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以树人为本

2014-04-29 01:34:34蒋凌燕
商业2.0 2014年12期
关键词:唯物主义教育观以人为本

蒋凌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教书育人,如果培养出的大多是不成仁之人,那么这于人于己都将是一种可叹的悲哀。美是教育的本质构成教育的核心、灵魂与出发点,而近几十年,中国的教育倡导的都是“唯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价值观,中国的“课程、教材、教法”由于缺少生命体验与自我的表述,形成了集体主义的没有个性的“假、大、空”的教科书文化。

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人情的庇护,人心的温暖,以及和谐的社会氛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需要“真性情”来维系才得以长久。我们可以不信教,但同样可以喜欢宗教文化,宗教音乐,宗教统治时期的建筑、绘画、雕塑等等。我们可以不参与弥撒不崇拜上帝,但同样可以对赞美诗欣赏,可以热爱安魂曲,甚至可以褒奖宗教仪式的神圣和对人心的良好慰藉作用。唯物主义实用观在现在这个物质文明对的社会已经远远不够了。

因此,我们要“以人为本”,由“国家本位的教育体系”转型为“个人本位的教育体系”,建设“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制度,追求“普世价值与多元文化”的统一,要放弃“唯物主义”的一元价值观,要倡导审美的多元主义”。

关键词:唯物主义;教育观;信仰;以人为本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次我不想谈辩证法,而是想聊一聊唯物主义史观。

三个月前,我被一场一年前就搬上银幕的TED公开演讲视频所吸引——“无神论2.0”。它是由一位有着生花妙笔的英国作家给出的。这个作家叫做阿兰·德波顿。阿兰·德波顿才情纵横,左手小说,右手散文,在文学、艺术、哲学、评论中自由进退,有着不可抵挡的文学素养和魅力。“神”这个词,自然能让我们这些崇尚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想起“唯心主义”这个敏感字眼。而近几十年,中国的教育倡导的都是“唯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价值观,中国的“课程、教材、教法”由于缺少生命体验与自我的表述,形成了集体主义的没有个性的“假、大、空”的教科书文化。

让我产生如此评判的,是演讲的这么一段话,它猛地警醒了我:看一看今天的世界,唯物主义国家轻视体育、轻视人文教养与宗教净化人心的价值,倡导“物质高于精神”;而发达国家都是“唯心主义”的国家,重视体育、重视人文教养与宗教净化人心的价值,倡导“精神高于物质”。要知道,这绝不是在谈论宗教。他在跟我们说人性,人心,生活,人生态度。

中国有句俗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根本价值。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①幼儿与小学生以“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为中心进行系统训练,主要接受的是“脑”的教育,而缺少“心”的教育,打下的基础是功利的价值观与残缺的心智,就像是一群小鸟与小鸡主要为眼前的食物所驱动;中学教育受高考绑架,被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和各类练习题训练成了知识的奴仆,解书面练习题的能手,缺少“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高贵感,失去了个性与创造性;大学还是以知识教育为中心,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老师们面面俱到的满堂灌,培养的是身体虚弱、人格残缺与高分低能的人。

我们还能看到,如果你去顶尖学府,像是哈佛、牛津,或者剑桥,然后你对他们说“我想找到指引、慰藉、和道德,我还想知道怎么好好生活。” 这些大学也许会让你去医院看看。品德、慰藉、指引根本不是那些大学所管辖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觉得我们不需要那些,他们觉得我们不需要援助,他们觉得我们是有逻辑讲道理的大人,他们觉得我们只需要信息,只需要资料,根本不需要帮助。学生们普遍缺少人文修养,缺少求知的神圣感与崇高感,缺少对学校作为传承人类精神文明“圣地”的敬畏感,缺少精神家园与内心的精神生活,教师与学生们都气喘吁吁地被迫适应快节奏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失去了生活的诗意与优雅,失去了多元发展的个性与创造性,失去了人作为人能悠闲地享受精神生活的乐趣。

这样来看的话,宗教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此甚至可以把宗教直接理解成信仰。所有主流的宗教信仰,都把教徒看成是个孩子。这些信仰群体相信我们十分急切地需要他们的援助,我们已经在了崩溃的边缘。我们都在边缘线上,而且我们无疑需要帮助,所以我们需要指引,需要言教。在十八世纪的英国,有个最伟大的传教士叫做约翰·韦斯利。他在全英国到处传教,建议人们怎样好好生活。他传道说教,告诉父母如何对待小孩,告诉孩子如何对待父母,也告诉富人穷人如何相互对待。他用说教的方式去告诉大家如何去生活,这是说教最传统的方式。现在我们摒弃了说教的方式。如果你对一个现代自由的个人主义者说“嘿,去布道怎么样?” 他们会说“我才不要呢,我是个独立自主的个体!” 但是宗教里的布道和平时现代的讲课演讲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宗教里的传教想改变你的生活,而一个演讲只是给你一些信息资料而已。

阿兰·德波顿在他的书中也好,演说中也好,都认为我们有必要找回传教的习俗,不是传布宗教,而是其布道的习俗,方式。我也这么认为。这个习俗是非常有用的,因为我们都需要指引,道德和慰藉,而信仰都知道如何帮助我们。

即使你一点都不相信宗教的信仰,如果你生活在社会里,如果你和很多人接触,宗教里绝对有对你有用的东西。如果你在旅游行业里做事,应该仔细地去学习研究朝圣。我们根本还不知道,旅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我们从来不学习宗教人士是如何旅行的。如果你玩艺术,应该你去参考宗教人士是怎么对待艺术的。如果你是在教育界里,就该去参考宗教人士是如何传播思想的。你可能不喜欢那些思想,但他们传播的方式真的是超级有效。

教书育人,如果培养出的大多是不成仁之人,那么这于人于己都将是一种可叹的悲哀。在这个和平时代,我们更需要人情的庇护,人心的温暖,以及和谐的社会氛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需要“真性情”来维系才得以长久。我们可以不信教,但同样可以喜欢宗教文化,宗教音乐,宗教统治时期的建筑、绘画、雕塑等等。我们可以不参与弥撒不崇拜上帝,但同样可以对赞美诗欣赏,可以热爱安魂曲,甚至可以褒奖宗教仪式的神圣和对人心的良好慰藉作用。唯物主义实用观在现在这个物质文明对的社会已经远远不够了。教育领域是最需要个性、最需要情感、最需要精神、最需要多元的领域。如果能做到不唯物,不唯心,用“心”教育,传道授业,必能呼唤中国五千多历史垒积起来的教育由“死亡”走向“苏醒”,走向“再生”。

参考文献:

[1]黄焕秋. 开拓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理论的先驱[J]. 中山大学学报, 1988(2).

[2]胡杨. 试论民国时期许崇清的教育理论与实践[J]. 高教探索, 2010(05).

[3]肖甦.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师理念及其启示 [J]. 教育研究, 2004 (08).

注解:

①这句话出自1984年版,高平叔所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第177页。蔡元培先生用这句话解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猜你喜欢
唯物主义教育观以人为本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实践唯物主义的三重辩护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28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家教世界(2017年11期)2018-01-03 01:28:26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7:20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拥抱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
哲学评论(2016年2期)2016-03-01 03:43:00
“新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
教学与研究(2016年1期)2016-02-28 01:59:23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
名作欣赏(2014年29期)2014-02-28 11: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