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音乐创作探析

2014-04-29 00:44张承林
中国文艺家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交响乐音乐创作音乐家

张承林

【摘 要】路德维希.冯.贝多芬德国作曲家,是18世纪西方维也纳古典音乐的继承者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他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本文主要围绕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思想、音乐创作形式及音乐创作的独特性来进行探讨并分析其音乐作品的精神及其音乐特点。

【关键词】贝多芬;音乐创作

一、贝多芬的创作思想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出生于18世纪莱茵河西岸的波恩,当时的波恩受到了法国“启蒙运动”与德国“狂飙运动”的影响,人们崇尚自由、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反抗现存观念和制度的新思潮。贝多芬的创作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思潮中孕育而生的。贝多芬说:“为何我写作?——我心中所蕴蓄的必得流露出来,所以我才写作。”,以此可看出贝多芬的创作是多么的具有个人主观思想,但这并不是简单反映他对生活的感受。贝多芬的创作总是深思熟虑后完成的,他曾说:“我的作品一经完成,就没有再加修改的习惯,因为我深信部分的变换足以改易作品的性格。”贝多芬的早年总是面对着父亲的粗暴及穷困潦倒的家境,但恶劣的生活环境却孕育了贝多芬无惧困难、勇往直前的性格及追求平等独立自主的意识。对于他的创作来说,每一个音符都表现出了他这种坚韧的姿态、堂堂不可冒犯的精神,他有使人诚服的自信,他有无坚不摧的创造力,他随心所欲地创造音乐形式,但一切都那么的存在于情理之中,这使他的创作充满了自信与激情,他的音乐是追求自由和平的象征,他表现出了自强不息的巨人般的意志力,他所有的创作源泉总是来自他自身思想的支配,主张友好的为实现人类的自尊和美好的要求去做出努力,当然这样的他总会与同时代的保守势力发生碰撞,但这就是贝多芬,世界上唯一的贝多芬。贝多芬表现出来的创作思想与他所处的社会阶级地位以及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快速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平等、自由、博爱”是贝多芬音乐思想的核心。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对十九世纪欧洲的艺术发展也是有巨大影响的。音乐本身对革命时期的思想也是有影响的,当所向无敌的共和国军队唱着新法兰西的歌曲进入各国时,群众音乐体裁的影响也就传遍了四方。贝多芬的音乐中充满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群众歌曲和“露天庆祝活动”音乐的音调,以进行曲式雄赳赳的节奏为基础,用器乐中前所未有的交响发展酝酿凯旋的高潮,这些都是十分自然的。贝多芬在一生的创作道路上,甚至是在梅特涅反动时期,都是始终坚持法国大革命唤醒他的时代思想的。除了群众性音乐体裁外,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歌剧艺术也起了很重要的影响。正是受法国共和思想的鼓舞,贝多芬把这些思想更深入的概括和提高到音乐作品当中去。贝多芬音乐的戏剧性的慷慨,激昂的情绪、高亢的音调、顽强的节奏在很多方面都来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影响,动力性、英雄性使得贝多芬的音乐更加的有力、更加的突出与众不同并且充满了活力。路德维希.贝多芬的音乐在十九世纪初叶承担了社会巨大的使命,那就是把音乐充分组织起来的民主斗争风暴,音乐就是表达这种情感最有力的利器。

二、贝多芬的创作形式

贝多芬的创作形式是多样的,如:交响乐、管弦乐、戏剧配乐、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等等。贝多芬在继承维也纳古典乐派创作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了新的创作领域,如:奏鸣曲式结构、交响套曲形式等等,他的这些创作无疑对音乐创作形式的成熟与发展起了创造性、决定性的作用。从音乐中我们可以听到贝多芬与海顿、莫扎特的不同,也能感受到贝多芬的音乐与舒伯特、门德尔松等为代表的新音乐时期的某些联系,总之贝多芬的音乐在那个时期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

在贝多芬众多艺术作品中,交响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份,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创作的基本形式及其创新。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在不同时期体现了他创作风格及特征的变化,有些音乐家将其分为以下几部分:英雄性、戏剧性(第三、第五、第九交响曲);生活风俗性和抒情性(第一、第四、第八交响曲);群众性、舞蹈性(第七交响曲);综合性(第二交响曲);自然、哲理性于一体(第六交响曲)。贝多芬在音乐创作形式上,创造性地发展了交响乐套曲和古典奏鸣曲式,并且把奏鸣曲式,创造性地运用于交响乐以及其他器乐作品中,从而使音乐的艺术性、对比性更加强烈,主部与副部的对比也因为音乐素材的大胆创新,而变得更加突出有意义。它们不仅在音乐素材上有对比,而且在调性转换、音乐性格、情绪上也有对比。主题材料的发展方式,在音乐作品中也产生了重要的意义。音乐的展开部,音乐素材充满了激烈的矛盾,紧张的戏剧性冲突,新颖的创作手法、大胆的和声运用,成为了贝多芬奏鸣曲式动力的核心。再现部,主题材料发展的动力,再一次得到了空前的展开,使得整个音乐作品呈现出一种既开放又统一,既对比又和谐的状态。在交响乐套曲的不同乐章之间,不仅仅是对比与并置的关系。整个套曲构思的戏剧性音乐材料使每一个乐章前后连贯呼应,音乐材料的统一,进一步加强了各个乐章之间的统一。交响乐套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是,以第三乐章的谐谑曲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小步舞曲,从音乐气质和特征上来看,它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贵族宫廷的典雅气质,而是具有开阔、大胆、戏谑、粗放、热情、神秘、惊奇的艺术效果,并且形成了与他自身性格特点、音乐理想有关的新的音乐特征。贝多芬进一步发展了以动机、主题展开的有创造性的音乐创作手法,有时单一、简洁、明亮、粗犷等等很普通的主题在他的笔下往往能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在贝多芬的音乐中节奏的变化也是音乐发展重要手段,也充分的丰富了音乐作品表现力。如:切分節奏的运用,使得音乐的发展动力不断的增强,使音乐的结构性发生了非常丰富的表现。不拘一格、丰富的和声运用使调性色彩不稳定的范围大在的扩大了并增强了音乐的对比性。还有在音乐力度变化上,极强、极弱的表现,非常夸张的力度表情,使音乐作品的起伏、情绪达到了极致。在乐队配器上非常注重发挥铜管乐器组的作用,使其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大大的提高。

贝多芬早期的创作形式主要是在生活需求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更多倾向于三重奏、四重奏和钢琴变奏曲、回旋曲、歌曲及一些音乐小品的创作。在贝多芬中期时,他的创作形式,更多的是以交响曲为主,并且在他的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贝多芬本人认为交响曲是面向人类理想,最佳艺术的表现形式。这一阶段也是贝多芬音乐思想和艺术表现力进入比较成熟的一个阶段。在贝多芬创作后期,音乐作品更为深刻和理想化。

三、贝多芬的创作特点

贝多芬的艺术作品及本身音乐创作的独特性可以说是西方音樂艺术史上意义非常重大的里程碑。在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中,充分地反映了先辈音乐家们的艺术精华,同时也继往开来的创造了浪漫主义初始阶段的很多音乐特点,可以称为先驱。贝多芬在自身艺术作品表现形式中不仅体现了先辈音乐家们的英雄性、群众性因素,也体现了音乐家们深邃的、哲理性的、庄严宏伟的音乐本质。在作品中我们总可以感受到先辈们的音乐创作手法,而且总以更强的更新的力量复活在了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中,如巴赫、亨德尔、莫扎特等。贝多芬音乐作品中的英雄性、戏剧性也可以在格鲁克的歌剧中找到某些影子,这些也足够说明他精心研究了、学习了其它音乐家的作品,也说明先辈大师们对贝多芬音乐的创作起了一定的影响。如:莫扎特的对音乐形象细致、深刻的心理刻划,以及他后期作品中戏剧性的抒情气质,这些都可以在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中找到某些影子。

贝多芬还深入地继承并发展了古典音乐时期歌剧和交响乐的成果。十八世纪后期,在歌剧与交响乐音乐形式积极发展的互相影响下,也更多的影响了贝多芬的创作,这些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出来。在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中可以看出交响乐体裁的戏剧化,以及歌剧的交响化。使两种不同的创作形式在相互作用中把他的器乐作品表现得非常充分也让贝多芬的创作形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又使得交响乐的创作得到了新的发展,使其更具有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对后来音乐发展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深远的。生动的乐器法使用,也给音乐更加丰富的音色与表现,对音乐表现的可能性做出了史无前例的探索与实践。丰富的音乐构想,一改传统音乐的单一性而追求音乐情感上的多样变化。对转调的运用,和声及对位法的创新,进一步加强了音乐的紧张感、迫力感。演奏中新颖、高难度的演奏技术、技巧的开发,给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增强了音乐的动力与表现力。在音乐曲式结构上的创新,音乐内容的加长使其作品更加丰富充实饱满,拓宽了音乐表现的广度并形成了贝多芬独有的音乐特点。

在音乐创作上贝多芬尽可能的开发乐器本身,如:使钢琴作品创作的音域更加的扩大化了,增强和扩大了音乐力度的表现和可塑性。增强了钢琴踏板的更多色彩的用法。弹奏技术上更加强调了连音奏法、歌唱式奏法的实践。加强了手、腕等一切可以调动起来的,表现音乐的技巧。在创作的作品中使用了新鲜的不同以往的转调手法。丰富了音乐的表情与表现。除了奏鸣曲式结构以外,贝多芬对变奏曲式的结构研究也是比较特别的,他把以前单纯的“装饰变奏”开发为新的“个性变奏”。贝多芬不仅是在变奏曲中突出自己的特点,而且在奏鸣曲式中也将这些独特的手法运用于其中,很多变奏曲通常不转调或者很少转调,但是贝多芬就不一样了,他似乎有超乎常人的思维空间,将变奏曲中每一段都进行了转调而且是统一的三度的转调使其音乐有了突出的性格,如:作品Op34变奏曲。

四、小结

音乐家的艺术创造总是来源于先辈的音乐作品及理念,留下来的音乐痕迹以及音乐家自我的音乐思维及创造力来最终体现的。音乐家们内在的自我省视能力,是怎样在最深层的社会生活中,用自已超乎常人的毅力及不一般的音乐思维唤醒的?这只有音乐家自身的艺术创造发展达到人生的最终点时,才能够最完全的体现出来。直到那时,艺术家们还在遵循着反映外在事物的艺术法则以及对人生理想信念的追求与探索。对于一位音乐家,这些法则首先是来自无数伟大音乐家们的创作理念及音乐思想。(作者单位: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法)罗曼.罗兰 ,傅雷 译,贝多芬传[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3.

[2](日)龙本裕造,赵斌 译,刘红 中文整理,贝多芬及其独创性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3](中)唯民(编),贝多芬论(论文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4] (中) 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交响乐音乐创作音乐家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魔法交响乐》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姚铜(音乐家)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美妙的交响乐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交响乐演绎经典电影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