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干预在化疗性静脉炎护理中的应用

2014-04-29 08:10毕丽霞徐宏宇
医药与保健 2014年11期
关键词:护理

毕丽霞 徐宏宇

【摘 要】 目的 预防静脉炎的发生,确保肿瘤患者的化疗顺利进行,使血管受损的程度降到最低,在治疗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病人的静脉,防止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我科2014年3月—2014年5月80例化疗患者,采取以化疗时至化疗结束30-60分钟,用50%硫酸镁、安普贴或喜疗妥等方法,在化疗静脉的留置针透明贴膜上缘沿血管走向至肘横线、宽度3-5cm湿敷、贴敷和涂抹,进行预防性干预保护血管为主,结合其它预防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的80例化疗患者,发生静脉炎1例。结论 进行预防性干预后,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比去年同期下降。

【关键词】 预防性干预;化疗性静脉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目前,化疗是肿瘤治疗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由于化疗药物毒性大对血管和组织存在较强的刺激性与腐蚀性,易使血管内膜损伤,引起化疗性静脉炎。不但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还会给患者增加痛苦,同时给护士带来护理的困难,还可能发生医疗纠纷。选择在化疗的同时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势必优越于引起静脉炎之后的治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该方法在临床化疗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防胜于治,现对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新进展做一综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我科2014年3月—2014年5月,选择80例化疗患者,乳腺癌19例,肺癌32例,肠癌17例,宫颈癌5例,其他癌症7例.年龄41-80岁。通过对80例患者化疗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性干预,观察效果。

1.2 方法

1.2.1 预防措施

1.2.1.1 局部外敷 化疗时至化疗结束30min-2h,在化疗静脉的留置针透明贴膜上缘沿血管走向至肘横线(宽度3-5cm),用50%硫酸镁溶液纱布湿敷,外包保鲜膜、安普贴贴敷或喜疗妥涂抹等方法,贴敷和涂抹,进行局部血管预防性保护干预。50%硫酸镁有高渗收敛作用,穿透皮肤能力强,镁离子直接作用于表浅静脉,扩张周围血管平滑肌,使皮肤、肌肉的血管扩张,使抗肿瘤药物在血管内滞留时间缩短,从而减少不良刺激降低。

1.2.1.2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科室轮流选送骨干到上级医院学习,全科护士积极参与业务学习和静脉治疗新技术培训,使PICC广泛应用,使护士静脉穿刺技术整体提高。

1.2.1.3 其它方面预防 化疗前一日对患者血管条件风险评估,制定静脉使用计划,包括静脉穿刺方式、工具等。化疗时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血管。经常巡视观察,严格床头交接班。确保静脉通路始终在血管内。输入顺序为刺激性小的药物在前,刺激性大的药物在后。在化疗药物之间用液体冲洗输液器及血管。静脉输注的速度宜快,输注持续时间越短则静脉的损伤程度越轻。

1.2.2 引起化疗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

1.2.2.1 药物因素 主要与药物本身的渗透压、刺激性、药物浓度、酸碱度有关[1]。化疗药物还可引起血管PH值改变,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另外静脉炎的发生与血管内膜损伤有关,抗癌药作用于细胞代谢周期各个阶段,影响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使血管内皮细胞坏死。

1.2.2.2 机械性损伤 穿刺技术不熟练,选择血管不当,针头固定不牢,拔针后按压手法不正确,静脉内长时间放置硅胶或多次静脉穿刺对血管内膜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是血管壁变薄,弹性下降,沿静脉走向色素沉着引起静脉炎。

1.2.2.3 血管因素 化疗的应用及多次静脉穿刺对血管内膜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使血管壁变薄、弹性下降、脆性增加,静脉萎缩变细,皮肤沿静脉走向色素沉着,引起静脉炎[2]。

1.2.2.4 微粒污染及物理因素 不当的操作环境和操作环节可将微粒带入液体中,造成血管损伤,护士应严格无菌操作,治疗室尽可能采用空气净化技术以减少空气中的微粒污染。使用精密输液器或精细输液过滤器能有效地阻止微粒进入人体,能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药液的温度及理化性质对血管也是一种刺激。

1.2.3 静脉炎的诱发因素 分为不可进行干预的、可干预的两类,其中不可以进行干预的包括患者的机体因素和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可干预因素包括溶液的PH值、渗透压、穿刺材料、穿刺部位、液体输入量及速度。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5-45%[3]。

1.2.4 化疗药物分类 根据化疗药物对组织的损伤程度,可以将化疗药物分为三类[4]。

1.2.4.1 发泡性化疗药物 外渗后可引起机体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絲裂霉素、氮芥、长春新碱等。

1.2.4.2 刺激性化疗药物 外渗后可以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如卡氮芥、氮烯咪胺、足叶乙甙、链脲霉素等。

1.2.4.3 非发泡性化疗药物 无明显发泡或刺激性作用的药物如环磷酰胺、氨甲喋呤、顺铂等。

1.2.5 化疗静脉的选择 应采取先从肢体的远端开始使用的原则,每次更换静脉,尽量穿刺粗直、弹性好的血管,不应在关节、瘢痕等处和无肌肉、皮下组织包裹的骨隆突处。宜选择中心静脉给药。不应选择24小时内有穿刺史的静脉及穿刺点以下的静脉;不宜选择下肢静脉。

2 结果

通过在临床观察的80例化疗患者中,进行预防性干预,发生化疗性静脉炎1例,静脉炎分级均为1级,通过采取局部药物外敷等措施,均在1-2日内痊愈。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比去年同期下降,结果显示预防性干预对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效果显著。

3 结论

总之,静脉炎是输注化疗药物的常见并发症,而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原因是多因素的[5],因此,我们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时,应针对原因采取早期预防,早期干预的措施,从根本杜绝了静脉炎的发生。随着护理水平不断提升,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经验性的护理要不断总结和积累,并要有不断的创新与突破。

参考文献

[1] 熊英.预防及处理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4,1(1):129.

[2] 李金艳.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健康必读,2012,3(3):242.

[3] 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48.

[4] 王昕.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干预及预防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4,4.

[5] 程艳.浅谈防止化疗中静脉炎[J].健康必读,2012,11(11):150.

猜你喜欢
护理
护理札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与养生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