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淼
科技媒体圈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京东不受待见。笔者曾经写过一篇《刘强东敲响微博营销丧钟》,描述京东在微博、纸媒上待遇两重天,知名度与美誉度背离的现状。如今,京东终于要对这种“歧视”发动逆袭了:他们在大年三十、绝大多数媒体记者与家人围坐饭桌看春晚时,提交文件,悍然申请赴美上市。
我们知道,现代新闻业最发达的美国(也是现代报纸的诞生地),应对新闻媒体的手段已炉火纯青。每当白宫要发布一个不大乐观的消息时,他们就会选择在星期五下午召开发布会;因为第二天很多美国人在度周末,不太会关注媒体,报纸也会有很多生活专版,留给正经新闻的空间偏少。过了一个周末,这个悲观消息因为失去时效,也不会得到显著跟进,新闻发布方大事化小的目的就达到了。
后来,这一手段被中国一些部门学会,证监会、央行都酷爱在周五发布消息,美其名曰利用周末消化消息,减少对市场的冲击。
在今年的大年三十凌晨联想宣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晚上京东宣布提交IPO文件后,科技记者们不禁要怀疑,这个“假日诅咒”是不是要降临到自己身上了。而反过来说,大年三十宣布要上市,京东是否也把这消息当一个不大好的消息,希望记者们不要跟进,在整个春节期间,淡化这一消息呢?
这么推测貌似有道理。公开资料显示,京东一共融资四轮,2007年8月,获得今日资本1000万美元融资;2008年底,获得今日资本、雄牛资本及梁伯韬私人公司共计2100万美元的联合注资;2011年初,获得俄罗斯投资者数字天空技术(DST)、老虎基金等共6家基金和社会知名人共计15亿美元的融资;2013年初融资7亿余美元,安大略退休教师基金,曾经投资推特的沙特投资公司王国控股公司加入,京东一些主要股东跟投。
本次京东宣布上市拟融资15亿美元,仅仅与第三轮获得的投资相同;与一些获得六、七轮融资的同行比,似乎已经到了唯有靠上市才能获得融资的地步了。难道这是京东选择大年夜这种最“低调”方式宣布上市的原因?
其实不会。京东是加公关极度弱势的公司,刘强东个人在微博的表演,要远远超过系统、周密的公关传播策略。这跟它从前的对手阿里是两个极端。公关部门在京东内部极为弱势,所以,基本不大可能在上市这种重大事项上有什么置喙空间,更不会像白宫和中国证监会一样,娴熟地使用“周末战术”。大年三十宣布上市,真的只是时也命也,赶上这一天了。
为什么要赶在这时候上市呢?融资其实不是问题,刘强东自己也说过,现金流不成问题;而以京东“大到不能倒”的地位,投资人不会坐视它衰落,即使需要资金,也总能在各种上市以外的渠道找到资金。但问题的是,再不上市,京东就保不住自己的估值了。
在过去,京东的竞争对手只有一个——阿里。而在阿里一路高歌猛进展开收购与布局时,京东其实享受了“估值溢价”,并不急于上市;因为只要上市时说一句“京东是阿里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华尔街自然心领神会。阿里估值如果是1000亿美元,京东的估值上限就是200亿-300亿美元,远超第四轮融资时的72.5亿美元。
即使在国内电商界,京东也享受了这种溢价。因为很多商家在入驻天猫时,为了防止受制于人,一定会另外找一个平台,缓冲风险;以前,他们的选择只有京东。所以有不少大卖家说,京东平台再不成熟,也一定要入驻;比起把命脉寄托在阿里手上,在第二大平台上也放一些鸡蛋,无疑更保险。
但现状改变了。始于去年7月。那时,微信支付推出,并在此后展开了一系列对传统商业公司的怀柔攻势。王府井、银泰等传统巨头,腾讯自家的易迅网,还有腾讯电商搭建的微生活、微购物平台,都为广大电商和传统商家提供了新的选择。
这一态势给阿里造成的压力,已经广为人知,马云在辞去CEO半年后,即重新高调上场推来往、支付宝钱包,迅速提高升级频率和线下拓展效率,整个阿里都为了微信,或者说,为了移动互联网市场受到的威胁,而高速运转起来。
这样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阿里的千亿美元市值被撼动。资本市场判断互联网公司时,评判标准已经提升到移动互联网第一。大红大紫的Facebook,在这一点上折戟沉沙,百度的股价也一度跌去一半——收购移动分发入口91之后,股价又打了气一般上涨。移动化进程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的试金石。
而京东在移动化上的进程,比阿里要弱很多,更别提跟如日中天的微信相比。阿里忙成一团推来往、推支付宝钱包,至少还有淘宝、支付宝加新浪微博这两个半移动布局,京东自身的APP,却连前二十都进不了,更别提移动化布局。在阿里自身都因为移动化而焦头烂额时,以阿里作为估值标准的京东,还有多少想象空间呢?
所以,京东以前沉住气不急着上市,是可以拽着马云这匹马的尾巴获得估值溢价(当然,京东自身也的确在物流、供应链金融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现在急着上市,是被另一匹马(腾讯的马化腾)踢了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