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摘要:目前我国对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考评体系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公共财政理论、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公共预算理论及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对西方发达国家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考评发展实践与研究现状进行深刻剖析,比较之下提出目前我国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研究主线,创造性地将Values-Goals-Objectives-Criteria andStandards的指标设计方法应用于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考评,通过层次分析法以及德尔菲法确定了指标权重,最后通过综合计分模型计算绩效考评结果。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绩效考评的有效经验,重点研究了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考评内容体系,提出了资金管理考评、项目实施与管理效果考评、项目环境影响考评以及社会经济效益考评等四个考评领域。
关键词:公共财政 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考评
一、国内外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分析
1.国内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我国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系现状
近几年来,国内相关部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绩效评价理论和方法,对我国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积极开展试点,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开展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0年财政部在编制下年度中央部门预算的通知中指出对于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试点范围需进一步推进,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相应职责,对于绩效评价的工作流程作出了进一步规范,同时加强了绩效评价过程中的各项管理步骤,如项目确定、事前、事后自评及绩效评价与结果运用等。逐步完善评价程序及指标,使评价工作更加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2011年4月2日,《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明确了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各项内容,包括其主体、基本原则、主要依据、评价结果及应用等。为建立更为科学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规范其绩效评价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推动了我国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继而也标志着我国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已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为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地质调查财政资金预算决策机制和分配体制,强化投资项目资金全过程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强财政地质调查项目支出管理,2012年4月15日,国土资源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体方案》提出了实现能源资源综合勘查评价,促进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推进地质矿产开发体制机制改革。
1.2 我国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来说,尽管我国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的开展已经初见成效,但现行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时间较短,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诸多困难,如实施难、推行难、应用难等问题。
1.2.1 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范围过于狭窄。一是在地质调查过程中,项目支出行为被视为主要的绩效评价目标,忽视了对项目效率或发展效益方面的评价。局限于预算拨款对现行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是否符合现行财务政策和国家有关规定,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带有明显的审计特征。二是将绩效评价的重点集中在支出项目本身,而对于项目宏观因素的影响关注不够,要使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达到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的目的,需加强项目投资行为对行业、社会及整个经济运行的影响的评价以及项目投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对投资行为的影响的评价,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1.2.2 尚未构建起规范的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目前,虽然强调了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资金使用的最终效果,但在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上还差强人意。第一,由于地质调查项目性质领域不同,欠缺的科学、完备、统一的指标体系,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呈平面化和单一性特征,尚不能全方位综合满足不同项目级次、不同特点的项目绩效评价的要求;第二,指标的选择仍然更多地关注投入或者中间产出,没有突出最终要达到的结果即绩效,侧重于技术和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评价,忽视了对工作量完成情况、质量合格率、阶段成果的提交及效益等方面的评价;第三,地质调查项目数量众多,部分定量指标可操作性不强,缺乏严密数据分析积累,反应的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1.2.3 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责任机制不完善。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包括资金使用者、资金管理部门、检查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等等。在我国,由于绩效评价管理工作开展时间不长,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相关各方的约束机制。没有充分体现财政资金使用主体责任,形成“谁干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的权责机制。
1.2.4 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保障体系不健全。现阶段,各地主要是依靠各级财政部门制定的具体财政资金管理规章,开展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同时缺乏一个专门的,权威的国家级地质调查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机构,使其具有全面管理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体系的构建、制度评估等职能。造成我国目前的地质调查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还分散在各项目管理部门进行,且在指标、内容、方法和组织程序方面的要求标准不统一,这些都是造成支出绩效评价发展落后的重要因素。
1.2.5 缺乏有效的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应反馈到下一步的预算管理中才能使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获得相应的生命力,也才能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目前对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基本上还未真正用于实处,有的只作为项目实施档案在地质调查部门或财政部门归档,或仅在新上项目时起参考作用。没有实际发挥绩效评价的约束作用,即缺乏对具体支出项目执行过程中各环节实施结果、存在问题及责任人的约束。因此造成项目实施单位忽视评价结果,进而也忽视了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绩效目标不仅是评价指标选取的根据,同时也是整个绩效评价体系的根本。而在地质调查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中,存在将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与目的相混同的情况,这是因为大部分地区进行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任务,错误地认为绩效评价是为了评价而评价,工作目标仅仅是为了节约财政资金或治理腐败。其错误的根本就在于对绩效评价工作的目标不够清晰明了,把手段当成了目的。目前,地质调查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往往在项目完工之后再由各项目管理部门制定绩效指标及绩效目标,且尚未建成一个资质全面、程序完备的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机构,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目标的选用也不尽完善。因而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流于形式,从而影响了整个评价结果的准确定与科学性。
2.国外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分析
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先组成一个财政项目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包括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评价内容和对象的明确、评价实施程序的规范、评价主体及相应职责的确定等方面。国外学者基于成本效益的视角,对区域地质填图的经济价值进行定量化评估和分析,探究了直接与间接效益的估算方法,发现地质填图的净收益是非常可观的。
2.1 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体系
以美国、英国为例,说明国外财政项目预算绩效评价的主要做法
美国按照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20世纪七十年代未制定的文件《关于行政部门管理的改革和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应用》的指导,要求不断寻求预算项目的实施结果和效益改进措施,以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优化政府的公共决策行为。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美国国会又颁布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通过使用评价的信息与结果来指导公共决策,进而提升联邦政府的工作效率和责任心,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有效性。要求通过编制财政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办法,设立财政投入的绩效目标,进行年度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比较绩效目标和实施成果,同时要求每年向国会提供预期5年以上的年度绩效计划和绩效报告。此前出台的《首席财务官法案》(CFO)与《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和《政府管理改革法案》(GMRA)相配套,共同构建、完善了的政府部门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使美国政府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变“过程管理”为“结果管理”。
而英国的财政项目预算绩效评价主要环节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设定绩效目标。从部门战略目标的视角出发确定绩效目标与指标,政府与各部门签订的公共服务协议中明确规定了战略、绩效目标与具体的绩效指标。第二,分配预算资金。政府与各部门签订公共服务协议,同时取得(未来3年)预算资金,明确政府部门使用这些资金将要达到的绩效结果。第三,监督绩效的进展状况。政府部门每年年初需依据上年度绩效报告来编制年度预算报告并作出提交汇报,而年末需向议会汇报年度决算报告和当年的绩效报告,并且对外公布。第四,进行报告审计。国家审计署隶属于议会,要求其对财政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报告进行审计,同时将审计结果提交议会与政府部门。第五,绩效信息运用。绩效信息是社会公众能够得到广泛了解、-并能够有效监督政府的渠道,同时,下一轮预算资金的分配需要依据各部门的绩效信息。总之,英国的绩效改革,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完善、最持久、技术上最成熟应用公共部门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一项改革。
2.2 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主体及相应职责
美国地质调查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主体,主要由三方面构成,即总统预算与管理办公室(OMB)、国会审计署(GAO)和地质调查部门。以国会审计署(GAO)为主导,执行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采取“外部型”的评价模式,评价主体多元化。国会委托审计署代表国会能够授权予政府部门内设的评估机构,使其拥有对绩效或项目、计划作出评价的权利,同时审计署也能够委托于独立的第三方,进行专题审计,对部门、项目、计划、专项工作的绩效作出评价。总统预算与管理办公室的职责,是协助总统指导和监督年度预算编制和年度绩效报告的执行。
而英国的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内阁委员会作为负责公共服务与公共支出的机构(PSX),应首先指导财政、管理等相关部门在内部进行自我评估,然后由内阁委员会(PSX)对其评价工作展开检查与监督。同时,其委员会代表也要检查并监督各部门的履职情况,并提出建议。同时,英国财政部每年对一些财政预算项目的绩效做出评价。
2.3 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方式
美国政府在《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中,指出联邦政府的各个部门必须做出长期财政预算支出绩效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进行执行情况年度报告。同时要求由各政府部门内部的评价机构对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进行自我评价,或者由国会审计署或其聘请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价,不受任何部门制约,独立向国会提交评价报告。
公共支出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理论作为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发展的实践基础,因此,它们都遵循一致的操作流程(见图1)
英国政府规定,相关部门每年都必须与财政部签订《公共服务协约》包括目标条款、责任条款和目标实施办法,“目标条款”用能够量化且用相应的衡量指标规定了财政预算支出项目需要完成的目标;“责任条款”规定项目的责任主体;“目标实施办法”规定了应采取的具体的工作方法。每年秋季,对《公共服务协约》所确立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向议会报告,并向社会公众公布其结果。
2.4 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内容及对象
美国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首先从项目可行性评价开始,主要评价财政预算支出项目立项的合理性,也称为立项决策评估;其次对项目的效益情况进行评价,主要是评估财政预算支出项目的投入产出情况、获利能力情况等;然后对最终成果的影响作出评价,主要是对项目实施后的成果资料对地区、行业、环境的影响等;最后是对项目的持续性与长期性作出评价,主要指项目完成以后,产生的长期的持续性影响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以上可行性评价、效益评价、成果评价、持续性和长期性评价四项构成美国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
美国预算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对象是两个“计划”,即针对部门及所属机构项目在内的“部门年度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和支出计划”以及“专题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
英国在开展预算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时首先要遵循的原则是“经济效益性”,因此英国的绩效评价包括了对项目立项决策、技术方案与社会影响的效果评价、同时也包括对预算项目的经济性和有效性的评价。
2.5 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在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上已比较完善,投入力度上各国政府也投入了相当大的财力、物力,因此在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上已收效显著。
各级部门根据预算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可以及时发现在管理过程中预算部门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国会和政府提供参考,建立了一种以结果为基础和导向的管理部门负责制。
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成为财政部门对以后年度部门制定预算的依据,也同时为政府调整长期经济的投入计划与选择目标提供了依据,国会和内阁根据评价结果,紧密结合管理部门和实施单位的管理责任制,成为对管理部门在项目投入与产出责任制落实的重要依据;政府将其设立的为公众服务的目标与其最终产出成果与最终绩效报告,均提交给国会并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提高了财政投入项目的透明度和效率。
3.国外经验的启示
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预算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实践得出,西方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中既存在着一般的规律,又由于其政治体制、制度环境、法律约束以及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不同,也存在着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特点和历史发展过程不同等差异。西方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目的是使投入财政项目的资金达到预期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效益的目标所有的程序和步骤都是以绩效目标或绩效结果为导向的,都是在完善健全的法律框架和制度安排下,先设定财政预算支出应实现的绩效目标,并在财政预算支出的全过程中始终将绩效目标、绩效结果作为参考依据,指导工作的开展。
而我国正处于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过程中的发展转型期,专注于预算项目支出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甚少,在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上的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在评价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我国要进一步完善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借鉴国外公共财政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大量的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
启示一:确保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权威性的重点在于有效的评价结果反馈机制。西方发达国家比较看重合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益。各国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把评价结果反馈给资源配置和决策部门并向社会公开,把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与评价对象的利益挂钩,不仅确保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公开性,而且增强了评价主体以及评价客体能够自觉、主动地贯彻执行评价制度的意识。这就是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够持久地坚持建立健全的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制度的关键所在。
启示二:科学的、有效的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起到政策指引作用,成为资源配置与决策部门进行评价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环节。评价指标是对项目绩效信息的科学构建,引导着项目实施部门以及主管部门未来的前进方向,具有航标性的战略导向作用,指标的科学性直接决定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质量,因此科学地设定可操作性的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启示三:有利于明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中多元化主体的制衡责任和权利。从西方国家绩效评估的历史进程来看,最早的评价主体主要是公共组织与专门的机构,在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中作为上级部门评审、控制下级部门的工具。随着绩效改革的深入发展,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主题逐步转变为顾客导向以及质量为本的思想,中介机构、社会公众等独立组织也逐渐扩展为评价的主体,与过去的公共组织各方既相互协作又相互制衡,对顺利开展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起推动作用。
启示四:良好的、积极的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实施环境,是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顺利开展及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英国等国家高度重视财政法制建设,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都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国会或政府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实现公共支出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完善。各国政府都制定了严密的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程序,以保证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规范性。并且许多国家绩效观念已深入人心,全国的财政预算改革都把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提上的重要日程,并逐步把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范围推广至全国,从而保障了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实施的横向深度和纵向广度上的进一步发展。
二、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经验表明,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绩效管理基本制度、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客体、绩效管理责任机制以及评价方法、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实施程序。作者认为,应根据系统分析的思想来完善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分析评价所包含的对象,制定评价基本目标,确定评价内容体系,然后应用评价方法对根据评价的内容确定完善了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评价。为能制定出满足实践需要的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还需要全面系统的了解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实施的相关制度体系、组织体系等评价的基本要素。
1.地质调查项目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
1.1 VGOCS指标设计法
根据对国内外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分析总结出VGOCS指标设计法,即根据Values(价值)-Goals(目的)-Objectives(目标)-Criteria(指标)and Standards(标准)的逻辑思路来设计指标体系。其中,价值(Values)是一种被全社会普遍接受的价值观;目的(Goals)是行动和努力要达到的境界,一般情况不考虑时间和空间因素;目标(Objec-tives)是所期望的成果、实现的程度,是更加的精确的、可测定的目的;指标(Criteria)是对目标完成情况的测度和标准,是比目标更精确的一个或一组参数或数据。标准(stan-dards),是用于指导评价应采用的方案,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他们的逻辑关系如下:预算项目的意义是价值所在,价值的理性行为是目的取向,目的的工具选择是目标取向,目标效果的客观反映是指标。即标准包括指标、指标反映目标、体现价值,通过实现目标达到目的。所设计的目标即使非常正确,若缺乏标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无法测量其达成程度,从而导致监督无法施行,结果仍会出现问题。
1.2 地质调查项目指标体系的设计
依据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特点,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必完全按照上述四个阶段“价值一目的一目标一标准和指标”来建立,只需要进行其中的三个阶段“Values(价值)-ObJectives(目标)-Criteria(指标)”的设计,就可以构建一套全面的、科学的和实用的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思路如下:首先,确定地质调查项目各个目标的价值;其次依据具体目标筛选出需要的反映指标,并且明确地质调查项目评价领域与当前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的关系,进而构建与完善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地质调查项目评价领域的确定
怎样确定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领域,直接决定能否全面、科学完善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初级目标,应在对经审查通过的项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以及最终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强化地质调查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监管,从而提高财政资金支出的使用效率。因此,在进行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应当以评价的目标及对象作为出发点,从项目前期计划,到中期的开展,至后期支出绩效的评价,对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体系进行确定及完善。因此文章认为在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内容体系上应以地质项目实施的进度、质量以及资金的使用管理三个方面为核心进行评价。
上述设立的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内容,首先是针对地质调查项目实施主体进行的评价,另外,对于地质调查项目的受益对象即地质调查项目的服务对象,也就是地质项目使用者也更为重要。社会需求和满意程度,也就是社会效益最大化是地质调查项目进行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另一目标。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一个重点内容,是对“社会经济效益的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其涵盖实施程序绩效、资金管理绩效、项目预期影响绩效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应更进一步拓宽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内容领域,在原有的评价范围内其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内容包括以下领域:一是配套资金的使用评价领域;二是工程施工与验收检查评价领域;三是成果资料评价领域;四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
2.1 配套资金使用评价领域
投资在地质调查项目的财政资金,严格按照“专款专用”原则对项目进行监督,确保对于有限的地质调查预算资金进行有效合理地使用,将会直接影响着地质调查项目的实施。因此,地质调查项目实施和管理的中心环节是管好用好项目资金,这也是实施和管理地质调查项目的重中之重。为了保障项目资金用到实处,使地质调查预算资金在有限的额度内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强化监管地质调查项目预算资金实施的各个环节的。
地质调查项目的特点存在政策变化快、投资方式多、地域分布广和实施地点杂等性质,因此,如果按照一般的方法实施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会十分的繁琐,并且评价难度将会很大,最终的评价结果与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本意形成差距。于是这就对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遵循一般原则,又要根据地质调查项目的具体特点,作出相应的更具有针对性的一些评价内容,使得财政预算支出绩效得到发展。因此,文章认为,地质调查项目配套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结合项目特点考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立项论证的投入情况;项目拨款到位情况;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设计预算完成情况等四个方面。
2.2 工程施工与验收检查评价领域
地质调查项目是地质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前提基础和重要保障是地质工作,地质成果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意义非常重大,因此为更好地把握好地质调查项目的实施效果,在开展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地质调查项目类型复杂、承担单位多、分布地域广等因素,结合项目特点对预算项目标准、项目工作手段实施流程、项目完成情况等,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项目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做出客观的评价。
2.3 成果资料评价领域
对地质项目成果资料进行评价,是对地质项目实施成果资料整理研究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效果的评价,是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质调查项目所涵盖的内容广泛,故而对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资料绩效评价内容进行认定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对所关注的成果资料和发表论文的等级、信息掌握的充分程度以及选用的方法的正确性,来确定研究范围与内容,基本手段要依据系统分析与综合的情况确定,而最关键的因素还要看分析指标是否深刻、准确,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性。
2.4 环境影响评价领域
由于地质项目在调查施工过程中,需运用钻探、槽探、物探等一些工作手段,使用专用仪器设备,实施地质工作不可避免地会破坏项目调查施工地的土地、草场等环境,虽然地质调查工作要求对地质工程在完成后要做土地回填、钻井封孔等环境恢复工作,且会给予当地农牧民一定的土地、青苗补偿费作为补偿,还必须通过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来衡量影响程度的大小,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与措施,进而减轻或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我国地质调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与公共参与等几个部分。
3.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1 全面性原则。首先,全面性原则要求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要全面、系统地反映出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需求;第二,在运用评价指标体系时,具体指标之间要相互衔接,相互统一,便于对地质调查项目绩效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及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地反映。
3.1.2 重要性原则。指标体系设计指标的筛选应根据其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应避免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成本的人为地加大,不能过于复杂,从而影响评价工作的实际进度;并且选择最具有代表性且最能反映目标要求的指标对地质调查项目进行实际评价。
3.1.3 以定量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定性分析专家是对每组评价指标及每组指标中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的定性认识。定量分析是根据指标的内容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各项参数,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出评价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
3.1.4 可扩展性原则。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不同地区是参差不齐的,不同的项目具有的特点和所需要求不同,同时项目在不同时期实施与管理的重点不同,因此,在对指标体系进行设计时需要依据指标的不同特点进行补充,这就要求在设计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具有一定的可拓展空间。
3.2 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理论指标体系设计
按照前面分析的地质调查项目体现的价值观,制定地质调查项目在各评价领域的目标,形成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价值一目标一指标”逻辑思路,对各评价领域所采用的具体评价指标编表说明:
3.3 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测算指标体系设计
3.3.1 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地质调查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需要以工作项目为单元,从项目立项、设计编制与审查、质量监督、野外验收、成果报告评审与验收等环节确立一个便于操作的测算指标体系,以便清晰地反映项目绩效。因此,文章结合实际可能获取的基础数据情况作进一步分析,通过对价值观分析得到的绩效理论指标体系进行重新组合,确立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测算指标体系。测算指标体系如下图所示:
3.3.2 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测算指标说明
文章列出的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测算指标,主要包括定性与定量两类指标,定性指标简单易懂,而定量指标多为一些比例或比率类的指标。在此,文章按照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领域,对指标进行综述。
3.3.2.1.地质调查项目评价绩效评价指标
(1)资金使用规范性
资金使用管理规范性,主要评价地质调查项目支出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是否合理制定资金管理制度,是否符合项目管理部门对该项目设计预算的审查要求以及评价资金违纪率的大小等。
项目实际支出金额
预算执行率=项目实际支出金额/项目预算金额×100% 公式(4-1)
资金违纪率=资金违规违纪金额/项目实际投入金额×100% 公式(4-2)
(2)资金筹措能力
资金筹措能力,是评价实际筹措项目预算所设计的使用资金的能力。包括:资金到位率、其他补助资金到位率以及财政投入乘数三个指标要素。
①资金到位率
资金到位率,主要是评价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要求的配套资金到位情况,指实际到位资金除以设计预算资金,该指标主要反映地质调查项目资金的筹集和落实情况。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设计预算资金×100% 公式(4-3)
②其他补助资金到位率
合作资金到位率,主要是评价项目单位筹措地方财政或市场上配套合作补助资金的能力。
补助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补助资金/计划到位补助资金×100%公式(4-4)
③财政投入乘数
在国民经济的计算中,乘数被定义为用来研究投资变动对总收入的倍增作用,即投资增加时会引起收入的增加。地质调查项目财政资金投入乘数主要反映由项目资金带动的各种补助资金的投入情况。
财政资金投入乘数=项目总到位资金-财政到位资金/财政到位资金公式(4-5)
(3)资金使用有效性
实际到位资会
资金使用效率=实际到位资金/实际使用资金×100% 公式(4-6)
项目成本节约或超支比例=项目计划成本总额个项目实际成本总额/项目计划成本总额×100%公式(4-7)
2.地质调查项目工程施工与验收评价指标
(1)项目实施评价
项目实施标准,是对项目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项目设计情况、项目程序执行情况进行定性评价,其中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项目法人资质制度、招投标制度、项目监理制度、项目实施合同制度四项。
(2)项目工作管理效果
①项目进度评价
该项指标要素分别从项目分年实施进度和提前完成时间方面进行评价。
项目提前(延期)完成时间评价:
项目提前(延期)完成时间=项目计划完成时间一项目实际完成时间
分年实施进度评价:
K2=年度实施计划落后年/总计划实施年 公式(4-8)
②项目质量评价
该指标主要根据项目管理部门组织的检查专家组对野外工作阶段和竣工验收报告中评价项目质量的说明,给出项目质量评价结论。具体评价指标如下:
项目质量合格率=合格项目数量/全部项目数量×100% 公式(4-9)
项目质量优良率=项目优良数量/全部项目数量×100% 公式(4-10)
③项目安全评价
该指标主要评价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是否有安全事故发生。
3.成果资料评价指标
(1)效益评价
①项目经济效益
项目经济收益指标,是指通过对该项目工作区的地质调查所取得的地质成果,指导当地的投资方向,促进经济的发展,评价经济效益增长的指标。包括直接经济效益评价和间接效益评价两个指标要素。
a.项目直接经济效益
地质调查项目工作完成后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
b.项目间接经济效益,是指地质调查项目工作实施完成后,衍生得到的、提高资源和土地的利用价值、改善投资环境、促进项目地经济发展等其他经济效益。项目间接经济效益指标所涉及的方面即广又杂,不便用经济尺度来衡量,因此选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
②经济净现值
经济净现值(ENPV),是指将项目工作期内各年净效益流量用社会折现率折算到项目工作期初的现值之和。ENPV表示项目占用国家投资对国民经济净贡献能力的绝对指标。其表达式如下:
其中:Is社会折现率。
当ENPV>0时,说明国家为项目投入财政资金后,所得到以现值表示的超额效益;
当ENPV=0时,表示项目所占用的财政资金对国民经济所作贡献刚好满足社会折现率的要求。
因此只有当ENPVI>0时,说明项目是可行的。
③效益费用比
效益费用比(EBCR)是一项地质调查项目辅助评价指标,是项目在计算期内效益流量的现值与费用流量的现值比率。其表达式如下:
当EBCR>1时,说明项目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益达到了可以接受的水平。
(2)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对促进区域社会经济效果、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公众满意程度、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人口生活水平提高、促进对外开放效果、促进地区科技发展以及项目可持续性影响等。
①促进区域社会经济效果
通过对一定地区的地质调查,所形成的项目研究成果会对其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作用,能够带来巨大的效益,催化、拉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其表达式如下:
促进区域社会经济效果=新增国民收入/原有国民收入×100%公式(4-13)
但是,应注意的是,新增的国民收入应是商品生产过程或经济活动各环节共同作用结果,并非全部由地质调查项目投资产生,因此,在测算地质调查项目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益时,避免高估其影响力,应对该项指标采用定性分析。
②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
该指标要素可以通过分析该地区相关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出地质调查项目引起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程度。
③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可以通过分析居民收入增长率来说明该项指标:
人均收入增长率=新增人均收入/原有人均收入×100% 公式(4-14)
④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利用
地质调查项目一般都要在短时间内对当地的土地、草原造成一定的破坏和占用,但同时,又可以促进项目调查地区的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些对社会的影响都应按有项目和无项目对比情况做出评价结论。计算公式如下:
区域自然资源开发效果=区域新增收益/无项目时区域收益 公式(4-15)
⑤公众满意程度
该项指标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方式得到公众满意程度。
⑥促进地区科技事业发展
地质调查项目凝聚着科学技术成果的结晶,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科技成果,从另一个侧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因此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地质调查项目对促进地区科技事业的发展程度进行评价。
⑦项目可持续性影响
该指标评价项目可用项目对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在调查成果、经济、财务以及社会等几方面的影响来反映。
调查成果可持续,通过分析地质调查项目的技术程序、工作手段、实施质量、成果报告的等级,评价项目在一定的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
经济可持续,该指标用于衡量地质调查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能力在未来多个财政年度持续性发挥的作用,地质调查项目实施后的效益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才能完全突显出来。
财务可持续,通过分析项目支持方资金来源的可靠性,评价地质调查项目的财务可持续性。
社会可持续,是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是不便于量化的非物质指标。
4.地质调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地质调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主要反映的是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对环境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同时还需比较项目实施之前环境与按项目成果建议投资后的环境,综合评价项目对生态、社会等环境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