款等传统业务为主,对于网上查询、支付、缴费等新型业务和产品的了解较少,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从未使用过ATM机。可见,农民对金融的认识仍停留在传统阶段,对新型金融工具了解不足甚至从未听说。
在涉及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问题时。有56%的选择不清楚当前活期存款的利率水平,69%的人选择不清楚当前的贷款利率。只有26%的人知道活期存款利率,14%的人知道六个月内贷款利率。可见,金融消息的传达在农村存在时滞性。被调查者得知金融知识的渠道有限,只有去参与相关金融业务时才会对新兴金融产品有所接触,农村居民也难以得到与之自身息息相关的相关政策的信息,这就导致了农村金融知识水平处于一个落后的地位。
23农村不同年龄、教育程度的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水平不同,差异性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同年龄段的被调查者中参与银行业务的类型、频率都是不同的。从而反映实际运用金融知识水平的高低。由于年轻人(30岁以下)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较强,对存贷款业务、理财产品、贵金属等业务都有所涉及;而年纪较大(30岁以上)的人群因为长期处于农村的环境接受金融知识渠道受到限制较大,也较难接受新知识,所办理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传统存贷款业务中,并有一部分人选择“他人代办”。这反映出不同年龄段的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水平是有很大差异的。
再看不同教育程度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水平。在对银行业务熟悉程度上,各个教育程度的受访人群办理过存款业务的均超过80%。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群体,主要办理个人存、贷款业务,对购买债券、贵金属、兑换外币几个业务都无接触,甚至有128%的农民选择找他人代办业务。接受过初中、高中教育的农民则会接触少量的债券和贵金属业务,但仍有不到10%的农民需要找他人代办。从对网银的熟悉程度这一方面来看,对于网银无认知度的群体集中于只受过初等教育的人群,其从来没有使用以及没听说过的比率分别达到409%、583%。总体来看,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水平越高,但并不是简单的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金融知识水平提高。
3农村金融知识水平低下原因分析
31农村居民知识水平受限,金融意识不足
根据我们针对农村居民对是否获取金融知识方面的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人都没有了解金融知识的积极性。农村生活压力较大,农村居民大部分精力都花费在生活方面,对金融经济等方面关注较少。加之知识水平受限,大部分人都未意识到金融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大多数农户都缺少了解金融及相关法律知识的欲望,法律意识淡薄。农村居民主动获取金融知识的主动性较弱,成为农村金融知识水平提高的内在阻力。
32获取金融知识正规渠道少,宣传教育力度不足
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工作频率低,覆盖人群少。在对农村居民获取金融知识渠道进行调查时发现,通过村委会普及和银行金融机构下乡两种较为正规和规范的渠道获取金融知识的人仅仅只占了8%和19%,绝大多数人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学习和书籍网络得来。另在受访群众中,仅有18人参加金融知识普及讲座或其他活动。可见,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工作的频率较低,受众面较窄,只有极少数的农户可以接受到正规的金融教育。传统的金融机构忽视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许多信用社、银行不具有进行农村金融知识普及的主动性。即使进行农村金融知识普及,也多在周边地区进行,下乡进户的宣传频率少,宣传范围很受限,许多农户难以了解关乎切身利益的金融信息和政策。
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工作形式单一,多渠道宣传少。目前金融机构在农村宣传金融知识方式主要是发放宣传单、张贴横幅标语、举办知识讲座及设立临时咨询点,这些宣传形式单一,过于死板,缺少趣味性,容易使宣传人群产生厌倦心理,降低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并且这些宣传形式限制在面对面的进行知识的灌输,持续时间短,受众面也比较小,宣传教育效果有效,成为制约农村金融知识水平提高的阻碍之一。
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工作缺乏长期宣传,多临时宣传。金融机构在进行农村金融知识宣传时,大多集中于“宣传周”、“宣传月”进行突击性的金融宣传,常年性有计划的工作则进行的比较少。宣传过程中,重视了金融知识的灌输,并没有重视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缺少对宣传教育的效果把控。另外,宣传的知识也缺乏系统性,因为缺少长期教育的规划,大多数宣传教育集中在基础金融知识的普及上,容易造成同一知识的反复宣传,进一步深层次知识从未宣传。
4提高农村金融知识水平及对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工作的建议
41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工作要具有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上的针对性
在宣传工作中,要突出对青壮年人群的知识宣传。青壮年是农村生活和经济的主力军,但从上文分析中可以看出,这部分人群的金融知识水平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要重点针对30~50岁的青壮年人群进行金融知识普及。
在宣传内容上,针对大部分人群对传统金融知识了解较多、新金融知识了解较少的情况,要加强型兴金融知识的普及。另外,由于不同教育程度的人金融知识水平有明显的差异,宣传工作应根据不同教育程度制定不同的宣传方案。针对只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群,宣传重点在金融基础知识,侧重基本概念的解释、常用金融词汇的普及,而针对高中及以上人群,主要侧重新兴知识的普及以及最新金融动态的分析与探讨。
针对农村居民金融法律意识较差的现状,自我保护的权益意识较差,宣传过程中也要加强有关金融法律知识的内容,比如防止借贷纠纷的措施、真假币的区分、有关农村的最新政策措施等,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
42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工作要改变教育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要提高宣传频率,银行地方分支机构应该担负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多进行下乡进户的宣传教育活动。地方分支机构是最直接有效的和农民群众进行接触的组织,每一次接触过程中多进行一些教育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发放相关宣传手册等,扩大宣传教育工作的受众。其次要建立长期宣传机制,树立农村居民的金融意识。可以以村委会为长期宣传的入口,每当有农户遇到相关金融纠纷或者是咨询的时候,可以通过农村最基层的村委会进行有效的金融知识普及。另外,也可以选取一部分金融知识水平较高的居民在培训之后成为宣传员,深入农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知识普及,帮助居民树立金融意识。最后要多角度多途径宣传,使金融知识普及途径多样化。普及工作可以利用手机与网络等新型通信工具,与手机、网络运营商进行合作,向手机用户以短信、手机报等形式发送金融知识,或建立网络平台进行金融知识的宣传。这些宣传方式突破了宣传手册、讲座等形式的局限,可以做到随时随地进行宣传,宣传方式在时间和内容上都更加灵活,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对金融知识的兴趣,受众面也更加广泛。
43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工作要重视教育效果,建立反馈机制
在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工作中,将单一单向的宣传方式转变成信息来往式的交互宣传。在宣传活动中做到送答结合,通过互动交流,提高宣传效率,注重教育效果;将弹性的宣传要求转变为严格的考核制度,保证达到金融知识普及工作的预期效果。
增加对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工作效果的了解,建立反馈机制。定期对宣传工作涉及农民进行回访与考察,注重对宣传工作效果的反馈,及时调整宣传工作重点。可成立专门进行反馈工作及处理反馈信息收集的工作小组,对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44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工作要突出在校大学生的作用
在校大学生相对农村居民而言具有较高的金融知识水平,也接受了最为系统的金融教育,进行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具有明显优势。鉴于农村金融知识的匮乏,应该调动在校大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作用。一是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大学生开展“送金融下乡”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农村带来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金融知识。二是在非假期期间,与学校附近农村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利用课余时间,定期组织大学生进行农村金融知识宣传,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农村知识普及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磊哈尔滨农民金融知识测评与提高对策[J].商业经济,2013(11).
[2]任鹏飞,张海应基层金融知识宣传普及现状调查与思考[J].西部金融,2011(9).
[3]杨祁平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村金融教育“短板”问题[J].黑龙江金融,2012(2).
[4]陈太玉海南农村地区金融知识普及力度亟待提高[J].时代金融,2011(10).
[5]许柯金融知识普及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现代化,2010(9).
[6]邢辉六个转变:做好金融知识普及[J].金融博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