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思
当代艺术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可以杜尚轰动一时的作品“泉”为开端。自此,美术的材料、形式变得更丰富多元,而评定当代艺术美的标准也更开放。生命在当代艺术中的位置如同节奏在音乐中的位置,灵魂在诗歌中的处境。当代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也可称为观念艺术,当代艺术的美必定是形与情的结合,物理与心灵的对话。因而,在当代艺术中,艺术美与生命可谓是一对哲学关系,生命寓于艺术美之中,并通过它表现出来;而艺术美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表达生命的律动。
宗白华曾说:形式最后与最深的作用,就是它不只是化实相为空灵,引人精神飞越,超入美境;而尤在它能进一步引人“由美入真”,探入生命节奏的核心。这主要说明了形式最深的作用是要“由美入真”,美是艺术美,真則是自然美,艺术创造离不开艺术美和自然美的范畴,而创造更需要心的自由。正如张藻所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自然美需要用心表现和传达,即表达生命的律动,直达生命的核心。派脱认为一切艺术都趋向于音乐的状态,当代艺术美在形式和节奏,而它所要表现的则是生命。
艺术是生命的表现,生命寓于艺术美之中。朱光潜认为在艺术作品中人情和物理要融为一体,才能产生一个完整的境界。生命时时在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艺术的形式也被赋予了新的语言,但其美的评判法则仍同宗白华的思想一致,能“探入生命的核心”的艺术作品才是美的作品。在西方最有影响力的日本当代艺术家村上隆说,他始终在思考如何长久地保持艺术生命并融合当代人的情感。
艺术美的最终目的是气韵生动,即追求生命的律动,从而达到“道”的境界。中国哲学是就“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道”尤表现在“艺”上,“艺” 赋予“道”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生命和灵魂。
谢赫“六法”中首当其冲的乃气韵生动,学者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阐明“气”是指装载了观念、感情、想象力的生命力,“韵”指清远、通达之美。美术中的气韵生动是指艺术作品的传神和生动,拥有震撼人心的美。
2004年,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徐冰把“911事件”中漫天散落的尘埃收集起来,并作了一个展览,在展览中用这包灰尘在地上写下了一句禅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件作品的材料普通却异常珍贵且令人感伤,简洁的形式语言所要抒写的是生命的内核,不仅是对遇难者的悼念,也是对精神空间和物质空间的探讨。
美术境层有三,即景、形、情。而一切艺术的根基仍在于“真”和“诚”。即艺术最深的基础以及它与观众产生共感的是“真”,是生命的倾诉。因此,生命是存在于艺术美中的,而艺术美必须表达出生命的内核,并以此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