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适应力理论对当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探析

2014-04-29 08:26李妍严敏杰
人文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就业质量大学生就业

李妍 严敏杰

内容提要 在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是高校就业指导新的工作方向。本文以生涯适应力为切入点,从“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四个方面阐述了生涯适应力理论对我国生涯发展教育的启示,以期达到提高就业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生涯适应力 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4)11-0126-03

201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长了19万,在全球经济不容乐观的大环境下,供需比的矛盾日益激化,2013年的大学生就业被媒体称之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截至2013年9月1日,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7.4%,就业人数540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 数据引自: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从就业率的指标来看,这一长期使用的顯性指标的平稳并未与近年来就业难的呼声和现状匹配。在多年就业难的困境下,在保证就业率平稳的前提下,注重大学生就业质量应该成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新的工作方向。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从高校的角度来看,需要转变过分追求就业率的观念,把工作重心向追求就业质量方面转变。所谓就业质量,就是毕业生个体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满意,以及社会对毕业生是否满意这两个方面。高质量就业的毕业生能够始终积极面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乐观向上,保持自信,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也即具有良好的生涯适应力。同样,生涯适应力的强弱也决定着就业质量的高低,它是高质量就业的一个重要前提。

一、生涯适应力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中的意义

生涯适应力理论最早源于心理学家舒伯(Super)的生涯成熟度理论,该理论强调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是与其年龄发展阶段相称的。不过,这一理论对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对个体生涯发展的影响关注不足。萨维科斯(Savickas)继承和发展了该理论,他认为生涯适应力理论提供了一个职业生涯核心的概念——“适应”,“适应”对于“人们做什么”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更加基本的答案——人们去适应环境。积极主动的“适应”强调了人和环境的良性互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Savickas M L.,“Career Adaptability: An Integrative Construct for Life‐Span, Life‐Space Theory,”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vol.45, no.3,1997,pp.247~259.

生涯适应力是一个社会心理学建构,是指个体应对当前和不久将来的生涯发展任务、职业转换和个人心理创伤等的准备程度和所拥有的资源。根据其功能,萨维科斯(Savickas)将生涯适应力分为四个维度:生涯关注(career concern)、生涯控制(career control)、生涯好奇(career curiosity)和生涯自信(career confidence)。这四个维度呈现了个体管理生涯危机任务、生涯转换和生涯创伤的适应性资源和策略。 Steven D. Brown, Robert W. Lent(Ed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 Putting theory and research to work, Hoboken,NJ:John Wiley & Sons,Inc., 2005.其中,每个维度都在态度、信念、胜任力和应对行为,以及生涯视角和生涯干预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内容。萨维科斯(Savickas)认为适应的结果可以通过个体和环境的和谐程度,以及个体是否趋向自我完善来评估。② Savickas M L.,“Career Adaptability: An Integrative Construct for Life‐Span, Life‐Space Theory,”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vol.45, no.3,1997,pp.247~259.

目前,生涯适应力理论在西方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并且在职业咨询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运用,证实了该理论的有效性。在国内,这一理论在就业指导实践中探索不足。我们认为它在高校就业指导中有以下意义。

1.生涯适应力是当今高速变化的时代需求

传统的职业规划指导模式主要是指导学生对自我和工作世界进行认知,通过决策设定职业目标,并且通过评估对自己的职业目标不断进行微调。这一模式的局限在于一些大学生感到这一职业目标限制了自己生涯发展的其他可能性,或者对于设定的职业目标能否实现持怀疑态度。的确,当今世界是一个高速变化的世界,信息技术瞬息万变,职业领域连续的、线性的发展模式正在被打破,职业发展越来越不可预期,简单的目标设定已经无法让他们应对环境变化。而“适应”意味着个体面对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宜的改变,它主张弹性地回应环境,而不是顺应、迎合等消极地适应 。②适应新的环境和新异的情景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应对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则成为如今职业指导的主题。

2.生涯适应力是大学生生涯阶段的发展需求

职业生涯是关注一个人一生发展的概念,只有把职业发展放入到一生的生涯发展中去看才具有更加完全的意义。心理学家舒伯(Super)提出了生涯角色的概念,认为人的一生将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角色在不同时期都有重要的任务。大学生正处于学生向职场人的角色、子女向配偶的角色、青年期向成人期转变的过程,角色的转变和某些角色的凸显,使得大学生需要更多的应对和适应。而且,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期,这与成人职场中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同,成人往往对于自身的能力和兴趣有明确的认识,他们的职业发展和适应多是在此基础上的职业转换和职位提升,而大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正处于塑造期,自我认同也在逐渐形成,面临着多种的可能性,处于职业生涯初始阶段,正需要对自己的生涯保持关注和好奇,寻求控制和自信,也即处于生涯适应力的发展阶段。所以,在高校开展生涯适应力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格形成和行为塑造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3.生涯适应力是生涯发展指导实践的需要

传统的职业指导是在帕森斯(Parsons)倡导的“职业指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协助个体选择职业、准备就业、工作安置与就业后的适应为主,强调个体和职业的匹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供需比矛盾掩盖下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以择业为目的,传授就业技巧,机械地介绍职业兴趣、价值观和职业分类等知识内容已经不能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未来生涯发展的要求。虽然一些高校开始转变观念,职业指导的对象从以毕业生为主体向全体学生转变,开始重视生涯发展指导,但在具体的就业指导实践中,常常将生涯发展指导等同于通识教育和求职技能的组合,生涯发展指导尚缺少一个适合的切入点。

二、生涯适应力理论对于高校就业指导的启示

1.生涯关注

在生涯适应力理论中,生涯关注要回答的问题是“我有未来吗”。计划性和乐观的态度将会培养生涯关注,因为它们使得个体了解到未来的职业任务以及即將面临的生涯转换和生涯选择。 Steven D. Brown, Robert W. Lent(Ed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 Putting theory and research to work, Hoboken,NJ:John Wiley & Sons,Inc., 2005.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生涯关注”一直以来被“学业关注”所代替,教育体系中的应试教育依然挥之不去,学业成绩成为评价学生的最主要标准,上名校,读研究生,意味着一个美好的未来,国考的火爆无不印证着这些。进一步来讲,如果大学生陷入学历的怪圈,不断地增加教育投入,投入产出就有可能失衡,“知识改变命运”也将成为难以企及的幻想。对生涯关注的缺乏、对自我定位的模糊,容易出现盲目就业和从众心理现象,即使顺利就业,工作后不满意,频繁跳槽,甚至成为啃老一族也就在所难免了。

要改变这一现状,高校要及早的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创设积极的生涯关注环境。目前全国高校普遍开展了职业规划课程,对于职业规划意识的建立和生涯关注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的职业规划课程往往开设在高年级,或者不分年级开设,忽视对新生年级的教育,没有很好的抓住生涯教育的契机。大一新生正处于懵懂阶段,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很好奇,而且,大学一年级往往都实行通识教育,在新生中开展生涯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涯关注,对于他们选择专业、探讨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能起到重要作用。另外,提升大学生的生涯关注,除了课程建设,还要在环境创设中多下功夫,如举办职业素养提升训练班、职场校友讲座、职场体验等活动,利用微信、微博等贴近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涯关注环境。

2.生涯控制

生涯控制要回答的问题是“谁拥有我的未来”。生涯控制意味着个体相信他们对于建构自己的生涯负有责任。自我确定的生涯目标能够使个体保持责任感和自我肯定的态度,促使个体更愿意投入到生涯的活动实践中。如今,在求职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知道自己的职业兴趣,如何进行职业选择,对自己的生涯缺乏控制感。缺乏生涯关注也使他们缺乏选择和处理职业信息的能力。西方国家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在小学主要是兴趣导向教育,在中学注重实际能力培养。

针对国内大学面临的教育现状,我们认为职业目标和理想的树立不能靠空洞的说教,而是要给予学生自己成长的空间,发展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的能力,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涯持有更多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要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和尝试机会,例如开展与企业合作的模拟项目、联合实验室、创业孵化、实习和实训以及第二课堂等活动。为他们展现一个真实的职业世界,让他们在了解和认知的基础上来形成生涯控制。

3.生涯好奇

生涯好奇要解决的问题是“未来我要做什么”。生涯好奇是对于自我和工作世界匹配的探索。那些乐于探索超越自身固有范围的个体,将了解更多关于自身能力、兴趣、价值观的知识,以及将获得更多关于不同职业的需求、发展路径和回报的信息。

在实际职业指导工作中,我们发现由于缺乏生涯好奇,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求职视野比较狭窄,创新意识不足。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相当多的毕业生一门心思希望留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大城市。诚然,科技人才本身固有的发展要求影响着他们的就业选择。 陈胜、马凌:《高素质人才的城市舒适物偏好及其就业城市选择——以信息产业中的科技人才为例》,《人文杂志》2014年第9期。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对于其他可能的机会缺少了解或者不愿尝试。近两年国家推出的选调生计划,让更多的毕业生有机会拓展求职视野,把目光投向更加宽广的地方;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正处于转型中,对于人才的认识也有所转变,从基层提拔管理人才成为一种趋势;由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全球就业机会也在增加,中国大学生受到海外招聘者的普遍青睐。在国内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全球化的趋势下,能够下得基层,也能走向世界,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眼光和魄力。因此,高校应该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政策指导、专业化的就业形势分析和劳动力市场发展状况报告,让他们具备更加宽阔的生涯视角。

4.生涯自信

生涯自信要回答的问题是“我能做到吗”。是指面临挑战时对于成功的预期以及对于障碍的克服。生涯自信对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有很大的影响,不自信的个体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夸大外界环境的影响作用,稍遇到挫折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完全回避,错失一些就业机会。

生涯自信源于日常活动中的问题解决,它可以使个体意识到他是有用的和有价值的,从而提升他们的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丰富的探索经验有助于加强个体进一步尝试的信心。目前,生涯自信有关的指导多是建立角色楷模和挫折训练。国内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学业导师制。学业导师的角色可以进一步扩展,通过培训和选拔,使得一些学业导师兼具生涯导师的职责。另外,聘请校外导师,发挥校友优势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些校外导师可以来自不同的行业和岗位,具有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背景以及丰富的人生经历,可以提供丰富的角色楷模。这样的角色楷模实际上提供的是一种社会性学习的过程,大学生通过模仿和强化能够达到一种生涯自信。除了建立角色楷模,在学习生活中承受一定的挫折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生涯自信。高校应该给予大学生更多尝试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且对于他们的失败和错误要持有积极的看法和态度。

作者单位:李妍,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严敏杰,北京大学燕园街道党工委

责任编辑:秦开凤

猜你喜欢
就业质量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