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与调适

2014-04-29 21:07盖晓红
理论观察 2014年12期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

盖晓红

[摘 要]探讨研究生心理健康维护的有效策略,对不断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 实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研究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策略包括:拥有阳光心态,培养积极情绪,寻求社会支持,塑造健康人格,阅读心理学书籍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自我维护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2 — 0165 — 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劃纲要(2010-2020年)》提出,在2015年和2020年, 我国在校研究生规模将分别达170万和200万。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研究生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越来越重要。近几年来,研究生因心理障碍引发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日渐增多, 抑郁、自杀、伤人、休学等现象时有发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不仅依赖于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也需要研究生自身的积极调适。

一、拥有阳光心态

当前社会激烈的变化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向研究生这一高素质群体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他们承受着来自经济、学业、就业、婚恋等诸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如何应对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压力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总会出现。压力也是动力。但是压力能否转变为动力,对压力的态度是关键。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就可能变成“机会”。正所谓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个体面临压力时的失态、失控无疑就是心态失衡的极端表现之一。阳光学说创立人清华大学吴维库教授这样说:“如果我们改变不了事情,那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对这个事情的态度。”换言之,拥有阳光心态,压力就有可能变为动力。何谓阳光心态?阳光心态是一种对事物积极、向上的态度。无论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拥有阳光心态的人总能看到事情好的一面,坚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究会改变压力对自己的不良影响。首先要认识到心态的重要性,然后自觉修炼;其次,要多与心态积极的人接触,切身感受阳光心态的魅力;再次,要进行积极地自我暗示,克服自负性动思维的干扰;最后,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人,在助人的过程体验价值感。

二、培养积极情绪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而情绪对个体的影响却是双重的。正如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在谈到发展学生智力时所言: “不能无视情绪的作用。情绪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因此,善于调节并发挥情绪的积极作用对于个体有着重要意义。

情绪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维度,积极情绪即正性情绪或具有正效价的情绪,包括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满足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个体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就容易构建心理弹性,进而增加持久的心理资源以应对环境变化的要求,在人群中也必然受欢迎;反之,如果个体经常受到烦躁、愤怒、焦虑等负性情绪困扰,则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难以适应正常的工作、生活,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心理健康。

积极情绪从哪里来?一是认知情绪。稳定而积极的情绪状态,来源于对自我情绪的清醒、深刻的认知。一个人能时刻认知情绪,是自我理解和心理领悟力的基础,没有能力认识自己的真实情绪,就只好听任情绪的摆布。只有在对自我情绪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情绪智力中其他能力的作用,如识别他人的情绪、处理好人际关系、更准确地决策自己的事业与生活、指导自己的成功人生等等。二是需要的满足。情绪是个体需要是否满足时的内在体验,当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或肯定的情绪,反之,就会产生消极或否定的情绪。显然,个体的需要不可能都得到满足,那岂不是说积极情绪难以拥有?其实不然。古语云:知足常乐。现代人的“累”很大程度上是欲望之“累”,适当的降低欲望的水平或者懂得取舍就容易获得满足。三是及时、合理宣泄消极情绪。调控情绪不是一味压抑消极情绪,而是视情境做到适时、适地、适量的情绪表现与宣泄。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人都会生气,但是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方式表达生气可就不容易了。”听音乐、深呼吸、按摩头部、转移注意力、与朋友聊天等都是可以借鉴的方法。四是运动。低强度、多趣味的有氧运动会使积极情绪明显增加。有研究表明,这种明显的效果至少持续60分钟;而消极情绪在运动结束后下降基线水平,并且在运动后60分钟内持续下降。五是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不但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而且会使人精力充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提高,使人充满自信,产生满意、愉快、自豪等良好情绪而睡眠不足时则会产生相反的情绪。

三、寻求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概念,达成共识的是,它是指一种动态的、多维的人际关系。有关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的有主效果和缓冲器两种假设模型,主效果模型认为社会支持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无论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如何,只要增加社会支持,必然导致个体健康状况的提高。缓冲器模型则认为,社会支持仅在应激条件下与身心健康发生联系,它缓冲压力事件对身心状况的消极影响保持与提高个体的身心健康。由此可见,当个体遭遇威胁心理健康的事件后,能否及时从周围获得心理上的支持、物质上的帮助,将直接影响个体能否经受住打击或经受打击后能否快速恢复过来。有效的社会支持,可极大缓解个体挫折后的心理压力,使其产生被理解感和被支持感,进而产生应对事件的信心。对于研究生而言,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辅导员、导师、同学、家人、朋友是有效社会支持的主要组成部分,当研究生遇到无法自己解决的困难时,应及时向相关人员倾诉或寻求帮助。如果身边恰逢没有可倾诉的对象,在QQ上发个说说排解一下也是可以的,但是务必要注意措辞得当以避免不必要的道德争议与法律纠纷。

四、塑造健康人格

研究生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我国研究生教育一直注重于专才教育,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从而忽视了对其全面素质的培养,而且应试教育造成了先天不足,加之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得研究生的个性发展不足,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人格缺陷,比如,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意志薄弱等多种人格缺失问题。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并不重要,了解得病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更重要。为什么同样的事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显然与个体的人格特点有密切的关系。人格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徤康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现实环境和发现展示自我的积极存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自由、和谐、开放、高效的人格模式,它是一种具有和谐的内部心理机制和行为上富有高效能的人格状态或境界。健康人格作为一种没有缺陷的人格,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的价值目标,它能把每个体身上所有优良的人格特征都集聚起来。具有健康人格的个体必定会具有这样的特征:“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括,正视过去,面对现实,着眼未来,渴望迎接生活的挑战,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研究生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之余,勿忘自身健康人格的塑造。

为了有效地塑造健康人格,研究生首先应当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人格的优点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人格特点进行调整、优化。其次,人格的发展和塑造过程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健康的人格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研究生塑造健康人格,必须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做到尊重并传承传统道德文化、关注他人的需要、真诚地赞美他人、多与他人沟通理解、保持个性自尊和独立等。最后,研究生还要强健体魄,因为人格发展的过程是体质、心理因素与智力因素协同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

五、阅读心理学书籍

心理学是现代人认识自己的一门科学,对于我们每一人都有用处。无论生活中的衣食足行,还是学习、工作中的为人处事,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心理学的帮助。人们經常会有这样的问题,诸如,人的情绪和“脾气”是怎么一回事?压力会给人带来怎样的影响?人如何提高自己的记忆力?所谓人那么有“个性”又是怎么一回事?疾病与心理健康有关吗?……这些问题不胜枚举。心理学所涉及的方面渗透于各个领域中。有人总结说,世界有三大谜:物质起源之谜,生命起源之谜,意识起源之谜。心理学恰恰是探索意识起源之谜的科学,而且,这第三个谜很大程度上又和前两个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也使心理学成为一个更加庞大而复杂的领域,也使任何人都可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的领域。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心理学类课程在高校比较受本科生欢迎。而目前,面向研究生开设的心理学类课程很少,这并不能说明研究生不需要学习心理学,恰恰反映了研究生培养的一个缺憾。作为个体,遇到心理方面的困扰,除了寻求他人的帮助之外,自救也是很重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平时注重阅读相关的心理学书籍,有些问题自然会豁然开朗,即使遇到困扰也可以有的放矢甚至对症下药。

心理学发展至今,内容已经极为丰富。为了对心理学有全面的了解,最好从一本心理学导论或普通心理学入手。另外,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职场竞争激烈,由此导致的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不适问题日益凸显,这就造成了社会上对心理自助读物的巨大需求。这方面的书籍也非常之多,选择依据就是能看进去的或者“对症”的。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个体在一生中或多或少会遇到困扰心理健康的问题,也可能处于不健康的状态中。关注并注意维护心理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应贯穿于生命始终。

〔参 考 文 献〕

〔1〕吴维库.阳光心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积极情绪的概念、功能与意义.〔J〕心理科学进展,2007(5).

〔3〕刘业峰.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危机管理体系探讨〔J〕.理论研究,2011(3).

〔4〕时晶,王振宏.积极情绪研究对服刑人员矫正的借鉴意义〔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6).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研究生心理健康
研究生美术作品欣赏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