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华
[摘要]泰山封禅祭祀建筑,因历代帝王封禅祭祀泰山而建,以祭天祀神为基本功能,以台坛、明堂、庙宇为主要形态,随帝王封禅祭祀的历史发展而演变。至今,泰山封禅祭祀建筑的最后形态——庙宇建筑,仍然得以完整保存,其历史文化价值依然是泰山旅游的核心价值所在。但是,封禅祭祀台坛建筑、明堂建筑却已经消亡,这是泰山文化旅游的一大缺憾。恢复封禅台坛建筑、明堂建筑,重现古代帝王封禅景观,将弥补泰山文化缺失的一环,使泰山封禅祭祀文化景观复归完整,具有巨大的旅游文化价值。
[关键词]泰山封禅;古建筑;旅游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6-0159-03
泰山古建筑中的封禅祭祀建筑,是专为满足历代帝王封禅祭祀的需要而建,它们以祭天祀神为基本功能,以台坛、明堂、庙宇为主要形态,随帝王封禅祭祀的历史发展而演变。本文试以泰山封禅祭祀建筑三类形态的历史演变为个案,通过史料钩沉和泰山现有建筑遗存考察,探索中国古代帝王封禅祭祀建筑的发展历程,为当今泰山旅游文化开发提供依据。
1泰山封禅祭祀的台坛类建筑
泰山最早的封禅祭祀建筑,已难确证。《尚书·舜典》载:“(舜)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岳,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2]柴望之祭是否筑坛,尚无发现。“周制,十二年一巡狩。”[1]周天子祭祀泰山是否筑坛,也无明确记载,参考《礼记·祭法第二十三》中天子郊祀之制,云:“燔柴於泰坛,祭天也。瘗埋於泰折,祭地也。”泰坛为祭天之坛,在都城南郊。泰折为祭地神之处,在都城北郊。此与泰山封禅天地的方式相同,而明言祭祀的建筑为坛。以此类推,周代时,天子于泰山祭祀天地,应当有坛。
秦代古封禅坛遗址,是可考的泰山最早台坛类建筑,原建筑位于今泰山极顶玉皇庙前,今已为玉皇庙取代,只有一座石阙保存了下来,就是今玉皇庙前的无字碑。其后为西汉封禅坛遗址,在今玉皇庙北部。《史记·封禅书》记汉武帝封禅,“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太一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秘。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明日,下阴道。丙辰,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如祭后土礼。……五色土益杂封。……封禅祠,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记载中至少有两个台坛建筑:泰山下的封坛、山顶的封坛。建材用五色土。大约建筑时用水润土以方便成型,所以坛封好之后,白天太阳照射,蒸发的水气自缝隙中冒出,成为“白云起封中”的景象,被捧为奇迹。从司马迁记载的建筑尺寸看,山下之坛是一座直径一丈二尺、高九尺的坛。这是关于泰山封禅祭祀台坛建筑规模最早的记载。
东汉时,关于泰山封禅祭祀台坛建筑形制的记载更加明确。《汉官马第伯封禅仪记》记光武帝刘秀封禅:“二十余步,得北垂圆台,高九尺,方圆三丈所,有两陛。人不得从,上从东陛上。台上有坛,方一丈二尺所。上有方石,四维有距石,四面有阙。”此处所记东汉光武帝登封台,其位置在今玉皇顶玉皇庙山门处。台为圆形,直径三丈,其上建坛,方形,边长一丈二尺,上有方形石块。坛的西北、西南、东南、东北四角有距石,“长丈二尺,广二尺,厚尺半所”,而东、西、南、北四面各有一石阙,形制如今存秦石阙(无字碑)。马第伯描述的这一建筑,基座为圆形的台,其上为方形的坛,形制、大小有了明确的记载。
唐代国力强盛,封禅的投入也更加巨大,祭坛的形制也趋复杂,体积又有增大。《新唐书》记唐高宗封禅:“高宗乾封元年,封泰山,为圆坛山南四里,如圆丘,三壝,坛上饰以青,四方如其色,号封祀坛。”增加了壝三重,也就是在祭坛四周建了三重低矮的围墙。山顶所建圆形登封坛,“广五丈,高九尺,四出陛,一壝,号登封坛。”较东汉时的径三丈,扩张为径五丈,高九尺,符合“九五”至尊之数。而且周围也有一圈矮墙。如此庞大的体积,泰山极顶已经放不下,所以建坛地点改在了日观峰。“为降禅坛于社首山上,八隅、一成、八陛如方丘,三壝。”(同上)这是按照“天圆地方”之说,于社首山建方形降禅坛。其后唐玄宗封禅时延续了这一形制规格。《新唐书》记:“立圆台于山上,广五丈,高九尺,土色各依其方。又于圆台上起方坛,广一丈二尺,高九尺,其坛台四面为一阶。又积柴为燎坛于圆台之东南,量地之宜,柴高一丈二尺,方一丈,开上,南出户六尺。又为圆坛于山下,三成、十二阶,如圆丘之制。又积柴于坛南为燎坛,如山上。”(同上)其中山顶的登封坛,底层是径五丈、高九尺的圆台,上建边长一丈二尺的方坛。燎坛积柴的体积也有了明确记载。山下的封祀坛也明确记载为三层。
宋真宗封禅时,建于山顶的封祀坛与唐代略同,山下封祀坛与禅地的社首坛则更进一步。《宋史》载:“山上置圜台,径五丈,高九尺,四陛,上饰以青,四面如其方色;一壝,广一丈,围以青绳三周。燎坛在其东南,高丈二尺,方一丈,开上南出户,方六尺。山下封祀坛,四成,十二陛,如圜丘制,上饰以玄,四面如方色;外为三壝,燎坛如山上坛制。社首坛,八角;三成,每等高四尺,上阔十六步;八陛,上等广八尺,中等广一丈,下等广一丈二尺;三壝四门:如方丘制。又为瘗埳于壬地外壝之内。”山下的封祀坛变为四层,禅地的社首坛也为三层,其规模形制已经达到巅峰。
泰山所有古建筑中,历代帝王封祀之坛应当是地位最高的,然而,由于其损毁最彻底,所以现代反而湮灭无闻。考其毁坏原因有三:一是坛以土堆建而成,自然难以久存。如山下诸坛,多在封禅之后,渐渐颓圯,至现代仅存遗迹,至今日则全部毁形灭迹。唐高宗之封祀坛,又称舞鹤台,“民国间,坛犹存,当地居民呼曰‘南骨堆,亦称‘焦赞台。1942年日本侵略军在施家结庄河北修建飞机场,将坛铲平。故址在今迎春中学南门一带。”宋真宗之封祀坛,“新中国成立后,坛犹存,当地居民呼曰‘东骨堆,又曰‘孟良台。1959年,章家庄进行农田建设,将坛铲平。故址在今化肥厂一带。”宋真宗之朝觐坛,“坛、碑保存至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居民呼此坛曰‘南坛,1970年后因扩建城区,坛平,故址在今开关厂一带。”二是被其他建筑夺址覆盖。如山顶台坛建筑,又因地狭神多,后来之权势大者,多强拆前人建筑,翻建为自家庙宇,所以玉皇顶之秦汉登封坛古代就没了遗迹。三是坛的文化属性所致。封禅诸坛,是为帝王封禅而建,依存于封禅制度的实行。它的文化属性单一,不具备其他文化功能,也无法转化为其他的文化形态。当封禅终结,为封禅而建造的封禅之坛,失去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关注、封禅制度的维系和朝廷的物质投入,封禅之坛的建造和维护也就无以为继。而且,后代王朝的封禅本身就意味着对前代的否定,即所谓 “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何?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而封禅本身被否定后,封禅之坛的命运也就此完结。
2泰山封禅祭祀的明堂类建筑
明堂,《辞海》释为:“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及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均于其中举行。”泰山之明堂,是为封禅这一特殊礼祀而建,其位置、形制都与封禅祭祀的制度相关,主要是为了祭祀,其用途与坛不同之处,在于祭祀同时又有朝会功能。泰山祭祀用明堂比坛晚,弃用又比坛早,主要出现在周、汉两代。
周明堂,传为周成王封禅泰山时所建。《史记·封禅书》云:“初,天子(汉武帝)封泰山,泰山东北址古时有明堂处,处险不敞。”《岱史》记:“周明堂,在岳之东北,山谷联属四十里,遗址今尚存。”这说明,西汉至明代,的确有明堂建筑或建筑遗迹,马铭初注:“周明堂,故址在今泰安市泰山区大津口乡明家滩村(原称明堂村,后讹今名)。”
汉武帝封禅之时,因见周明堂所处地势较险,难以大规模建筑,且交通不便,故择址另建。《汉书》云:“奉高,有明堂,在西南四里;武帝元封二年造。”汉武帝所建汉明堂,位于西汉奉高县城西南,今泰山主峰东南麓西城村东。此处地势平缓,视野开阔,交通方便。其形制延续古制,而规模则极力扩大。《史记·封禅书》记:“上欲治明堂奉高旁,未晓其制度。济南人公玊带上黄帝时明堂图。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命曰昆仑,天子从之入,以拜祠上帝焉。于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如带图。”按此记载,则明堂建制为柱架结构,四面无墙壁,以茅草覆盖为顶,有水流经过,四周有圆形围墙,建成上下两层通道,夹墙建楼多个。从建材和殿堂形式看,风格古朴,但以复式围墙与城楼围绕,又显示出整体布局的气势庄严。
汉武帝明堂规模宏大,却也没有延续下来,而是与周明堂一样,易代而废。其废弃的原因与坛的消亡近似,都依赖于帝王封禅巡狩。汉武帝先后八临泰山,五次封禅,需要固定的祭祀场所,明堂方得兴盛。而汉武帝之后,帝王至泰山,或巡狩,或封禅,一代不过二三帝,一帝鲜有再至者,只有天子才可使用而且只能用于大典的明堂,既不能长期使用和经常使用,又无法“挪作他用”和易代而用,所以只能废弃。而从汉代起,泰山庙宇兴起。庙宇为常祀之所,即帝王祭祀可用,民间祭祀亦可用。于是,东汉以后,泰山明堂遂被庙宇取代,风光不再。
3泰山封禅祭祀的庙宇建筑
《说文》曰:“庙,尊先祖貌也。”庙本来是天子、诸侯祭祀祖先的建筑,后来才扩大用于祭祀神灵和圣哲先贤。泰山今存庙宇中,与帝王封禅祭祀最为相关的有两处:一是泰山主庙——岱庙,主祭泰山神,即泰山作为祭祀对象的人格化;二是泰山最高的庙宇——极顶玉皇庙,主祭玉皇大帝,是封禅告祭对象——“天”的人格化。
岱庙最早为汉武帝所立,是泰山最古老的庙宇建筑。《汉书》云:“博,有泰山庙。”今岱庙考古也发现有汉代建筑瓦当遗存,可为佐证。
岱庙也是泰山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汉末《泰山记》云:“泰山庙在山南……庙及东西房三十余间,并高楼三处,春秋飨祀泰山君常在此坛。”有庙的主殿一座,配房三十余间,楼三座,祭坛一座。《水经注》云:“泰山有下中上三庙,墙阙严整,庙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余围,盖汉武所植也。赤眉尝斫一树,见血而止,今斧创犹存。门阁三重,楼榭四所。三层坛一所,高丈余,广八尺。”所说“门阁三重”,当指三进院落,与今存岱庙三重门的格局相似。其后经隋、唐、宋历代兴修扩建,至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凡为殿、寝、堂、阁、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合八百一十有三楹。”达到历史最大规模。其后岱庙屡被战乱、火灾、地震所毁,又屡被重建。
泰山古建筑中,岱庙等级最高。这一等级与泰山山神的等级相应,有一个逐步升高的过程。《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所以先秦时期五岳之神的祭祀级别为“三公”。两汉时代,岱庙祀泰山君,如诸侯。唐代,唐玄宗“封泰山神为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仍令所管崇饰祠庙”,按等级建筑庙宇。后至宋真宗封禅时加号为“仁圣天齐王”,之后建主殿“嘉宁殿”,仍循旧制,为“王”的等级。五年后升格为“天齐仁圣帝”,宋哲宗时按“帝”的规格重建了主殿。帝的等级已经最高,无法再升级,但还可以加尊称:元代加封为“大生天齐仁圣帝”,并与至元三年(1266)重建已毁于战火的主殿,“创构”了仁安殿。明代朱元璋除去了所有封号,只称“东岳泰山之神”,不再是世间之“帝”,而是恢复了超越世俗的神的形象,但其庙宇仍然保留了帝宫规格。现存岱庙建筑群落,为典型的宫城式建筑,采用“前朝后寝”的宫廷式建筑格局,在古代是最高的建筑等级,只有帝王才能拥有。因此,它是泰山封禅祭祀建筑的最高形式。
泰山封禅祭祀建筑的最后形态——庙宇建筑,至今仍然得以完整保存,其历史文化价值依然是泰山旅游的核心价值所在。但是,封禅祭祀台坛建筑、明堂建筑却已经消亡,这是泰山文化旅游的一大缺憾。在泰山极顶今玉皇庙位置恢复封禅台坛,已无可能。而于玉皇顶与日观峰之间空地恢复封禅台坛建筑,重现古代帝王封禅景观,则是必要且完全可行的。明堂建筑,周明堂、汉明堂的原址在山下,复建也没有障碍。两类建筑恢复,可以弥补泰山文化缺失的一环,使泰山封禅祭祀文化景观复归完整,具有巨大的旅游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1499、1500
[2]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