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育观念 进行全程评价

2014-04-29 12:49郑秋莲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4年12期

郑秋莲

摘要: 语文学科较之其他学科学习时要更重积累,重迁移。学习语文是一个由博到专,由基础到能力的渐进过程,而绝不是靠突击能一蹴而就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着如果不强化学习的过程即基本素质形成的过程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关键词: 评价形式 发展个性 全程评价

一、现行评价形式的弊端和新课标的要求

1.现行评价形式的弊端

过去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极为单一,教师教、学生学,最后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形式上存在"七重七轻"的现象。即重选拔,轻发展;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笔试,轻口试;重两评,轻质评;重结果,轻过程。这种评价方式往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一些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单一的终端性评价只强调结果,弱化了学习的过程,已成为学生基本素质不高、创造力得不到培养的障碍,唯用考试来衡量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差显而易见是不全面不科学的。

2.全程评价的必要性

因为学习是个过程,所以评价也应该是全程性的。说到底,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素质评价的过程本身就是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只有全程评价才能保证过程的不断完善。

(1)从语文学科的特性看进行全程评价的必要。语文学科较之其他学科学习时要更重积累,重迁移。学习语文是一个由博到专,由基础到能力的渐进过程,而绝不是靠突击能一蹴而就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着如果不强化学习的过程即基本素质形成的过程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如果急功近利,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殊属性,忽视了学习过程的评价,培养的学生语文能力就成为一句空话。

(2)从学生成才的规律看进行全程评价的必要。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要培养一个人才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必须是健康的良性的发展过程。学校的教育过程就是为学生将来成才奠定基础。只有抓住了过程的优化才能使学生逐渐具备良好的品德,扎实的基础,自如的能力。既然人的成才发展具有过程性,学生的语文水平达成具有程序性,那么教学也就需要强化它的过程,过程性素质评价正是为了使学生为达到最终目的而对进程进行不断的评价和及时的修正。

二、全程评价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1.在课堂活动、课后作业上,尽量关照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特长。搜集资料的途径也尽量放开,学生可以去阅览室、图书馆查找,可以上网查询,也可以进行社会调查。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师摒弃了难题、繁题、偏题,从激发学生思维出发,从引起学生兴趣出发,大量设计开放性、探究性题目。这些活动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与要求,使得更多的学生产生了学习的成就感。 在教学中,教师的关注范围有所扩大,使得更多的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2.由强调同一到发展个性

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下,受学习内容和评价体系的制约,教师更强调"同一",新的课程体系则鼓励从各方面发展学生个性。在教学中,教师能赏识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问题,再从不同角度总结问题,培养寻求不同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且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 允许并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特长爱好,完成具有个性化的作业。这些个性化的作业,一改传统作业的老套、呆板。学生思维和技能的创造力跃然而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在语文家庭作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让学生自己留作业,自己设计作业,使学生显示自己的个性特长,效果较好。

三、实施全程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知识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本知识,还包括与人们生活、生产、科技、教育相联系的应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包括适应学习、生活、实践、创新的语文实用能力。因而,语文评价要力求做到全面评价、全程评价,努力使评价既系统又全面,不能仅以一个偶然表现代替一个学期的总体表现。

2.激励性原则。评价能使师生适时了解自我发展的狀况,从而激发新的需要,增强目标意识,促使自己不断向既定目标迈进。激励不在于对学生一味表扬或"藏拙",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提高他们反省能力,不因存在某些不足而怀疑自我价值,这样即使教师指出学生的不足甚至是批评,学生所感受到的仍是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期望,并由此产生进步的动力

四、全程评价的实践操作

(一)过程积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二)资料积累的方法

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袋"(可命名为“成长的足迹”),使用的方法为:(1)将学生参加课内、课外活动所完成的作品、搜集的资料放入档案袋中,作为综合测评的依据。(2)学生在校评价表一张,有自评、组评、教师评;(3)学生在家评价表一张,让家长记录学生在家学习语文的情况,例如看电视的时间、看课外书的数量、郊游的次数、公益活动的次数等。

(三)实行星级制:分项评价。

将小学语文素质分解为听、说、读、写和综合能力加轶事记录六大版块。实行日常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定性评语、测量法评价相结合。其中最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评价,采用星级制和日常评价方式,以作业、提问、交谈等方式获取结果。综合能力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取等级制鼓励学生不断向上。轶事记录将一定时段中学生最具典型代表性的学习事例,记录在册,使评价有血有肉,生动活泼。大胆改革过于精细的百分制,并引进和采用粗线条的等级制的评定方法,两者的结合有利于消除分数带来的弊端、淡化追逐分数的社会心理。

(四)多次评价、多层次评价、拓宽发展空间。

小学语文素质评价的反映、诊断功能,彻底取消了评一次作业或一次测评定终身的评价方法。采取多次评价形式,给学生提供对不理想的作业多次修正的机会,鼓励他们养成根据作业反馈修正错误的习惯。需要动手操作、收集资料的实践性作业,允许何时做完何时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力,而且可以激发其决不轻言放弃的意志和进取心。